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四川消费类舆情热词”是封面舆情分析团队对2021年全年四川消费舆情热点事件梳理分析,通过对上万条网媒、微博、微信、论坛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关键热词进行技术分析,发布的热词。
热词
1.反垄断
2021年,反垄断成为消费领域公众最为关切热点,公众反应强烈的“二选一”垄断、大数据杀熟、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被进一步规范,“抓典型”得到网民围观点赞。四川和成都作为全国消费热点区域,这一年在反垄断消费领域话题热度和网民参与度指数均位居全网前列。第七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于去年11月在中国举办,在成都举行两场分论坛,充分展示和分享了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四川实践。
2.双减
2021年双减出台,教培机构整治风暴席卷而来,涉及教培机构预付费用不退、卷款跑路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在四川省带来一系列的舆论高关注度,“华尔街英语”暴雷、美股上市公司“精锐教育”疑似倒闭、大型教培机构“京翰教育”跑路,“课观教育”学费不退……一系列热点事件引发家长的投诉维权,相关话题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带来较大舆情声浪。成都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成都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为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划定“底线”和“红线”,该被众多主流媒体关注报道,为培训业消费吃定心丸。
3.特斯拉
4月初上海车展女子站车顶维权事件,有关特斯拉的维权热点接踵而至。特斯拉成为年度舆情热度最高的消费维权热词之一。2021年,四川也有多起涉特斯拉维权事件,其中以成都特斯拉中心拉横幅维权的舆论影响最为突出,6月初相关视频在多平台集中推出,短时间形成质量投诉的热点话题。
4.青花椒
这是2021年度影响最大的涉及餐饮消费业商标知识产权的热点。因四川多家餐馆被起诉引发的“青花椒”事件持续保持热度,央视、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和省内重点媒体均以追踪报道关注事件进展。成都温江区“五阿婆青花椒鱼火锅”官司打到四川省高院,省高院副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判决成都餐馆胜诉;省市场监管主管部门主动发声,于法于理给予明确说明,给受困扰商户吃“定心丸”。“青花椒”事件是2021年全国影响的标志性事件,它和“潼关肉夹馍事件”等一起,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推动商标保护更加规范有积极意义。
5.盐亭加油站
一位消费者发现自己120升的油箱在加油站加了161升汽油,拍摄短视频进行维权,引发网民高热关注后主流媒体持续关注追踪,冲上微博抖音热搜榜。人民日报以《“120升油箱被加到161升”,警方介入》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央视网评《“120升油箱加161升油”:这家加油站“胃口”真大》,带来广泛的舆论关注度。2021年底,涉事加油站因计量设备造假侵害消费权益被处罚。媒体评论称,消费者的权益不容侵犯,只有依靠严厉的惩戒措施,才能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还市场一个清朗空间。
6.疫情消费话题
2021年成都出现几轮疫情,疫情已成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影响消费领域。疫情期间的餐饮娱乐业冲击,普通消费者退款难话题等等,都成为特定时间段的热门话题。经营主体和平台公司未及时跟上政策调整缓冲期,没有跟上防疫之需。机票、酒店退款难,退订处理慢,客服电话打不通,退款现金变成代金券……监测显示,疫情期消费话题信息超过300万条。
热词分析
个人短视频策动发酵现象值得关注。手机终端时代,短视频以其简短、直观、快速特性成为信息传播及舆论热点生成的主要渠道,网民“随手拍”成为一种网络热潮,越来越多的消费维权事件来源于短视频。年度较大影响的部分热点事件均是个人短视频发起,个人短视频基数大、使用频率高、黏性强、发酵速度快、高度分散等特性,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网红”多发、“热搜”效应明显。2021年国内有多个热点舆情事件涉及到我省品牌,“网红”自带高流量的特征使得扩散传播系数增大,一是相关知名品牌本身因“网红”因素,负面信息更易被放大;二是相关品牌公关能力不足;三是发生在外地,短时间内不易被发现。
“舌尖安全”舆情燃点低、公众反应感性。回顾2021年网络影响较大的食品消费维权事件,最终调查看部分事件本身或曝光内容失实,或消费者刻意放大,或出于商业竞争恶意炒作……但一旦出现就短时间内引爆舆论。舆情走势特征反映出“人人都是自媒体”“小屏”时代公众对“舌尖安全”的高度敏感性,网民对此类话题反应感性,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性判断,燃点越来越低。
交叉领域波及多发。比如“双减”政策落地后,教育领域连续发生多起教培机构卷款跑路、预付费用不退等暴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