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1工程
郑州早年修建地铁工程的代号
7401工程是郑州早年修建地铁工程的代号。这一套发黄的全套资料与当年参与规划、勘探和建设它的人们一起,首次向读者详细披露了当年郑州市修建地铁的故事。
资料解密
核心提示
郑州的地铁建设始于38年前的7401工程。正在修建的郑州地铁1号线再次勾起人们对7401工程的回忆。
7401已被尘封30年多年,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或躺于档案馆,或眠于资料室,其中的详情和规划方案从未详细见诸报端。作为当年郑州市的绝密工程,郑州38年前修建地铁的详情不为公众所知。
2007年11月7日,记者独家拿到了《740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套发黄的全套资料与当年参与规划、勘探和建设它的人们一起,首次向读者详细披露了当年郑州市修建地铁的故事……
地铁报告
长时间报道郑州的城市规划,使得记者对“地铁”十分敏感。11月7日,当河南省郑州地质勘察院(以下简称 勘察院)办公室主任李全亮电话告知记者,他们仍保留有老地铁,即740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全套资料时,惊喜的记者立即前往。
在李全亮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740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解放路西口——桐柏路区段)》。封面已经发黄,右侧上角显著地标着“绝密”两字,报告的提交时间为1979年6月,报告相当于一份中等厚度的杂志。
没错,这确实是“平战结合”,既是人防工程,又是郑州市“社会主义交通主干道”7401绝密工程的相关资料。记者曾在郑州市档案馆查找多次,都无法寻其踪迹。
李全亮告诉记者:“当时我们队承担了工程的地质勘察任务。工程停止后,这份报告我们一直保存着,从来没有使用和公示过。现在郑州即将修地铁了,我们希望通过大河报让大家知道这份报告的存在,也希望这份报告能对郑州地铁的建设有所帮助。”
在报告的最后一页,记者看到,这份报告一共只复制了19份,分发单位有:地质部全国地质资料馆,2份;河南省地质局资料处,2份;地质部水文局,1份;7401指挥部,4份;武汉地质学院水文资料室,4份;地质16队资料室,1份;地质18队资料室,1份;地质部水文地质研留份数,4份。
详解
当年地铁一期基本挖通
虽然只是一份地质勘察报告,在报告的序言和评议书部分,仍然可以窥出7401工程的端倪——这个工程就是地铁。
序言这样描述7401工程:“郑州……是中央确定的一类防卫城市。为贯彻落实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战略方针,同时解决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城市交通运输之需要,河南省委[1973]89号文决定,在本市修建一条平战结合的地下主干道,即7401工程。”
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东起花园路口,经人民路、二七广场、解放路、伏牛路至电缆厂,全长近10公里。沿途六个车站、三条支线(通省委、市委及火车站),并有通风机站、污水泵站、给水泵站等97项附属工程。车站为岛式和侧式两种,两车站之间设三道隔断门。当时,该工程是按单线地铁要求设计的,但预留有双线行车位置。第二期工程全长约10公里,以电缆厂为始点,经陇海马路、城东路、金水路,与第一期工程衔接,组成环形闭合干线。
整个工程以二七广场为界,西部除解放路车站外,全部采用暗挖施工,东部为明挖施工,暗挖段采用拱形直墙断面,净高4.5米,净宽4.2米;明挖段为槽形断面,净高4.3米,净宽4.0米。车站最大断面高10.7米,单宽17.0米。设计砼体均按5级防护标准。
工程完工后,将使干、支线及各单位防护工事相连,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地下防空系统。干道平时可走架线电车,用于市内交通线路(允许客流量3000人/小时);战时可供部队、民兵集结,依托地下防空系统有效地保存自己,出击敌人,同时便于群众疏散转移,对长期坚守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期工程计划3年基本挖通(1978年~1980年),5年完工。
对比
与新地铁一号部分吻合
在报告中,有一张比例尺为1∶33000的7401工程位置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7401的一期工程从花园路起,经人民路、二七广场、解放路跨铁路线后,沿建设路西行,至伏牛路向南行至陇海路,二期工程接陇海路,东行至城东路,至金水路后,向西北方向斜行,与花园路相接。
由于当时实施的是一期工程,图上还标出了六个车站的详细位置:一号站,人民路公共汽车公司站;二号站,解放路二马路站;三号站,建设路医学院站;四号站,建设路劳动公园(现碧沙岗公园)站;五号站,建设路桐柏路站;六号站,伏牛路中原路站。在一、二号站和省文化宫设有汽车出入口。
对比计划修建的地铁一号线,记者发现,7401一期工程与地铁一号线中的桐柏路、碧沙岗、火车站、二七广场、紫荆山的线路设置基本吻合。
据规划专业人士介绍,这一设置并不完全是巧合。从郑州市的城市发展看,吻合的线路部分一直是郑州市车流和人流最繁忙的路段,尤其是二七商圈,更是当时和现在的城市中心,这样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承载城市交通的运输任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需要。30多年前这样设置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设想如果当时7401工程得以实施,郑州交通压力肯定能得到部分缓解。
借鉴
对新建地铁有参考价值
11月8日,记者和李全亮一起来到上街区,看望当年负责勘察工作的技术负责人马秉国,马老住在二儿子家中。
戴上老花镜,手指轻抚报告封面,马秉国老人马上陷入了回忆:“当年是烂熟于胸,7401停建后,就再也没用这报告了。”
马老说,当年7401工程的政治地位无可替代,工程1974年动工,设计、施工前并没有进行规范的工程地质勘察。他们队是在1976年下半年接到任务,才开始钻探、试验等工作。由于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先于地质考察,整个勘察任务完全是在工程设计既定的线路位置等情况下进行。
