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鱼
魣属鱼类的统称
梭子鱼(学名:Sphyraena)是魣属鱼类的统称,又名海狼鱼。体细长呈圆筒形,前端扁平,后端侧扁,头短、平扁而宽,口大,口半下位,人字形,上颌略长于下颌,下颌前端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吻短小圆钝,眼较小,稍带红色,位于头两侧前方,眼间隔宽阔平坦,脂眼睑不发达,只存于眼周缘。头背部深灰绿色,体两侧灰色,腹部白色、圆鳞,胸鳍短宽,腹鳍稍小,尾鳍后缘微凸,尾鳍灰色,胸、腹、臀鳍灰白色。
形态特征
体延长,亚圆筒形。头尖长。口裂大,宽平。上颌边缘由不活动的前颌骨组成。上颌骨宽广,其上方有一辅上颌骨。下颌突出。齿强大,尖锐,作犬齿状,深插于骨凹中,两颌及腭骨均有齿。犁骨无齿。第三或第四上咽骨分离。体及头部均被圆鳞。侧线发达,平直。第一背鳍具5鳍棘。第二背鳍位于体之后方,与臀鳍相对,同形,具io鳍条。胸鳍短,低位。腹鳍腹位或亚胸位。尾鳍分叉。鲤孔宽。鲤盖条7。鲤耙少或退化。梭子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呈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
栖息环境
梭子鱼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可进入淡水。一般栖息在海中,每年定期成群结队到港河口处产卵,幼鱼常常进入江河入口处,天冷时到较深海区越冬。
广盐性:从35%的高盐度海水到5%的淡水的浅海、河口、盐水沟、内陆咸水湖、淡水湖泊、大小池塘梭子鱼都能生活。
广温性:从0-35℃范围水温都能忍受,以18-28℃为最适生长温度。梭子鱼最适生长pH值为7.6-8.5。梭子鱼对氧也有较大的生态耐性,耗氧量随个体增大而增大。
分布范围
梭子鱼在全球各地海域均有分布。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自渤海至南海皆有分布。
生活习性
行为
梭子鱼为近岸海产鱼类,性活泼,善跳跃,有逆流习性,常成群溯游。年轻的梭子鱼经常生活在远洋开阔水域的巨大鱼群中,很少隐藏在藻类之间或垂直于珊瑚之间。不同的物种可以在白天或晚上活跃。不同海域的梭子鱼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成年梭子鱼几乎没有天敌。北美墨西哥湾的梭子鱼,特别好奇与机警,对于潜水员的出现,它们能很快意识到,并作出反应。所有的梭子鱼都拥有一项最大的共同点,即独居生活。
防御
当梭子鱼群遭受外敌入侵袭击时,鱼群中所有的鱼都会齐心协力地用自己的身体反射闪闪的鳞光令侵略者陷入迷惑,鱼群伺机逃跑。梭子鱼鱼群还可以排列成壮观的队形,对于两眼昏花的鲨鱼来说,一队由上百只梭子鱼组成的庞大“躯体”可能被错认为是一条危险的“超级大鱼”。梭子鱼成群结队地抵御和击退潜在的敌人,到了夜晚,它们就会分道扬镰,独自上路捕猎去。
食性
梭子鱼捕猎时,出击迅猛,能一下将猎物斩首,不过它们只吃猎物身体上柔软的部分。由于梭子鱼惯于在远海独自捕猎,因此科学家很难观测到其捕猎的完整过程。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米糠、豆饼及酒糟等饲料。稚、幼鱼有明显的趋光性。
梭子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中也喜摄食如米糠和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及人工配合饵料等。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厘米的梭子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
生长繁殖
关于繁殖,知之甚少。它们是自由生活的亲鱼,将生殖细胞释放到开阔的水中。它们似乎更喜欢在满月时繁殖,然后在岩石和珊瑚礁附近成群结队地聚集。梭子鱼的繁殖季节各地不同,渤海湾为4月底到6月初,浙江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2-3龄,雌鱼为3-4龄。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处产卵。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保护现状
20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无危(LC)18种,数据缺乏(DD)2种。
主要价值
在梭子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试验中,共测出17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非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动物蛋白质的鲜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鲜味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而梭子鱼肌肉中的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32. 80%,说明梭子鱼味道相对较为鲜美。
梭子鱼肌肉中半必需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也较为丰富,而作为半必需氨基酸的组氨酸和精氨酸,对人体有很多生化和治疗作用,不仅是许多幼年哺乳动物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还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基于含硫氨基酸独特的结构,其在动物体内起着与动物营养与免疫相关的重要生理作用:另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防护作用、提高运动能力等作用。
在梭子鱼肌肉中主要测出24种脂肪酸,脂肪酸种类丰富。其中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4.80%),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0.22%)以及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4.30%)。
梭子鱼是一种营养平衡、价值高、味道鲜美的鱼类。又因其为在海水、咸淡水、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均可养殖的广盐性鱼类,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值得开发推广和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品种。
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3龄以上,雌鱼4龄以上为好。适当多选些体重0.5-1千克的个体,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选留亲鱼应在秋季成鱼起捕时进行。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野杂鱼。每亩放养亲鱼50-80尾。
培育池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保持水质一定肥度,透明度25厘米左右,同时需投喂各种精饲料,保证亲鱼有充分的营养。亲鱼培育池盐度一般以10‰左右为宜。在淡水或3‰之下低盐度水中养成的梭子鱼,催产之前必须经过“盐水过渡”。在春季强化培育期间,必须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鲜海水,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
雄鱼选择以轻压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流出为好。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并用取卵器插入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和周围有1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0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可选作催产用的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如雄鱼成熟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
梭子鱼的人工催产,首先要选择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的雄鱼,而雌鱼则以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强力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最为理想。用取卵器插入雌鱼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周围有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毫米以上, 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即可选择为催产用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水温应掌握在15-22℃之间。
梭子鱼催产使用的激素主要为鲁鱼或梭子鱼的脑垂体,每千克体重剂量为15-30毫克;或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3500国际单位; 也可以用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300微克。上述催产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一般注射1-2次即可。
用以人工授精的成熟卵子, 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润饱满、晶莹透明、有1个油球。在成熟的精液上放1点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急剧窜游的质量最高。静水孵化盐度应在15‰以上, 流水孵化盐度在7‰-13‰,酸碱度7-9,水温14-24℃。孵化时用的水应过滤,防止杂物及敌害生物进入。一般采用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及充气孵化。梭子鱼在14-24℃时,孵化时间一般为35-56小时。
鱼种培育
初孵仔鱼,口未开,主要靠本身卵黄囊的营养。孵化后4-5天的鱼苗,卵黄囊已缩小,鱼体能平游,巳开口并可摄取饵料。此时可将鱼苗移入育苗池内培育。一般采用肥水育苗,鱼苗下池前4-5天施肥,然后放苗,每亩放苗7-8万尾,换水条件好的池内,放苗数量可适当增加。
早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豆饼糊直接投喂鱼苗,每日投喂2次,一般饲料泼洒于池周围的浅水区域。鱼苗下池时水较浅,随着鱼苗的生长,应逐步向池中加水.饲养1个月左右,梭子鱼苗达2.5-3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
饲养管理
梭子鱼单养每亩放养6000-7000尾,当年可培育成12厘米左右的鱼种。也可进行混养,一般同对虾混养,每亩放养500尾。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池内可与淡水鱼混养。可入工投喂米糠、豆饼、花生饼或酒糟等。作为港养或池塘养殖的对象。
动物文化
吃了开凌梭,鲜得没话说。
宁丢车和牛,不丢梭子鱼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8 14:3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