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即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25年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沙晓岚担任总导演。开幕式主题为“冰雪同梦,亚洲同心”,采用主分会场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主会场设在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设在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发展历程
前期工作
2024年11月,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进入外场排练。
2025年1月5日,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主题歌《
点亮亚洲》发布。1月7日,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发布。1月18日,主题歌推广曲《点亮亚洲》MV正式发布。1月25日,主创团队完成了开幕式的首次全要素彩排。
2025年2月4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进行最后一次全要素彩排,对暖场表演、仪式、文艺演出、电视转播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检验。该次彩排共有八千余名现场观众参与。该开幕式历经10余次全流程彩排以及3次全要素演练,节目中的音乐、视频、特效等各个环节,流程编排、整体衔接都经过反复优化。
2025年2月6日,亚奥理事会与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媒体吹风会在第九届亚冬会主新闻中心举行。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亚冬会组委会新闻发言人针对本届亚冬会筹备情况、赛事服务保障流程、亚冬会开幕式精彩亮点等内容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举行欢迎宴会
2025年2月7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习近平并发表《
在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及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欢迎宴会开始前,贵宾们欣赏了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正式开幕
2025年2月7日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该届亚冬会开幕,蔡奇、来自亚洲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等出席开幕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进行图文直播。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小女孩与冠军火炬手张虹一起滑行,点燃亚运会主火炬“雪韵丁香”。
活动内容
开幕式概况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主题为“冰雪同梦,亚洲同心”。该届亚冬会开幕式创造性地设计了主分会场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主会场设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设在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与主会场同屏联动。以“冰灯启梦”作为开篇,讲述一个小女孩冰雪梦想的“启梦、追梦、圆梦”之旅。通过两个会场相互联动的方式完成点火仪式。
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有两条逻辑线,一条逻辑线,就是从哈尔滨到中国再到亚洲;另外一条是情感线,讲述了一个小朋友的启梦、追梦和圆梦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成长的故事。在突出人文情感的同时,大规模运用了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和AR等科技手段,AR表演,AR互动帮打开创作空间。
开幕式最大化运用冰雪元素,展现冰雪运动的活力,彰显冰雪文化的魅力,创作重点从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转向着重展现中国的新时代风貌和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这个冰冷的冬天,热气腾腾的冰雪文化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的,是朝气蓬勃的。
