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
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疾病,大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成人感染可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病毒也与鼻咽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疾病有关,主要经口接触传播。据研究,EB病毒分型中,A型在全球最常见,尤其是亚洲地区。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大部分感染后能清除病毒,但有少数B细胞会潜伏并持久存在。
具体分类
EB病毒分型较多,目前国际常用分型以EBNA2基因表达不同为依据,分为A、B两型。
A型在全球最常见,尤其是亚洲地区,B型在非洲地区更为常见,另外有LMP1缺失型、LMP1 XhoI等分型。
在不同的感染状态下,EB病毒表达的抗原也不同,包括增殖性感染表达的抗原和潜伏感染期表达的抗原,前者又可分为EB病毒早期抗原、EB病毒晚期抗原,后者可分为EB病毒核抗原、潜伏膜蛋白。
流行情况
EB病毒是在1964年被Epstein和Barr发现的,是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物中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生,但秋末、冬初较多。西方发达国家发病高峰为青少年,我国儿童发病高峰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
热带地区10岁以上人群,血清中几乎都有EB病毒抗体。隐性感染者常常高出显性感染者2-4倍,由于大量隐性感染者存在,感染后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EB病毒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病因
EB病毒感染患儿,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潜伏于体内,终生带毒。
青春期初次感染大量EB病毒,可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炎颈淋巴结炎、肝大、脾大等。伯基特淋巴瘤在中非、新几内亚、南美洲等地流行,其发病与EB病毒有关,80%的患者体内抗体效价高于正常人。EB病毒也与鼻咽癌有关,但并非其唯一致病因素,患者血清的EB病毒抗体效价也高于正常人。在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中,EB病毒可诱发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EB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偶可通过血液传播。EB病毒感染后,在口咽部上皮细胞进行增殖、释放,然后感染局部淋巴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随着B淋巴细胞入血后可导致全身性EB病毒感染。
传染源
人是EB病毒的贮存宿主,病人和携带者都可做为传染源。病毒在口咽部上皮内增殖,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排毒时间可持续数周至数月。EB病毒感染后的长期病毒携带者,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年之久。
传播途径
EB病毒主要通过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飞沫传播并不重要,偶可通过血液传播
EB病毒感染后,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增殖释放至唾液,导致唾液中含有大量EB病毒,可在接吻、共用餐具及打喷嚏等进入易感者口中进行传播。
易感人群
EB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发生EB病毒感染的概率更高。
症状
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体现,少部分人感染后可表现出轻微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等,还有部分人感染EB病毒后,可因不同疾病而出现不同的表现。
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隐性感染者较多,可导致以下疾病。
潜伏期儿童9-11天,成人4-7周。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咽颊炎、肝脾肿大、皮疹等症状,病程2-3周,少数可延至数月,预后较好,如果没有并发症,病死率很低,严重免疫缺陷的儿童、艾滋病及器官移植者病死率较高。
中非新几内亚南美洲等某些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6岁左右儿童,好发部位为颜面、颚部。
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北非和北美洲北部地区。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和台湾等地高发。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晚期症状明显,随着鼻咽肿物增大,可出现较多压迫症状,如口咽受侵可表现为吞咽受阻、呼吸不畅;鼻腔受侵可出现鼻塞、鼻出血症状;眼眶受侵会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眶胀痛等症状。此外,鼻咽肿瘤局部继发感染可有脓血涕、臭味、头疼、出血发热等症状。
在免疫缺损患者中易发。1%-10%移植患者会发生,如恶性单克隆B淋巴细胞瘤;艾滋病患者常发生EB病毒相关淋巴瘤、舌毛状白斑症;约50%霍奇金淋巴瘤患者EB病毒DNA检测阳性。
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婴幼儿感染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典型症状,青春期及成人则症状典型。免疫缺损患者易发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就医
一旦发现与EB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有唾液接触,出现发热、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出现肿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腹部肿块、吞咽受阻、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检测方式
EB病毒的主要检测方式包括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以及病毒的分离培养,结合问诊有与EB病毒患者密切接触史,可明确诊断。
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是证明EB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用免疫荧光法或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抗体,EA-IgG和VCA-IgM效价持续升高,对鼻咽癌有辅助诊断意义。
用原位核酸杂交试验或PCR法检测标本中的EB病毒DNA,以证明是否存在EB病毒感染,也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EB病毒抗原。
鉴定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分离培养较为困难且耗时较长,4周后可通过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EB病毒抗原,以作EB病毒确诊。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异嗜性抗体检测可协助排查是否感染EB病毒。
应进行全身浅表淋巴结的触诊,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范围、硬度、活动度及触痛检查。EB病毒感染所致的淋巴结肿大不伴有化脓、粘连、对称的特征。
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有轻中度增高,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占60%~90%,异常淋巴细胞>10%或绝对值超过1X109/L,对EB病毒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异嗜性抗体检测主要用于辅助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IgM型抗体,能非特异凝集绵羊红细胞,抗体滴度在发病3~4周内达高峰,恢复期逐渐下降消失,抗体效价≥1:224,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腺病毒风疹病毒等可引起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防治手段
目前EB病毒感染主要以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为主,一般预后较好。EB病毒感染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因此需要积极防治,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目前尚无明确的手段可直接杀灭EB病毒,EB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如乙醚、氯仿等)敏感,不耐酸,不耐热。可针对EB病毒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对EB病毒有杀灭作用。
目前有2种EB病毒疫苗在临床试用。一种为我国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另一种为国外研制的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正在观察中。
除接种疫苗外,还可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进行EB病毒感染的预防,EB病毒主要经唾液传播,因此,急性期病人应呼吸道隔离,且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病毒血症可能持续数月,故痊愈后如欲供血,需在发病6个月后。易感人群应避免与EB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有唾液接触;日常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刷牙、勤漱口,避免与EB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养成良好的喂食习惯,家人应避免对婴儿口对口喂食,减少对婴儿嘴唇亲吻;适当锻炼,规律作息,增强机体抵抗力。
治疗
感染EB病毒后,病情轻重不一,可能会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因此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无对EB病毒感染有明显疗效的抗病毒药物,有研究显示更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体外有抑制EB病毒的作用。
EB病毒感染后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对症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高热适度降温,还可对症给予镇痛、护肝等治疗,症状严重者慎用短期糖皮质激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控制脑水肿,防治惊厥脾大者恢复期应避免剧烈活动或运动,以防脾破裂,有呼吸道症状时用镇咳祛痰药,对于由于深部上呼吸道炎症导致完全呼吸道梗阻时,宜行气管插管进行治疗。
人感染EB病毒后,在急性期大多能自愈,此外,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一般可达到临床治愈,预后较好,一般复发几率小。
如果患者症状好转,行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抗原与核酸检测发现病毒滴度正常,则证明已达到临床治愈,但体内EB病毒可依然存在,长期潜伏在体内,只要不出现症状,无需再复诊。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53
目录
概述
具体分类
流行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