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健身圈
帮助人们快速认识健身的好处并掌握基础健身内容
“15分钟健身圈”一般是指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者骑车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就有可以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建设“15分钟健身圈”,对于老百姓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意义十分重大。
消息背景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
2024年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二级巡视员杨敏介绍称,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意见要求
城市社区建15分钟健身圈
意见要求,完善体育设施,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
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意见称,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健身形式
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
【现状】2009年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操,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的体育活动。然而,截止到2009年很多单位并没有安排工间操时间,有的单位只在固定时间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实际参加的人并不多。一些学校把体育课、课间操、体育项目活动加在一起算平均值,勉强符合“每天1小时”要求。
【亮点】意见指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
【点评】华中示范大学教授陈元欣:应推动工间健身制度化。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能,培养职工健身意愿。同时,可以探索职工健身费用纳入福利支出。
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应当把“每天1小时”变为“每天1节体育课”,作为要求列入教学大纲,至少保证能有40分钟的正规体育教育和训练,剩下的再由课间、课外活动补充。
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收费
【现状】根据《“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纳入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保持公益性质,向公众开放;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但是,在一些地方,出于管理和人力成本,公共体育设施一直在收费,有的项目收费还很高,百姓难以承受。
【亮点】意见指出,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其实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提出了整合资源,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要求,只是在2009年之前具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我们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还要继续在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和引导,推动各级政府拿出具体措施,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现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球迷群体,但真正踢球的“足球人口”却连年萎缩,客观上制约了中国足球运动发展。近年来,通过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使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超过5000所,注册人数近20万人,校园足球方兴未艾。
【亮点】意见指出,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张智:足球人口的普及是一个基础,但最终目的是水平的提升。我们希望所有校园足球布局的城市,能实现“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队,每个年级有比赛,全校有联赛”,营造起校园足球文化。
发展健身休闲项目
【现状】如今,各个城市的小区、公园和广场随处可见广场舞。广场舞一方面简单易学、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却因噪音扰民而遭到指责。广场舞火爆,既反映出体育场馆的缺乏,更说明百姓可以选择的健身项目还不够丰富。
【亮点】意见指出,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体育运动的价值之一是对精彩生活的向往。2009年,室内健身经过快速发展已进入市场饱和状态,户外健身却处于上升趋势。如果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体育消费和更丰富的体育休闲方式,将会推动体育产业实现大发展。
推广“运动处方
【现状】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指的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相关检查,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持续时间等,从而取得健身或康复效果。2009年以前,这一概念在我国并不普及,绝大多数医院只提供药物处方,并不开具“运动处方。”
【亮点】意见指出,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点评】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在发达国家,卫生与体育是密切结合的,医生会用理论指导大众健身。当前,我国慢性病人口持续增加,如果通过“运动处方”提前干预,能够预防疾病发生、有效增强体质。
锻炼方式
去健身广场和公园
张大爷的家住在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附近,这几年周边健身环境的变化,让他觉得很方便。一大早,他就会来到家门口的黑石礁广场,这里有一些健身器材,还有长椅和花坛,“环境很好,在这走走步,锻炼锻炼挺好的。”想走远一点,他花上几分钟就能到不远处的黑石礁公园,“这里活动的地方更大,还有不少人在这跳舞、跑步。”
这几天天有些冷了,张大爷白天更多的时间则在黑石礁街道文体活动中心里活动,“这里有不少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还有很多适合年轻人、孩子们锻炼的项目。”张大爷对于家门口的健身环境很满意。
“蹭”跑
小区内无设施“转战”附近学校
家住促进小区的赵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赵女士喜欢运动,尤其愿意跑步,但她家所在的小区内没有任何健身设施,也没有可供居民锻炼、休闲的场所,仅有的几条路,两边往往停满了车。“我沿着小区内的路跑过,道路不规则,而且还得防备着来往的车辆,跑得心里没底。”
为了锻炼,赵女士只能另辟蹊径,到离家不远处的一所小学“蹭”。赵女士说,这所小学早晚对外开放,来的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学校内的健身环境很好,塑胶跑道、单杠双杠等一应俱全,但就是有时间限制,早上6点半之后就禁止外来人员进入了,为了能够锻炼身体,赵女士基本上早上5点多就起床,到学校操场上跑上几圈。
发展规划
2024年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群众健康”。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二级巡视员杨敏介绍:
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为此,体育总局会同各级体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全民健身设施的供给,
首先是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引导各地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群众滑冰场等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
第二是支持完善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组织实施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建设县级多功能运动场或维修、更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器材;
第三是持续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其中2023年就补助了2491个场馆,覆盖全国近1400个县级行政区域,受益人口超过4亿;
最后是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配置标准,确保群众健身安全。
发展现状
“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建或者改扩建体育公园1900多个、全民健身中心近1400个、县级公共体育场600多个、健身步道8万余公里、社会足球场1万余个、群众滑冰场300多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目近15000多个、智慧健身设施4700多处、户外运动服务设施5100多个,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60多个。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6 19:44
目录
概述
消息背景
意见要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