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项目是指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缘于越战的需要,发起的一场大规模合作项目。最突出的成果代表是,研究成功了抗疟新药
青蒿素。
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1967至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数十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的中国,正值“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受到冲击。但
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组成 “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研制历史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李国桥从1964年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疟疾的课题研究,1967年,他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523项目。随后,李国桥带着小组成员深入疟疾高发地区进行治疗。1969年,李国桥故意感染疟疾,“以身试法”实验
针灸疗法。
1969年,屠呦呦以
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其中,青蒿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曾有过60%~80%的抑制率。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
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
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
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
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1972年3月,全国523办公室在南京召开中草药专业组会议,屠呦呦作为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代表,报告了
青蒿对鼠疟原虫近期抑制率可达100%的实验结果,引起全体与会者的关注。参与523项目的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分别开展分离有效单体的研究。
1974年10月~12月,先后用黄蒿素治疗疟疾18例,初步结果表明,黄蒿素对疟原虫的毒杀效果快于氯喹。
此后,经过两年的三次“大会战”,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用青蒿素和青蒿简易制剂临床治疗疟疾2000例,其中青蒿素治疗800例,有效率100%;青蒿素简易制剂治疗1200例,有效率在90%以上。
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青蒿素是好药,上级要求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研发新药。新药于1975年研制成功,并于1979年通过全国鉴定。
523项目持续了13年,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
贡献
“523”项目堪比“
两弹一星” ,最突出的成果代表便是,研究成功了举世公认的新药
青蒿素。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被称为“东方神药”的
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
拉斯克奖的中国人。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
威廉·坎贝尔和
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
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
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以
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相关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