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指2023年春节期间大量外出
务工人员返乡的一次大规模交通运输,于2023年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
春运进程
2022年12月24日起,2023年春运首日
火车票开售。
2022年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印发了《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同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组织制定的《
2023年春运平安健康出行服务指引》发布。
2023年1月4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发布长三角铁路2023年春运方案。
2023年1月7日,除夕火车票开售。同日,2023年春运正式启动,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2023年1月11日,
国家铁路局网站消息,国家铁路局紧密结合2023年全国铁路春运和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周密部署安排,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工作要求,深入开展铁路春运监督检查工作。
2023年1月13日,全国
铁路发送旅客741.5万人次;1月14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35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9434列。
2023年1月16日,春运第十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3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9759列。
2023年1月21日(农历除夕),长三角铁路客流较前几日高峰期有所回落,预计发送旅客90万人次,同比增长47.1%。
2023年1月22日消息,1月7日至21日,节前春运15天,全国铁路客运量大幅回升,累计发送旅客10954.3万人次,同比增加2348.6万人次,增长27.3%,日均发送730万人次;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5592万吨,铁路货运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2023年1月2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59.1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9094列1月2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28.8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138列;1月2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700列。
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超7.8亿人次。
2023年2月1日(春运第26天,农历正月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48.6万人次,环比下降5.7%,比2019年同期下降49.3%,比2022年同期增长56.6%。
2023年2月3日(春运第28天,农历正月十三)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预计在4000多万人次,其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9976列。
2023年2月4日(春运第29天,农历正月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012.8万人次,环比增长0.2%,比2019年同期下降47.2%,比2022年同期增长49.9%。
2023年2月5日(春运第30天,农历正月十五)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622.6万人次,环比下降9.7%,比2019年同期下降48.4%,比2022年同期增长39.3%。
2023年2月6日(春运第31天),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70万人次。
2023年2月11日(春运第36天,农历正月二十一)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330.6万人次,环比增长4.3%,比2019年同期下降37.9%,比2022年同期增长46.3%。
2023年2月13日(春运第38天,农历正月二十三),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934.8万人次,环比下降5.1%,比2019年同期下降38.4%,比2022年同期增长45.7%。
2023年2月14日(春运第39天,农历正月二十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851.7万人次,环比下降2.1%,比2019年同期下降39.3%,比2022年同期增长41.5%。其中: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17.2万人次,环比下降15.2%,比2019年同期下降8.7%,比2022年同期增长44.4%。公路发送旅客2859万人次,环比增长2.6%,比2019年同期下降45.0%,比2022年同期增长41.5%。水路发送旅客42.5万人次,环比下降6.1%,比2019年同期下降55.2%,比2022年同期增长23.6%。
2023年2月15日,2023年春运结束,春运40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5.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5%。
购票相关
团体购票
2022年12月2日,
广铁集团启动2023年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用工规模(经地方劳动或社保部门确认的企业流动人员数量)不少于30人的企业和5名及以上务工人员自行组织的团体,申报相同乘车日期、发站、到站每批次不少于5张的,均可申报。
2022年12月20日起至2023年1月20日,长三角铁路提供2023年春运务工团体票办理业务。长三角铁路务工团体票采取包车包列方式办理。受理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组织本单位职工的集中返乡返城团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公益类团体;受理团体人数不低于一节车厢(常规)定员数;受理列车及席别为2023年1月7日至2月15日开行的旅客列车硬座和二等座车票,团体客户可自选日期、车次、发到站、席别。
元旦车票
2022年12月17日起,旅客可以购买元旦假期首日火车票,12月19日可购买元旦假期最后一日火车票。
春节车票
2022年12月24日起,铁路部门正式启动春运车票售卖工作,有出行安排的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网站,车站窗口、自助售票机等渠道购买2023年1月7日(春运首日)的火车票。
2023年1月5日,旅客可以购买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火车票,1月6日可以购买1月20日(腊月二十九)火车票,1月7日可以购买1月21日(除夕)火车票。
传统旅客出行高峰期腊月廿八(1月19日)、腊月廿九(1月20日)、除夕(1月21日)的车票分别在2023年1月5日、6日、7日开售。
购票政策
自2023年1月1日起,儿童票实行新规,儿童优惠票和儿童免费乘车,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儿童旅客实行实名制管理。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购买全价票。每1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1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时,超过人数应购买儿童优惠票。
2022年12月,铁路部门已经全面推行“
候补购票”,没有第一时间买到车票的旅客,可以通过12306APP或网站候补购票功能进行候补购票,铁路部门也将根据候补购票大数据及时分析客流变化,精准增开热门方向旅客列车,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候补终止时间不晚于开车前2小时。
符合条件的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可享受客票和附加票50%的票价优惠。
学生票可享受硬座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的优惠,学生票票价按相应客票和附加票公布票价的50%计算。持学生票乘车的学生使用硬卧时,另收全价硬卧票价,有空调时还另收半价空调票票价。
12306网站(含
手机客户端)售票服务时间为5:00至次日凌晨1:00(每周二除外);提供24小时互联网退票服务,退票截止时间为乘车站开车前,12306客户端还有免登录退票渠道。
改签是指旅客变更乘车日期、车次、席(铺),现在不仅可以在票面发站办理的开车后车票改签业务,还增设了网上办理渠道,在自助售票终端也可以进行电子客票改签。
春运举措
2023年铁路春运期间,探亲、
旅游等旅客出行需求会增加。为更好服务旅客,铁路部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
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增长11%。在部分运力紧张的高铁通道增开夜间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在京广、杭深高铁开行卧铺动车组。