开幕式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介绍哈尔滨厚重的冰雪文化和梦想情怀,中篇讲述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跨越及全民热潮,下篇展现亚洲人民冰雪同梦的情感连接和携手同行。开幕式总时长约80分钟,分为仪式、文艺表演、火炬点燃等主要环节。其中,仪式部分约50分钟,此外,文艺表演、点火仪式及主题歌演唱约30分钟。
仪式环节
开幕式伊始,大屏幕播放短片《琉璃时光》,身着新春盛装的儿童手提冰灯,点亮哈尔滨的城市地标。该届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与标兵志愿者一起,跳起舞蹈,迎接各代表团成员。
在《冰雪的亚细亚》的欢快乐曲声中,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相继入场。依据惯例,代表团根据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英文首字母排列按顺序入场,首次参赛的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代表团,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代表团入场时,都引来观众热烈欢呼声。
林静欣和
翁厚全担任亚冬会开幕式中国香港代表团旗手。
中国代表团作为东道主最后入场,旗手由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
宁忠岩和女子滑雪运动员
刘梦婷担任。现场灯光瞬时转换为红色,背景音乐也切换为《歌唱祖国》。观众自发起立,随着音乐齐声高歌,为中国代表团助威。
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六名旗手分别为: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获得者,中国首个花样滑冰冬奥冠军赵宏博;伦敦2012年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金牌获得者焦刘洋;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金牌获得者曲春雨;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获得者韩聪;伦敦2012年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里约2016年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女子团体金牌获得者丁宁;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获得者高亭宇。
随后,运动员、裁判员代表宣誓。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单板滑雪运动员蔡雪桐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25岁的宁忠岩是中国速度滑冰领军人物之一,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男子1000米第五名。他也是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现场灯光瞬时转换为红色,背景音乐也切换为《歌唱祖国》。观众自发起立,随着音乐齐声高歌,为中国代表团助威。
最后,中国速度滑冰裁判张春晖、短道速滑裁判陈文红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
文艺表演
开幕式文艺表演《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约22分钟,分为三个篇章。主题从哈尔滨、中国到亚洲依次递进,展现了炽热冰雪的文化内涵、燃情时速的运动活力、山高水长的亚洲情感。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迎宾表演《冰灯启梦》。
该篇章体现了冰城当地的冰雪文化。传统冰雪民俗“采冰”在松花江边已经延续千年,在节目《长歌颂冰河》中,采冰人喊着激情的口号,奋力挥舞冰镩凿开江面。“头冰”破江而出,为亚冬健儿送上了“拔得头筹”的美好祝福。在《炽热冰雪》中,一群“采冰”人登场。在传统“采冰”民俗中,头冰被赋予了“福冰”的特殊含义,有着“摸头冰,祛百病”的吉祥寓意,同样也寓意着为亚冬健儿送去“拔得头筹”的美好祝福。
该篇章描绘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全民热潮。节目《驰骋天地间》科技含量十足,AR视效令虚拟滑雪运动员一跃而起、腾空翻转、冲向舞台,上演凌空之舞。数十位演员身着反重力倾倒装置与智能数控发光演出服,做出摆臂、背手、搓雪回转等专业动作,呈现了“脱离地心引力控制”的奇幻视效。随后的《璀璨嘉年华》节目中,开幕式分会场——冰雪大世界的欢腾景象出现在主会场大屏幕上。
该篇章则讲述了亚洲冰雪同梦、携手同行的情感联结。代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舞者身着特色民族服饰,在舞蹈节目《携手情久长》中翩然起舞,舞姿各异,以“各美其美”绘就“美美与共”。《万里共和鸣》则将中央大街上的“音乐阳台”搬到了舞台和观众席,呈现了一场“道相同、心相通、情相融”的阳台音乐会,诉说着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塔沟武校的72名学员在亚冬会开幕式上参演了《驰骋天地间》、《缤纷嘉年华》以及主题曲《点亮亚洲》。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各方赞誉,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更是将《驰骋天地间》称作整场演出的最大亮点,并直接推荐给央视记者进行专题采访。
