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米栏
田径中径赛项目的一种
110米栏是110米跨栏的简称,属于田径中的一个径赛项目,也是奥运会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110米长的赛道上,以跑跳结合的方式跨越10个栏架并抵达终点。110米栏为集体出发,最先冲过终点线的运动员获得优胜。
历史发展
跨栏起源
110米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0年前后的英国,最初称为障碍跑,距离为91.44米。1837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大学生对该项目进行完善,将比赛距离延长到109.7米。
确立规则
1864年3月5日,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对抗赛,第一个110米栏的竞赛规则也在此赛事中被确立。比赛规则要求运动员在距离为109.7米的赛道上,跨越10个高度为106.7厘米的栏架,第一个抵达终点线的选手即为获胜。
到1888年时,法国人在109.7米的基础上,以公制单位将比赛距离调整到了110米。但由于固定栏架容易造成运动员受伤,因此从1895年开始,固定栏架逐渐被可移动的倒T形栏架所取代,但规定运动员不得在比赛中碰倒3个以上栏架,否则会被取消比赛成绩,此外只有在不碰倒任何一个栏架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的纪录才被承认为有效。
奥运项目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首届奥运会中110米栏成为比赛项目,美国运动员汤姆·柯蒂斯以17秒6成为奥运会史上首位110米栏冠军。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阿尔文·克伦茨莱因凭借“跨栏步”技术,以15秒4获得了该届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在他之前,跨栏的技术很不完善,运动员实际上并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架,因此成绩不高。
持续改进
到1907年时,美国运动员弗瑞斯特·史密森把过栏技术发展为上体半屈,这一发展使得弗瑞斯特·史密森在1908年奥运会上以15秒成绩获得冠军,并创造了110米跨栏史上的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1920年,加拿大运动员厄尔·汤姆森发明了过栏时双臂前导技术,并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避免身体重心上升过高。凭借这项新技术,汤姆森以14秒8获得了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的110米栏冠军。到1935年时,一种L形栏架出现,从而逐渐取代了倒T形栏架并沿用至今。L形栏架支脚朝向运动员的起跑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的恐惧心理和过栏的危险性。
1936年,美国运动员弗瑞斯特·唐斯对跨栏技术进行了改革,他过栏时把摆动腿抬得很高,这对过栏落地第一步起作用很大,通过这项技术,弗瑞斯特·唐斯在1936年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之后又创造了13秒7的世界纪录。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运动员哈里森·迪拉德以其“特别突出起跨腿式”跨栏技术,影响了所有后来选手,他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创造了13秒7的奥运会纪录。
1979年4月14日,美国运动员雷纳多·内赫米亚用综合型过栏姿势以13.16秒刷新世界纪录。同年5月6日,内赫米亚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将成绩提升为13秒整。1981年8月19日,雷纳多·内赫米亚在瑞士苏黎世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将成绩提升为12.93秒,成为了110米栏项目史上第一个跑进13秒的运动员。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罗杰·金多姆以12.97秒夺冠,成为史上110米栏项目史上第二个跑进13秒的运动员。在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罗杰·金多姆又以12.98秒的成绩蝉联110米栏冠军。到了1993年时,英国运动员柯林·杰克逊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12.91秒打破了110米栏世界纪录并夺冠。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110米栏金牌的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2006年7月11日,刘翔在瑞士洛桑举办的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2.88秒夺得冠军,成功打破了柯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的110米栏世界纪录。2008年6月13日,古巴运动员戴龙·罗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的成绩,刷新了由刘翔保持的世界纪录。
2012年9月7日,美国运动员阿里斯·梅里特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布鲁塞尔站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0的成绩打破了由罗伯斯保持的世界纪录。
场地器材
场地
110米栏比赛场地为直线塑胶跑道,共设置10个栏架。从起跑线至第一个栏架的距离为13.72米,每个栏架的间距为9.14米,最后一个栏架至终点线的距离为14.02米。
器材
起跑器:根据世界田径竞赛规则,110米栏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起跑器连接着起跑监视器,以帮助裁判员确认起跑是否犯规以及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
全自动终点摄影计时系统:全自动终点摄影计时装置必须从发令枪响,或经批准的类似装置启动开始计时。在该系统中拍摄的图像必须与计时系统同步,且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
径赛成绩实时显示牌:显示牌与全自动终点摄影计时系统相连接,可以同步显示每组第一名成绩、实时成绩和分段成绩,便于观众了解比赛进程与结果。
栏架:110米栏栏架的标准高度为106.7厘米,宽度为118至120厘米,底座最长不得超过70厘米。栏顶横木高7厘米,厚1至2.5厘米,顶部横木的边缘应圆滑,两端应固定。栏顶横木应漆成黑白相间的颜色或涂以其他醒目的对比颜色,两端为浅色条纹,其宽度至少22.5厘米。栏架总重量不得少于10千克。制作栏架时,栏高的允许误差为正负3毫米。
比赛规则
110米栏项目为分道跑,参赛运动员自始至终都应在自分道内跑进。运动员的脚或腿在跨栏瞬间不应低于栏顶水平面。运动员可以接触或碰倒栏架,但不得故意用手推倒或者用脚踢倒栏架。
运动员必须从起跑线后的台阶出发,全程比赛中需保持使用同一条腿(通常为优势腿)跨越每一道栏杆,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技术规范性。
参赛者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持在各自指定的赛道内奔跑,不得擅自离开或侵入其他选手的车道,以避免碰撞和干扰。
