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部研究《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以下简称“1970年公约”)的法学专著,本书填补了我国法学界对“1970年公约”的研究空白,对于推动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促进执法机关准确理解与适用该公约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并为我国制定全面的文物追索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结合大量缔约文件、各国法律、学理与实际案例,对“1970年公约”各个条款的准确含义、其在主要国家的实施状况及其改革现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勾勒出公约的改革路线图,对公约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本书的重要与创新之处还在于它对中国加强履约、完善国内立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并对中国如何参与公约的改革进程提出了反映中国立场、符合中国利益的独到见解。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自近代以降,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文物饱受战争劫掠、盗窃、盗掘、走私之害,成为世界上文物非法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流失海外文物的返还工作,并为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法规体系,以及有关文物市场监管、考古管理、文物拍卖经营准入、文物出入境管理的配套制度等,加大文物管理力度,打击文物走私等犯罪活动;另一方面,我国重视国际合作,积极借助《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即“1970年公约”)等,并依据该公约精神,与相关国家签订双边协议,防止和打击文物走私活动,促进文物返还。
应当承认,我国对“1970年公约”制定的背景、内容、实施等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制约了公约在我国的适用,也令我国在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开展国际执法合作时遇到相应的困难。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
霍政欣教授一直专注于“1970年公约”的系统研究,或作为政府专家出席公约缔约国会议,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察员,直接参与到公约的改革进程之中。此次出版专门研究该公约的学术著作,旨在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深入研究公约的缔约背景、条文含义与实施状况,并对中国文物立法与履约提出意见与建议。
希望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追索、返还的相关立法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我国文物保护与流失文物返还工作,为流失海外的国宝早日回家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