点火仪式
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主火炬塔旁设计制作了八组大型冰雕群,呈现从第一届亚冬会到第八届亚冬会的主场馆、会徽和吉祥物等形象的冰雕景观。8名儿童手持小冰灯从8届亚冬会的冰雕群中依次滑行而出,仿佛穿越39年的亚冬时光。火炬传递起跑点结合了雾凇和冰瀑元素,打造了三重架构的门廊,与主会场舞美风格一脉相承,形成一道冰雪“时空之门”的形象。
第一棒火炬手、2002年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中国冬奥会历史首冠获得者杨扬从这里高擎火炬出发,身后显现出大世界亚洲冰雪乐园及亚奥理事会标志造型的主塔,寓意“冰雪同梦”。
第二棒火炬手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赛冠军韩晓鹏,他是中国首位在冬奥会上取得金牌的男子运动员。随后,韩晓鹏将火炬传递给了第三棒火炬手、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竞走20公里冠军,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公里竞走亚军王镇。
第四棒、也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冠军张虹,她为中国速度滑冰夺得冬奥历史首冠。手提冰灯的小女孩与冠军火炬手一起滑行,点燃主火炬塔。亚冬会火炬塔造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主火炬塔点燃的瞬间,数字特效焰火瞬间向外喷发、光芒绽放。夜空之中,高空礼花与主火炬塔交相辉映,点亮冰雪大世界亚洲冰雪主题乐园,传达着“点亮亚洲”的美好寓意。
活动亮点
该届亚冬会开幕式分会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特别设计了由亚洲国家/地区代表性建筑组成的主题冰雪乐园,与主会场表演同屏联动,引动亚洲人民共情共鸣。极此外,开幕式文艺演出还充分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了虚实相映的视觉效果,虚拟增强现实、裸眼3D、数字AI等科技手段和视觉特效,结合立面屏幕、数字地屏、光艺投影纱幕等设备打造了全景沉浸式的空间。
童年记忆
开幕式运用了冰灯,这是北方人的童年记忆,又是独具哈尔滨特色的文化符号。当小女孩提着盈盈微光的小冰灯走进现场,点亮冰雪运动未来的希望。
年味
踏入开幕式现场,仰头望去,数万串“雪花串”高悬空中。在中国东北,“手绢花”是喜庆祥和的年味标识。手持“冰凌手绢花”的舞者排列组合为一朵“六瓣雪花”,又再次分散汇聚为一整幅“新春窗花”。用浓浓的中国年味,迎接八方宾朋。
东方美学符号
开幕式引导员身着白色礼服,裙摆上是国家级非遗“方正剪纸”图案。同时以银霜树枝环绕成的圆形引导牌,蕴含着和谐、美满等寓意,树枝上点缀的丁香花,诠释冰城文化。
“采头冰”
天寒地冻的松花江上,整齐划一的采冰汉子挥舞冰镩,当“头冰”破江而出,为亚冬健儿送去“拔得头筹”的美好祝福。采冰舞者踏冰起舞,刻刀飞舞,雕刻本届亚冬会会徽“超越”。
东北独有极致浪漫
芭蕾舞者翩然舞动于冰天雪地之中,瑞雪飞舞、玉树琼枝的浪漫景象映入眼帘。从冰灯启梦到勇敢追梦,孩子踏上这方奔向梦想之旅的冰场,花滑健儿用手中的冰灯指引她追梦的方向,叙说冰雪梦想在这座“奥运冠军之城”代代相传的动人力量。
超燃瞬间
开幕式上,当球杆击碎的冰块从“垂落纱幕”延伸至“长幅巨幕”,“冰球运动员”在相互碰撞中点燃冰上激情。数十位演员脚穿反重力倾倒装置,通过反重力艺术,摆出速度滑冰起滑的摆臂、过程中的背手以及滑雪中直滑搓雪回转等专业动作,仅靠人体列队演绎出“子弹时间”所达成的慢镜头、时间静止效果。
开幕式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把体育馆的大棚打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个环节,只有大约15秒的时间。如果按机械原理打开顶棚,至少需要5 -10分钟。但如果速度过快,会让体育场馆显得很轻,体现不出它应有的厚重感。所以,运用了特效制作雪的模拟效果,尽可能逼真还原场景。
嘉年华
洁白的冰雪,是孩童眼中的乐园,是落于人间的童话,更孕育出滚烫的冰雪运动之梦。冰雪运动的燃情“赛场”变为活泼孩童、朝气青年、鹤发老叟赏冰乐雪的生动“现场”,彰显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龙江实践”。
“尔滨”的美好祝愿
演员身着“丁香紫”渐变晕染的舞裙,伴着音乐旋转盛放为一朵五瓣丁香,将幸运美满传递。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亚洲人民携手并肩,以翩然身姿展现对友谊的心之向往,以盎然舞步追寻亚洲大地的繁荣明天。
“音乐之城”
当“音乐之城”哈尔滨的“音乐阳台”出现在观众席中,小提琴、小号、键盘等器乐齐奏和鸣,跳动的音符拨动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亚洲人民的心弦。一场“道相同、心相通、情相融”的“亚洲阳台音乐会”,诉说着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火炬点燃的方式