当时,地铁勘察没有任何技术规范,7401工程指挥部先是组织勘察人员到北京、天津学习经验,同时参考了铁路工程的勘察经验。虽然困难重重,但勘察队很有信心,第一有专家,当时武汉地质大学(现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沈孝宁参与,第二政治任务高于一切,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完成。
“当时郑州要修建地铁的消息见报后,我就给你们大河报打过电话,说起过7401工程对地铁工程很有参考的价值,尤其是工(程)勘(察)方面。做这份报告花费了我们3年多的时间,虽然当时的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但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十分可靠。
马老认为,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郑州的地质构造不会有大的变化,只有地下水位和地面荷载与过去不同,技术要求上也有些差别,一个是专门的地铁,一个是人防和地铁结合。这套资料在砼体的承重、水位的影响,边坡的稳定性、降水方案等工程所需要的参数都是齐全的,所以对地铁的建设很有参考的价值。
此外,马老说:“当时4号站的洞体已经建成,早期改成地下商场,现在已经封住,以当时的设计和施工,至今肯定能保存完好,这些在修建新地铁的时候都可以利用。”
大事记
7401——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74年所批的第一个重点工程,即在郑州市区修建一条平战结合的疏散机动干道,战时作为城市防卫、机动作战和人员疏散的大型地下通道,平时作地铁以满足城市交通需要。
1975年6月,郑州电缆厂、郑州第二砂轮厂等单位开始1000米干道暗挖试验。
1978年开始,郑州市共投入23个大中型厂矿职工进行直线段施工。
1980年,省政府决定7401工程停止向两端延伸。当时建成的唯一一个地铁车站在碧沙岗公园的西北角地下。
1982年,郑州市开始将碧沙岗地下车站改建为地下商场,并于1984年10月1日开门营业。
回忆
全民援建
1974年,全国仅有北京有地铁,当时天津和长春也正在建设。郑州7401工程一经提出,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由于工程涉及政治,规划建设没有遇到任何外界干扰。近日,记者采访了数名7401地质勘察的亲历者,谈起当年,他们仍然自豪无比。
勘察队员
“那时候太苦了,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如今,当年参与7401地质勘察的张玉香已临退休年龄。1977年,下乡归来的张玉香通过内招进入到当时的河南省地矿局地质17队,与她一起入队的也多是女同志。
此时7401的勘测工作已经开始,张玉香被调到7401工程上,当时三个钻机班,除了班长是男的外,副班长和队员都是女的,所以被称为“三八钻机”班。三个班轮班倒,勘测工作24小时不停地进行。
张玉香回忆说:“我们上下班也坐公交车,车上人多,可从来没人和我们挤,因为我们每天都是一身泥,每天上夜班的时候,因为要做夜班饭,我还抱个大黑锅。那时社会上有句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搞钻探的’。”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钻杆提上来的时候都是冰碴子,戴着手套一抓钻杆,拉都拉不掉。冬天只能穿胶鞋,脚冻得都没了知觉。有时岩芯取上来时堵到钻杆里,我们女同志就抡起8磅的大锤敲,一打就是百十锤,要不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下过乡,这样的活根本就干不了。”
“虽然辛苦,7401的人在单位里待遇是最好的,粮食标准钻工最高,每月46斤,在机关的只有33斤,工资加上津贴每月有50多元,比当时的地方干部都高。”
全民支持
杨晓平——时任河南地质局水文大队二分队(河南省郑州地质勘察院前身)值班司机。上世纪70年代,汽车非常稀有,司机更令人羡慕。但还有一件事更让杨晓平牛得不得了。“绝对是巧合,当时我开的货车车号就是7401——河南01·7401,交警从不拦车,进出机关单位也没人阻拦。”
黄新和——时任三号钻机机长,如今已退休。他说:“7401的政治地位很高,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十分配合。有时我们需要架电线,就架到老百姓家里。有一次我们在国棉五厂南边的一个位置上钻孔,把电业局的备用电缆打断了,电业局找过来,一听说是7401的,二话不说就算了,一分钱没让我们赔。”
“当时的7401工程指挥部,郑州二十多个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是组成成员,所有的企业干部几乎都义务参加过7401的建设,老百姓也很支持7401,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人防也是地铁工程,当时建地铁绝对是一件让郑州人高兴和自豪的事。”
紫荆山
勘察并不是一帆风顺,当进行到紫荆山区域时,钻探遇到了大麻烦,紫荆山地层含有黑流沙,流动性很强,而且含水量很高,钻孔没有钻完,就出现了拓孔,根本无法取样。
“为了能取样,我们只能用车往井下送泥浆保护钻孔壁,一车一车不停地送,就这都来不及,只能反复下钻取样,大冬天零下十多度,我额头上直冒汗,不是干活热的,是急的。有的孔报废了,只能在旁边再打孔,就这一个点,整整打了一个礼拜。”杨晓平谈到勘察难度最大的路段时,很肯定地说是紫荆山段。
黄新和则认为每个站点的位置都有相当的难度。他说:“由于需要保密,刚开始我们只知道这是人防工程,后来和7401指挥部的人混时间长了,才知道还是地铁。勘察到国棉五厂的时候,就看出地铁的意思了,勘察孔多得很,几十个几十个地打,密度非常大,指挥部的人告诉我们说,孔密的地方就是车站。”
当年的钻孔已经难觅其踪,但当年的艰辛换来的是一份详尽的勘察报告。这份报告基本上阐明了7401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7401人希望这份详尽的勘察报告能给未来的郑州地铁带来有益的帮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20:19
目录
概述
资料解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