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最大特点是摄录
同步,它可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把电视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直接推向屏幕,让观众看到的是采访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它把电视新闻工作从采摄合一推向采摄分家,声话同步的荧屏消除了电影化的无声画面不能表现过去、不能表现心理活动、不能传达抽象概念等种种缺点,而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注入了新的活力。ENG使电视新闻摆脱了新闻电影的模式而有了电视自己的语言。因此80年代末,原苏联新闻学家在比较广播、报纸与电视新闻的传播时说:“面对面交流思想是电视这种表现手段的肯定的长处,那么讲话在报道中就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这点(还由于有了屏幕),新闻人格化在电视里比其他新闻工具里具有更多的特殊
意义。”可以说,是ENG的推广使用,是
电视新闻形成了人格化传播的优势。
我国是80年代初期运用ENG的。首先是在中央电视台,以后很快在全国各省台被普遍运用,以至80年代组建电视台的新闻部,没有经历影片新闻阶段而直接跨入电子新闻的摄录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习惯了影片
新闻的拍摄手法,在我国,ENG尽管80年代初期就运用在电视新闻拍摄上,但一段时间以来,电视记者们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声音部分,还是把它充当摄影机来用,电视新闻还是画面加解说的影片新闻模式。直到90年代,才开始普遍运用摄录同步的报道手法,采摄合一逐步向采摄分家转化,现场报道、新闻采访等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报道传播手法逐步被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