跨栏运动员在跨越栏杆时,不得以任何故意行为撞倒或破坏障碍物(即跨栏),此行为将被视为犯规,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每位运动员必须成功跨越赛道上设置的所有跨栏,并冲过终点线,以完成比赛。未能清除任何一道障碍都将影响最终成绩或导致比赛无效,具体依据比赛规则判定。
术语
起跑
110米栏采用蹲踞式起跑,需要选手以最大速度和力量出发,顶尖选手通常用7-8步至第一个栏架。
起跨攻栏
110米栏选手的两腿分为起跨腿和摆动腿。起跨瞬间起跨腿的髋、膝、踝要充分蹬伸,与保持前倾的躯干成直线,也就是起跨腿与水平面的前夹角越小越好;此时摆动腿需充分折叠。攻栏时,摆动腿要充分向前伸展与地面呈水平;起跨腿则需回收至折叠。
过栏腾空
110米栏选手在过栏腾空时应尽量确保摆动腿前摆的高度不要过高;起跨腿的向前提拉不要过早;过栏后落地瞬间,上体仍保持前倾状态。
落地距离
指110米栏运动员跨越栏架后,与下一个栏架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取决于运动员的个人能力,但应尽量保障自己能够平稳流畅地过渡到栏间跑,这种调控能力会极大左右运动员的跨栏成绩。
项目技巧
速度分配
根据比赛的不同阶段(起始加速、栏间速度和耐力维持)合理分配能量。例如,在前两到三栏加速,之后保持稳定的速度并尽量减少疲劳。
节奏控制
在跨栏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步幅一致,从而进入稳定的跨栏步态,通过计数步数来帮助自己保持正确的交替腿模式。
注意事项
起跨安全要点
在起跨瞬间,确保腿部蹬离地面时力量适中且稳定,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摆动腿大腿向前上方摆动时,需控制力度与速度,确保膝关节超过栏架高度时既高效又安全。小腿前摆时,脚掌接近栏架时应保持警觉,适时调整姿势,避免与栏架发生碰撞,脚尖微上跷有助于顺畅过栏,减少受伤风险。
下栏着地安全指导
下栏时,摆动腿应积极下压并控制下落角度,以减少对脚踝和膝盖的冲击。同时,起跨腿应迅速向前提拉,两腿以髋为轴进行协调的剪绞动作,这不仅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还能减少因动作不协调导致的摔倒风险。在脚掌移过栏架的瞬间,特别注意起跨腿的膝外展动作,确保小腿平稳抬起,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造成关节损伤。整体而言,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动作流畅连贯,是确保110米栏跨栏过程中人身安全的关键。
重要赛事
奥运会
奥运会是世界最高等级的国际综合运动会,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每四年举行一届。自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以来,110米栏一直都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世界田径锦标赛
世界田径锦标赛(简称田径世锦赛、世锦赛)是由世界田径主办的最高级别国际性田径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赛事于首届赛事于1983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
亚运会
亚运会是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的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自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首届亚运会以来,110米栏一直都是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组织机构
世界田径联合会
世界田径联合会(World Athletics)是所有田径运动的最高级别国际组织,其前身为国际田联(IAAF)。国际田联于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其总部几经变更,1912至1946年设在斯德哥尔摩,1946至1993年移至伦敦,1994年6月10日新的总部在摩纳哥公国启用。
2019年6月,国际田联在摩纳哥举行的第217届理事会上通过了更改名称和会徽的决议,同意国际田联于2019年10月更名为“世界田径协会(World Athletics)”。截至2023年8月,世界田径协会共有协会会员214个,现任主席为英国人塞巴斯蒂安·科(Sebastian Coe)。
中国田径协会
中国田协是中国田径协会(CAA)的简称,于1954年成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田径协会、从事田径运动及与之相关体育产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热心、支持和从事田径运动及相关工作的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中国奥委会)承认的管辖田径运动的全国性运动协会;是世界田联、亚田联及相应国际和地区田径组织承认的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田径活动的唯一合法组织。
代表人物
刘翔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前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110米栏金牌,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2006年7月11日,刘翔在瑞士洛桑举办的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2.88秒夺得冠军,打破了柯林·杰克逊保持了13年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刘翔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2015年4月7日,刘翔正式宣布退役。
阿里斯·梅里特
阿里斯·梅里特,1985年7月24日出生,美国110米栏运动员,11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2012年8月8日,梅里特以12秒94夺得伦敦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同年9月7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进行的钻石联赛中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0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这打破了由古巴选手罗伯斯于2008年6月13日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创造的12.87秒的世界纪录。
阿兰·约翰逊
阿兰·约翰逊,1971年3月1日出生在华盛顿市,美国110米跨栏运动员,在19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92赢得金牌。
项目影响
打破垄断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金牌,并打破了奥运记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田径短跑项目冠军的黄种人。这一成绩不仅为中国田径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也打破了黑人选手对该项目长期垄断的局面,证明了黄种人在短距离田径项目上的竞争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01:05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