开幕式设置了特别的火炬点燃的方式,一群孩子们从主会场那小冰场,来到冰雪大世界分会场的现场,与冠军火炬手一同滑行,携手点燃主火炬塔。环绕其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冰雕建筑群依次点亮,一团火焰映照全亚洲共同的荣光。
幕后制作
2025年2月24日,本届亚冬会历经16个月的策划筹备,开闭幕式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赞誉,作为开闭幕式筹办工作的主责部门,开闭幕式运行指挥中心仪式演出组圆满完成了这项重大任务。
从开闭幕式整体方案的策划指导、逐级报审、主分会场模式创新设计、亚洲主题冰雪乐园的大胆创意,到舞美施工、团队选拔、彩排联排、场馆运行等具体工作,都是由开闭幕式仪式演出团队会同导演组共同完成的,成功的光环背后,是仪式演出组在负重前行。
仪式演出组由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总经理周巍领衔,他带领30余人的团队,每天工作近16小时,只为开闭幕式能获得成功。
出席人员
领导人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亚冬会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外国领导人有: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佩通坦、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等。
其他人员
开幕式现场观众有8000人左右,演职人员2100人左右。
活动场馆
场馆布置
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场馆内举行,场馆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约20℃。室内场馆中设计了一条100米长的冰道,这条冰道呈飘带状,旨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此外,场馆穹顶悬挂了120万朵发光的小雪花片,这些雪花片材质轻盈,既不影响承重,又增添了沉浸感,打造非常浪漫唯美的穹顶。观众一进入场馆,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冰雪氛围,仿佛置身于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的会客厅。
观众礼物
开幕式观众席下方有一纸箱的送给每个观众的礼物,里面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道具。这些纸箱是为了贯彻简约原则,由筹备团队自行制作的。纸箱内的小礼包包含互动道具、观演指南和节目单等。观众还可以将厚重的外套放入其中,以便更舒适地观看演出。
主创人员
(主创人员参考资料:)
活动文化
活动保障
交通保障
为了保障参加开幕式各类人员的出行,组委会配备了300台左右的保障车辆,提供从酒店往返开幕式场馆的集体乘车服务。同时考虑到亚布力方向参加开幕式人员的需求,安排了高铁专列乘车服务,确保不同区域的观众都能便捷抵达开幕式现场。
2025年2月3日,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期间分时段对松北大道、友谊路、中山路、长江路等主干道路以及部分区域内的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控。
疏散保障
在人员聚集前端,结合各类人群参加开幕式的任务和流程,坚持“以时间优化保障空间秩序”的原则,针对前端集结、交通运送、安全检查、馆内活动、走场整队、进入座席等每个节点进行详细精密的规划设计,针对每一类观众制定单独的交通流线、进场流线和馆内行动路线,以实现各方面人员科学有序进场。在人员疏散后端,按照“独立分批、快速有序”原则,有序组织观众疏散。指挥中心全面掌握场馆内观众和场馆外交通情况,指挥主持人进行语音播报,现场大屏提供退场图示,观众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引导下按照次序离场。
人员接待
筹备团队对各类观众进出场馆、座席分配以及流程设计等方案进行优化,旨在让观众从入场到离场都能感受到高效与顺畅。在场馆内,除了各保障团队全程服务外,50余名礼仪人员、600余名志愿者也已各就各位,他们满怀热情,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观众答疑解惑、提供帮助。
其他方面
医疗服务方面:组建专业医护团队,2个医务室、4个医疗站、8个观众席医疗点分布全场,救护车、担架、药品、设备一应俱全,并且在定点医院开通救治诊疗绿色通道。媒体服务方面:转播车辆及设备、媒体工作间和媒体看台以及摄影位置设备已经全部交付并达到赛时使用要求。餐饮保障方面:为各类观众提供茶歇、补给包等餐饮服务,并为亚布力方向参加开幕式的人员提供常温餐包。开幕式看台上每个座位下面都放置了一个“补给包”,里面有食品、纸巾、湿巾等物品,其中放置的杂粮小面包、香酥黑豆、杂粮煎饼等受到了现场观众的喜爱。此外,在开幕式现场设置若干饮水区,保障现场观众饮用水需求。安全保障方面,分区分类落实相应安保措施,确保开幕式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