破四旧
“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运动内容
破四旧,是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 初期的灾难性破坏运动,是共和国历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
历史沿革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要彻底破除几千年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创造和形成崭新的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第一次明确提出“四旧”和“四新”的概念。
1966年8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明确规定 “破四旧”“立四新”是文革的重要目标,进一步肯定了破“四旧” 的提法。
1966年8月18日,林彪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号召广大革命群众要打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我们坚决支持你们敢闯、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在林彪讲话的号召下,北京红卫兵迅速向社会宣传,他们张贴《向旧世界宣战》的大字报、传单、标语,高唱“拿起笔作刀枪”的歌曲。同日,毛泽东天安门接见红卫兵之后, 首都北京的红卫兵开始走上街头“破四旧”。 他们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上的破旧立新,简单化为对旧思想、 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一系列物化形态的破坏行动。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就有10万多户家庭被抄家。一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化, 都成为扫荡目标。红卫兵以打烂一切“四旧”物品为宗旨, 肆意扩大化对正常文化生活的破坏。 很快,“破四旧” 狂热行为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 各地的文物古迹、图书字画等文化遗产,均成为“革命” 对象的重中之重,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失。同时大学停止招生, 工厂停止招工, 年轻人无所事事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96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首都街道”的大字标题,并配发题为《工农兵要坚决支持革命学生》和《好得很》两篇社论。接着,北京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走向了高潮,“破四旧”运动席卷了中国城乡大地。
1968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活动。
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 红卫兵运动逐渐停止,破“四旧”运动也随之停止。
主要方面
红卫兵破“四旧”行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改旧名
在各公社的集市街头、村口涂写上“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改掉旧社名、旧队名,更换新社名、新队名”、“灭资兴无”等大幅标语。有的公社和大队将历史沿用下来的公社名、大队名也改称为红卫、卫东、东方红、朝阳、新乐、天星、翻身、红星、旭升等,连商店、道路也都改换了新的店名和路名。
改古迹
庵堂、砸庙宇、毁佛像,搜罗并焚毁宗谱、旧书画及戏装龙袍等。
木雕、石刻的龙凤、石人、石马、石羊、石碑、石牌楼等大批文物,或用锤凿敲毁,或以水泥石灰涂抹。
将古建筑墙壁上珍贵的壁画用石灰刷除,然后写上一条条标语,大门上的横匾、字画则换成画报,致使大批古建筑及文物遭到破坏。
改面貌穿着
妇女的头发剪成“三八式”齐耳短发(统称青年头),男人不提倡留长发。
在学校、集镇街头及主要路口,大都设立破旧立新站,检查行人的奇装异服,对行人携带的迷信物品,批评教育后才能放行。
查抄家宅
在破“四旧”中,抄家风席卷县城,大批有价值的个人财产被没收或破坏,许多社员家里的古式家具上的艺术雕刻、嵌镶装饰物都被当做“四旧”毁坏。
一些干部、教师、群众和所谓“四类分子”家里的金银首饰,铜、银、锡器具及高档衣服等被抄走。一时间,在县城造成恐慌情绪,有些人为保平安将珍藏的古书画、契约、家谱、结婚证书以及寿衣付之一炬。
事件影响
破四旧运动,使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受了一场洗刷,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左”思潮下的产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0 14: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