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法国杂志社恐怖袭击事件
2015年法国境内发生的事件
2015年1月7日,法国《沙尔利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武装分子袭击。
事件背景
《沙尔利周刊》
《沙尔利周刊》杂志社创建于1970年。该杂志社某周刊经常刊登宗教和政治类报道。
《沙尔利周刊》一直因为它涉及宗教的漫画触发争议,这也不是这家杂志社头一次遇袭。
2006年2月,《沙尔利周刊》转载了一家丹麦报纸涉及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起穆斯林世界震怒。
2011年,《沙尔利周刊》又刊载了一幅涉及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起巨大争议。因为这幅漫画,报纸办公楼遭到汽油弹袭击,这家杂志社也因涉嫌种族歧视而被告上法庭。不过,《沙尔利周刊》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在2012年惹出更大的风波。
2012年9月,这家杂志发表了数幅影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包括一幅裸体漫画。当时,一部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影片在一些伊斯兰国家引发大规模反美抗议,美国驻埃及和利比亚等使领馆遭武装分子袭击。
《沙尔利周刊》的漫画也随即在法国和一些伊斯兰国家掀起抗议波澜。法国一些重要的伊斯兰教团体领导人表达了愤怒情绪,一些伊斯兰国家爆发了反法示威。法国外交部担心这一事件可能引发反法暴力事件,曾一度关闭了法国驻伊斯兰国家的20多个使领馆、文化中心和法国学校。
《沙尔利周刊》也因此受到袭击威胁。一名男子曾在网站留言,称打算杀死《沙尔利周刊》主编。另外,周刊的网站也受到了攻击。
在袭击事件不久前,《沙尔利周刊》在互联网播发了有关极端武装“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的漫画。
《沙尔利周刊》主编斯特凡纳·沙博尼耶多次收到死亡威胁,受到警方长期保护。
欧洲一些媒体人认为,《沙尔利周刊》沿袭的是法国一些媒体的一种传统,就是极左思想和激进,甚至有时接近下流的言论相结合。《沙尔利周刊》似乎要把着这种“传统”沿袭到底。
事件策划
“基地”组织也门分支—阿拉伯某岛基地组织一名成员在发给美联社的声明中宣称,阿拉伯某岛基地组织领导层策划了袭击事件,精心选择了袭击目标,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认领”袭击事件是出于“安全原因”。
在发布于视频分享网站上的一段录音中,阿拉伯某岛基地组织一名头目提及巴黎的袭击事件,但没有明确表示为袭击负责。
发动杂志社袭击的库阿奇兄弟之一谢里夫此前也自称受到也门“基地”组织的指派,他和赛义德两人都可能曾经前往也门接受过使用武器的训练。
事件过程
2015年1月7日中午11时30分左右,3名蒙面武装人员持枪支和火箭筒袭击了《沙尔利周刊》的总部办公室。
2015年1月7日
22:48
法国杂志《沙尔利周刊》总部发生枪击 1死6重伤
巴黎市政厅方面称,有6人在这起枪击事件受重伤,有警察被击中。
23:00
巴黎一杂志总部遇袭 目击者称枪手着黑纱
目击者说:“大约一个半小时前,两名蒙着黑纱的男子持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进入建筑。”“之后几分钟,我们便听到了很多声枪声。”目击者还称,看到有人从建筑中逃走。
了解事件调查的消息人士称,两名男子“持卡冲锋枪和火箭弹”袭击了巴黎市中心的这座建筑,安全部队与武装分子发生了交火。
武装分子劫持了一辆汽车,并在奔跑中撞到了一位行人。
23::02
奥朗德:法国漫画周刊社遭袭事件无疑是“恐怖袭击”
武装人员开枪致11人死亡,其中有两人是警察。
23:03
巴黎一杂志总部遇袭12人死:10名记者2名警察
法国检方人员称,这起事件造成12人死亡。数人在事件中受伤。袭击者已经逃跑,警方正在追缉。巴黎市已将警戒级别调为最高。
袭击事件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赶往事件现场,并宣布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奥朗德称,这起事件“毫无疑问是一起恐怖袭击”。此外,英、美、德等多国领导人已对这起袭击事件予以谴责。
23:05
外媒:巴黎杂志社袭击事件死者中4人为漫画家
23:07
默克尔谴责武装分子袭法杂志社系侵犯新闻自由
事件导致12人死亡。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发明声明称,袭击事件不仅伤害了法国民众,还侵犯了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23:10
法国枪击案续:4名袭击者劫持汽车逃跑
2015年1月7日,英国某报报道,武装人员开枪致12人死亡,其中有两人是警察,10人是某某周刊的记者。
枪案发生后,3人乘车逃离现场。后来,他们抛弃了这辆汽车,另劫持一辆汽车,将司机扔出车外,驾车逃跑。
伤亡情况
截至2015年1月8日,袭击已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
死者中包括《沙尔利周刊》多名记者、漫画家,2名警察,1名经济学者。遇袭漫画家分别是Stephane Charbonnier、Cabu、Tignous、Wolinski,其中Stephane Charbonnier为杂志总编。
疑犯信息
1、赛义德·库阿希,2015年34岁。赛义德·库阿希被正式确认为案犯之一;
2、谢里夫·库阿希,2015年32岁,是阿尔及利亚裔,1983年出生在法国郊区。
其中一名袭击者可能来自法国兰斯。
事件处置
追捕行动
2015年1月9日,法国警方继续追捕某某周刊杂志社袭击事件两名嫌疑人,即2015年34岁的赛义德·库阿希和32岁的谢里夫·库阿希两兄弟。双方一度展开“飞车大战”,两名嫌疑人随后躲进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附近达马尔坦昂戈埃勒市一家印刷厂,劫持一名人质,与警方展开对峙。
