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2年,农历壬午年(马年),曹魏景元三年,蜀汉景耀五年,东吴永安五年。
姜维第十一次北伐,攻入洮阳境,于侯和遭魏将邓艾击败。战后,姜维因连年征战,师劳功微,遭到汉主刘禅等人猜忌,不敢兵归成都, 自求种麦于沓中。
景耀五年(262年)十月,姜维第十一次北伐,攻入洮阳境。魏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邓艾抓住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今卓尼东北)设阵阻击蜀军,邓艾以逸待劳一举击溃蜀军。此战后姜维退往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
魏
司马昭以“言论放荡,害时乱教”为借口,杀名士
嵇康。康字叔夜,谯郡人,长于文学,有“非汤武而薄周孔”之议论。与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戒、刘伶号“竹林七贤”。著作今存《岙中散集》。
吴王任命
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当初,濮阳兴任会稽太守,吴王居住在会稽,濮阳兴对他很好,左将军
张布曾任会稽王的左右督将,因此吴王即位之后,濮阳兴和张布二人受到尊崇而执掌朝政;张布主管朝内官署,濮阳兴主管军国之事,二人在里里外外阿谀欺蒙,吴国人很失望。
陆云(262一303),西晋
文学家。字士龙,吴郡吴县华亭(属今上海市松江)人。曾任清河内史等职。后兄机为成都王(
司马颖)所杀,陆云同时遇害。文才与机齐名,时称“二陆”。其诗颇重藻饰。有
《陆士龙集》。
玄学是一个真正的本体论哲学。在汉代基本上只有宇庙论、社会哲学和数术、神学,玄学本体论的出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相比之下,宇庙论之前的道家本体论则幼稚得多,是一种半直观、半艺术的哲学,而玄学尽管在发生期受到道家的很大影响,但在发展中演化出了独特的概念体系和范式。到了“化”成为主导观念的时候,玄学已不再是一种清谈了,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哲学。玄学的“化”和“自性”与魏晋崇尚自然、个体的精神是一致的。玄学与道家的本体论、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比,是更倾向于个体化,更倾向于现实的哲学。它的出世色彩其实是反社会、反文明的末世感。正始时代的何晏、王弼是玄学的创立者。他们将老、庄、易并列为三玄,并依傍儒学立宗。他们最引人注目的是用无代替道,并在体用不二、本末不二的前提下论述了无。他们的重点在无,但注意在有中把握无,在生活哲学上他们的无为论和性情论、自然论都是在当时社会政治压迫下的一个变态。他们论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言象意的关系,并用它来解释周易,要求放弃言、象来达到意,因而这实质上提出了魏晋玄学的意(神韵的形而上学范畴),在有无关系上,他们只是提出问题,其体系还有老子、汉代的特征,未能把有无放到象意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