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1C气象卫星(FY—1C),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升空,
卫星总质量为958公斤,
轨道高870公里,
倾角为98.8度,卫星主体呈立方体,设计寿命为2年。这是中国首颗能够直接和独立获取全球定量观测资料的卫星。
风云-1C气象卫星自1999年8月交付,同年9月1日正式转入业务运行以来,每天两次向世界各地
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实时发送10通道、
星下点分辨率1.1km的高分辨率数字量云图资料;每天两次经
北京、
广州和
乌鲁木齐3个地面站接收,向气象部门提供我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实时的10通道气象观测资料;每天提供1次设定的4个通道、3.1km分辨率的延时全球覆盖图像资料;或提供10通道、1.1km分辨率全球任一选定地区的区域延时图像资料。中国为数众多的省市级地方气象卫星接收站,也直接接收和使用风云-1C的云图资料,开展多方面的气象分析和环境监测业务应用。
风云-1C转入业务运行以来,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数据处理中心已处理了大量的全球和区域卫星观测资料,制作成气象产品,包括各种投影云图拼图和气象资料,如海表温度、云顶覆盖、海冰、陆地覆盖等,可定时自动对外发送,提供使用。对水灾、旱灾、森林火灾和雪灾,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的特定用户,可提供二次处理分析产品。这些经处理后形成的图像、陆表、海洋和大气四大产品资料,在天气分析、预报、气候预测研究和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以及航空和航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拓宽了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中的应用。
风云-1C使全国范围的森林、草原的火情监测从原来的每天4次增加到6次,提高了监测效率;新增加的1.6μm通道可提供更为准确的积雪和雪灾资料。新增加的海洋水色通道在海洋赤潮监测、海上石油污染分析和提高海洋捕捞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并对植被指数计算订正、沙尘暴和大雾等开展监测研究。
风云一号C星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和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广泛认可,
世界气象组织于2000年8月正式将风云一号C星列入世界业务
极轨气象卫星的行列。这是中国第一颗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系列,为世界各国免费提供气象资料的卫星。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风云1C、1D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风云一号卫星数据成为全球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