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补票电子化,并将及时准确向已购票旅客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和长距离普速列车。
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
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
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
客运流量
2023年1月6日,国新办就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成光介绍,初步分析研判,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2023年1月7日,
中国国际航空消息,春运期间,国航计划安排航班58633班次,同比增长75.9%,其中国内航线投入增长明显,日均安排航班1445班次,同比2022年增加620班次。
据国铁集团消息,2023年1月22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77.2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6258列;1月23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75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6683列。
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具体来看,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5017.4万人次,公路共发送旅客约1.62亿人次,水路共发送旅客约486.8万人次,民航共发送旅客约900.6万人次。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约3.15亿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约3.06亿辆次。
2023年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2亿人次,同比增加3351万人次,增长48.7%,日均发送旅客93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同期的90%,其中1月26日至2月1日旅客发送量连续7天超千万人次,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2023年2月16日,中国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介绍,自1月7日至2月15日,春运40天,民航运输旅客552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8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运增长39%,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76%。保障航班53.6万班,日均1.3万班,同比增长15%,恢复比例超过八成。平均客座率7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航班正常率96%,与去年持平,比疫情前提高16个百分点。
根据初步汇总测算,2023年春运40天,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其中,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5%,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发送旅客3.48亿、11.69亿、2245.2万和5521.4万人次,分别比2022年同期增长37.5%、55.8%、37.1%和38.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5%、47.5%、55.1%和75.8%。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累计11.84亿辆次,载客量约为31.38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18.6%,比2019年同期增长17.2%。
春运特点
预估研判
2023年1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徐成光介绍了2023年春运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大一多”:
一是客流大幅增长。随着“
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加之疫情三年来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将集中释放,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29.8亿人次)的70.3%。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约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占比相对较小;自驾车、城际拼车、定制客运等出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约为262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6%。从时空分布看,预计节前以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迁移为主,探亲流、务工流叠加,客流强度有所提升;节后则以主要劳务输出省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为主,返程客流相对错开,1月27日(正月初六)和2月6日(正月十六)前后将出现两个返程高峰。
二是货运需求大幅增加。往年春运一般是“客增货减”,今年春运疫情流行高峰未过,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均会有较大增长,特别是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基础相对薄弱,加上一线从业人员离岗回乡及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感染,上岗人员不足,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末端配送不畅问题,统筹好春运客运服务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面临较大压力。
三是一线人员感染风险较大。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密集,货运物流活动频繁,人流物流高效流动和各地陆续到来的疫情高峰交织叠加,交通运输一线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风险激增,保证客运服务不中断、货运物流不断链也面临较大压力。
四是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增多。2020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冲击,交通运输面临安全风险和疫情衍生风险叠加的复杂局面。特别是行业长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载运工具长期停运或低位运行,从业人员技能出现生疏,加上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高发期,春运期间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发多发,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收官总结
2023年春运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创历史新高。公众选择自驾出行意愿显著增强,春节假期7座以下小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继续实行,春运期间自驾出行人数创历年最高,1月27日(正月初六)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达6029.1万辆次,为历史峰值。
二是营业性客流量大幅回升。人民群众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度假、商务旅行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带动客流迅速攀升,全社会人员流动量、营业性客运量均达到2020年春运以来的新高。
三是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需求旺盛。“乙类乙管”实施正值春运伊始,全国医疗物资运输需求急剧增长,能源、民生等重点物资处于保供保运的关键时期,春运期间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需求交织。
四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平稳落地。春运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从业人员严格开展防护,社会公众积极主动落实个人健康防护责任,在人流物流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防止了交叉感染,保障了旅客身体健康,“乙类乙管”在交通运输领域平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