处理结果
库阿希两兄弟曾走出印刷厂向警方开火,遭到击毙。
女性嫌犯哈亚特·布迈丁继续在逃。
社会反应
法国政府反应
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
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2015年1月9日表示,法国有必要采取新措施回应恐怖主义威胁。自2013年8月以来,法国采取的反恐政策已成功挫败5起恐怖袭击阴谋。
法国总理瓦尔斯说,这起恐怖袭击“触动了法国的心脏”,“每一名法国人都受到触动,为此事感到震惊”。
奥朗德强调威胁尚未结束
法国警方采取强攻解决两起人质事件后,总统奥朗德在爱丽舍宫发表简短的全国电视讲话,称法国所受威胁尚未结束,法国仍应保持警惕和团结。
他还将发生在巴黎凡森门超市劫持人质事件定性为“恶劣的反犹行为”,但同时还强调这些恐怖分子的作为与伊斯兰教无关。
当晚人质危机结束后,法国总理瓦尔斯也呼吁法国人不要放松警惕,因为“我们可能还会遭受袭击”。
法国反恐升级
法国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级别的反恐状态。在车站、机场和主要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荷枪实弹的军警巡逻。巴黎主要景点埃菲尔铁塔多次受到虚假炸弹的威胁。
2014年12月,法国连续3天发生恶性袭击警察或平民事件,虽然法国政府一再撇清上述3起袭击案之间的关系,但有两名涉案者高呼“真某至上”,无疑这与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教唆和宣传有关。法国从来没有像面对如此严重的恐怖袭击威胁。
袭击案发生后,奥朗德呼吁全国团结一致,并要求保护所有可能遭受类似袭击的地点。当地时间2015年1月7日下午,法国政府在总统府爱丽舍宫召开部长级会议。各新闻机构、大型商场、车站、宗教场所的安全措施得到加强。
民众哀悼
根据法国内政部2015年1月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全法当天共有多达370万人走上街头纪念系列恐怖袭击的死难者,创下法国史无前例的记录。仅巴黎的游行人数就在120万至160万之间,法国内政部当天表示,370万人是迄今法国录得最高游行人数记录。此次游行不仅是法国民众的总动员,也相当于一次国际峰会,60余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或国际组织领导人赶到巴黎,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并肩参加游行。
国家哀悼
2015年1月8日,法国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并自当日起降半旗3天,以悼念某某周刊杂志社恐怖袭击事件遇害者。
“基地”组织反应
根据美国监控伊斯兰某某中心2015年1月9日披露的资料,也门“基地”组织的一名领导人在网络视频中威胁将对法国发动新的袭击。
这名叫做纳德哈里(Harithal-Nadhari)的人在视频中针对法国人扬言:“只要你们与某主及其信使和信徒对抗,你们就不会安全。”
纳德哈里还威胁说:“敬仰某主及其信使的战士已经来到你们中间。他们不惧死亡,寻求以某主之名成为烈士。”但是,他并未直接宣称也门“基地”组织对法国遭遇的系列袭击负责。
其他各方反应
各方谴责袭击
中国
2015年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向法国总统奥朗德致慰问电,对袭击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向不幸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伤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中法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中方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继续加强安全和反恐领域合作,维护两国及世界和平,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2015年1月7日,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答记者问:我们对2015年1月7日发生在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中方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表示诚挚慰问。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法方为维护国家安全所做努力。”
各国政要纷纷以各自的措辞表态。美国总统奥巴马2015年1月7日发表讲话说:“我强烈谴责发生在某某周刊的可怕枪击事件,我们为这起恐怖主义袭击的死难者祈祷。这是对记者的袭击,对我们的新闻自由的袭击,同时也说明那些恐怖分子是多么惧怕言论自由。”
俄总统普京在给法国总统奥朗德的慰问电报中说:“我们坚决谴责这种阴暗的犯罪行为。我们重申,我们已做好准备,将继续打击恐怖主义威胁。”
教皇圣方济各在书面声明中说:“无论动机如何,暴力杀人都值得唾弃,永远不可原谅。生命和人的尊严必须得到坚决的捍卫。”
邻国安全升级
巴黎恐怖事件发生后,作为法国主要邻国,西班牙和比利时作出不同的反应。西班牙政府决定将安全威胁等级从2级提升至3级,而比利时则将安全威胁等级维持在2级。两国最高安全威胁等级均为4级。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8:25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