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112战斗机
1934年德国研制螺旋桨战斗机
He-112战斗机是亨克尔公司在1934年应德国空军的“高速邮政机”(后来改为“轻型运动机”,这是为了回避凡尔赛条约)而研制的,理论极限速度约700千米,是当时飞得最快的飞机,曾一度准备冲击飞行速度的世界记录。但飞机设计非常复杂,且不容易维护和保养。德国空军自己并未采购,而日本、匈牙利、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采购了一批。该型机共生产54架,1939年停产。
发展沿革
开发背景
不过He-112还是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及日本赢得了一些合同,日本人订购了三十架,其中十二架在苏台德危机时被德国人征用。西班牙则得到十九架He-112,在内战后还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另外有三十架卖给了罗马尼亚,不过FARR只用这些飞机在东线服务了短短几年就将其撤出了一线任务,改由罗马尼亚自制的IAR-80代替。此外还有三架He-112B型被送到了匈牙利,准备在该国按许可生产这种战斗机时当作生产样本,不过最终匈牙利人还是放弃了该计划,转而生产由意大利设计的Re.2000战斗机。
到1939年,所有He-112的生产已经全部终止,一时间老牌军用机生产厂家亨克尔公司似乎就此淡出了战斗机生产和制造领域。
飞机设计
机身:机身截面为两侧较扁平(尤其是在引擎部分)的蛋型,前部机身的线条比较平直,但后机身却收缩得很厉害。如果我们沿着座舱罩画一条水平线的话,可以看到在靠近机尾的地方整架飞机的背脊几乎已经降到了这条线以下。
机翼:采用有着半圆形翼尖的长方形机翼。内翼段与机身水平,约占总长三分之一的外翼段则向上折起,看起来有点像倒鸥翼。内翼段较厚,前后缘基本平行,不过外翼段的机翼前缘却有点后掠,而后缘又明显有个前掠角,整个形状更接近梯形。襟翼布置在内翼段的后方,副翼则被安排在外翼段的后缘,从外翼段的二分之一处一直延伸到翼尖。
其他细节:该机的座舱罩非常类似于后期型“喷火”所使用的“马尔康(Malcolm)”型泡泡座舱。座舱罩的中间部分可以向后滑动到座舱后部的固定段上,前方的风挡设计则显得浑圆饱满,只有正前方为了安装瞄准仪而留下了一个平面。主起落架可以向内侧收入机翼中段,尾轮在飞行时同样可以收起并加以完全覆盖,整架飞机的气动外形称得上是无懈可击。
后继开发
让我们再把画面倒回1936年初,就在RLM宣布将Bf-109作为次时代主力战斗机的当儿,德国军方的注意力已经转向研制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战斗机。这次的目标更是显得野心勃勃,要求计划中的新飞机在性能上能够象Bf-109超越双翼战斗机那样超越Bf-109!尽管RLM并没有为此计划正式立项,但仍相当重视地邀请福克乌尔夫公司和亨克尔公司加盟,请他们各自交出一个设计用于评估。
亨克尔公司内最有天分的设计师沃尔特.冈特负责整个计划的实施,他觉得在He-112的基础上继续加以改良并不能大幅提高飞机的性能,要想达到空军部苛刻的要求,只有大胆破旧立新才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沃尔特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暂时定名为“1035计划”。亨克尔公司给自己定下了极高的目标,要求新飞机的最高时速达到700公里/小时(435英里/小时);而通过分析He-112的失败,更将易于大量生产作为设计时的首要参考因素。(在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的是,直到1944年才有时速达到700公里的战斗机出现在战场上!)
沃尔特为了简化生产在设计新飞机时为自己定了两条原则。第一,尽量减少飞机的部件数;第二,在设计时尽可能多地用直线构形,就算不是最佳选择也在所不惜。相较于他在设计He-112时为了提高性能宁可牺牲生产性的做法,这次冈特博士似乎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通过这样的努力,新飞机比起He-112来可说是“平民化”了许多。He-112共由2885个零件组成,用26864个铆钉加以连接;而新飞机的零件数下降到了969个,所需的铆钉也只有11543个,仅仅是制造He-112所需的一小半。而放弃椭圆形的机翼给简化工作带来的好处最大,平均下来光在这一个环节上就可以节省1150个工时!
