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
利用计算机实现服装设计制作流程的计算机化
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实现服装设计制作流程的计算机化。简称服装CAD。
解释
利用计算机对服装款式和衣片进行数字化和图像处理,获得实用的服装款式和衣片。通常包括服装款式设计系统、二维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2D–CAD)系统、三维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3D–CAD)系统,以及商业用的试衣镜系统和服装生产管理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从设计角度看,前三者尤为重要。
历史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率先推出服装CAD系统,法国、苏联、日本、西班牙、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也先后推出服装CAD系统。
80年代,国际上发展了服装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服装CAM系统)和服装柔性缝制加工系统(服装FMS),从而完善了服装CAD和CAM系统。进入90年代,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使服装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趋向综合化,出现服装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服装CIMS)。
90年代末,出现服装企业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系统。
服装款式设计系统 
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创意设计出服装穿着时的外部轮廓全局及重要的局部。款式设计是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第一步,有了款式才能进行服装衣片设计。款式设计反映人们穿着该款服装的风度、气质和创意主题。服装设计师构思服装款式,除创作灵感外还要考虑当前的流行色、流行面料、流行图案、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款式设计完成后,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服装款式库及相应的面料库、色彩库,为服装后续设计制作提供方便。服装款式设计系统要求具有图形的输入及修改功能、花形图案设计功能、颜色库、颜色充填功能、款式库或服装的零部件库、彩色款式输出功能。有的系统还开发有阴影、光照褶皱、布纹设计等处理技术。服装款式设计系统绝大多数是二维平面设计,不能与三维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样片设计、放码、排料系统相衔接,这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维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 
利用计算机在平面上进行服装衣片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简称服装2D–CAD。应用服装2D-CAD系统进行服装设计的流程依次是:原始样片(或称中档样片)输入;对原始样片进行局部修改与调整;对衣片进行放码(又称推档或推版)以得到不同号型衣片;对衣片进行优化排版(又称排料);绘制优化的排版图。放码是以某中间标准号的衣片为原始样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派生出不同号型服装的衣片。服装2D–CAD系统中,常用的放码方式有点放码、切开线放码、点线结合放码、度身局部放码等。常用的放码方法有增量法和公式法。此外,还可通过建立人工经验知识库获得衣片的各档尺寸。排料是在给定的布料宽度与长度上摆放所有要裁剪的衣片,要求达到用料率最高。计算机排料的方法有交互式及自动排料两种。自动排料尚未达到比较理想的实用阶段,往往结合交互式排料进行,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排料效果。服装2D–CAD系统衣片设计前要有衣片的原始样片输入,方可进行放码、排料等工作。新开发的开头样设计系统,又称样片或纸样设计系统,是服装2D–CAD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它设计出的样片可直接传送到放码、排料工序,不必经过图形数字化仪的处理,能更好地符合生产的需要。三维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 利用计算机在三维主体空间上进行服装结构与工艺的设计。简称服装3D–CAD。它主要解决人体三维尺寸模型的建立及局部修改,三维服装原型设计,三维服装覆盖及浓淡处理,三维服装效果显示特别是动态显示,三维服装与二维衣片的可逆转换等。应用服装3D–CAD系统进行服装设计的流程依次是人体三维尺寸输入,建立三维人体线框模型,人体三维服装生成,服装纹理、浓淡、图案覆盖,着装效果显示(在风力、重力、光照、褶皱、走动下的效果),转换成二维衣片,平面衣片设计,返回3D–CAD系统,显示设计效果,二维衣片输出。其中服装与三维人体之间的智能关系,三维动态效果显示,三维、二维之间的相互转换等是解决该系统应用的技术关键。服装3D–CAD系统尚未实现商品化。服装CAD和计算机辅助人体测量(CAT)、服装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服装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以及服装柔性缝制加工系统(FMS)之间的流程关系见图。计算机辅助人体测量(CAT)后所形成的标准人台和三维人体数据是进行服装二维、三维可逆转换设计的基础,只有实现二维、三维可逆转换,即三维立体衣片可转换为二维平面衣片,二维平面衣片可转换为三维立体衣片,通过动态效果显示,才能评判和修改服装衣片设计,然后进行服装工艺计划和服装制造。
参考资料
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1 14:22
目录
概述
解释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