为了彻底发挥DB.601发动机的性能,He.100采用了推力排气管争取任何一点形式的推力,增压器的进气口也从引擎罩的一侧移到了左翼前缘以提高空气的压缩效率。
最终定型
沃尔特工程师在1937年五月25日因车祸丧生后,他的兄弟齐格弗利特接手进行He-100的研制工作,并赶在当年年底前完成了全部的设计。与以前相比,设计上主要的变动有:机翼的外段(约全长的1/3处)改成了略微上折,内侧翼段出于容纳向内侧收起的起落架的原因而显得较厚。当主起落架放下时轮间距极大,使得该机在地面的运动性比起Bf-109来要好得多。虽然座舱后缘仍收入机脊,但机背线条在接近机尾处却降到了座舱罩底部的水平线下,保障了飞行员的后方视野。由于He-100在地面滑跑时,翼面散热系统还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齐格弗利特工程师又在机身下增添了一个可收放的小型常规散热器应付这种情况。总的来看,He-100的尺寸要比它的前辈----He-112略小一些,重量也更轻。
十月末,该设计被交到了RLM,还在附件中详细列明了原型机的设计细节,交货日期及三架原型机的单机价格。官方将其命名为He-113,不过亨克尔博士显然对这个数字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该机的编号终于被改成了He-100(其实100这个编号已经给费塞勒(Feiseler)公司使用了)。
十一月,梅塞施密特用一架修改过的Bf-109破了陆上飞机的速度纪录。作为回应,亨克尔立刻决定用He-100的第四号原型机来向新纪录挑战。由于He-100的机体已经在气动外形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所以需要做的修改也就非常有限,主要是集中在缩短机翼及修改驾驶员座舱上。
就在当年年底,亨克尔同恩斯特.乌戴特等人见了次面,稍稍修改了原先的计划。决定将V1和V2号原型机用于各种性能测试,而将V3装上专用的竞赛机翼(比标准型的翼展略为缩短)用于打破世界速度纪录;至于V4,则计划作为批量生产的先导验证型号。乌戴特对计划中的创纪录飞行非常感兴趣,并以次为理由终于说动了RLM认可这一方案。
原型机
He-100的第一架原型机V1于1938年一月二十二日首次试飞,仅仅比预期晚了一周时间。该机的速度确实惊世骇俗,但却同样有一些毛病未能克服。其中最主要的是航向的稳定性,在空中会象He-112的早期型号一样“蛇行”。另外,空军试飞员对于该机的高翼载颇为不满,这一点使得该机的着陆速度较大,飞行员往往在着陆的最后一百米必须全力踩刹车才能让飞机不冲出跑道。地勤人员同样不喜欢He-100,他们抱怨说该机引擎罩的设计太紧凑,使得对发动机的维护格外困难。当然,该机在维护上的最大问题毫无疑问还是来自冷却系统。工厂对V1号原型机做了一系列测试后在三月份将其送到了空军雷赫林(Rechlin)测试中心。
为了解决飞行中的稳定性问题,第二架原型机更改了垂直尾翼的设计,从原先近似于三角形改为接近长方形的外形,面积也加以扩大。同时,那个麻烦不断的翼面冷却装置也被翼下半收放式的普通散热器所取代,发动机也换成了实验中的DB601M(当初设计时就预定搭载这种引擎)。DB601M使用辛烷值96的C3燃料,可以为飞机提供较大的动力。
V2在三月份完工后,工厂计划用它做了一次从往返于乌斯特罗(Wustrow)和米里茨(Mueritz)之间总计约100公里闭合航线的速度测试。虽然预定是由经验丰富的老试飞员赫廷上尉(CaptainHerting)驾驶,不过乌戴特在雷赫林试飞了V1号原型机后喜欢上了He100,决定亲自驾驶V2完成这次挑战。1938年6月5日,He100V-2在乌戴特驾驶下以时速634.73公里/小时(394.6英里/小时)完成了这次飞行。需要指出的是,其间该机的冷却系统又出了故障,仪表盘上的告警灯闪个不停,不过乌戴特对这种飞机的仪表不怎么熟悉,根本不知道这个信号的含义,完全无视警告倒反而使他顺利地完成了全程飞行!
这一纪录立刻被德国人拿去大肆宣传,不过在各类出版物上该机都被写成了“He112U”(U是指乌戴特驾驶该机一事而言)。这样的安排当然也有亨克尔公司自己的考虑,毕竟当时He-112仍在生产和销售中,这么处理可以避免新飞机抢了He-112的风头,也可以在客户面前增加后者的吸引力。之后,V2号原型机同样被送到了雷赫林(Rechlin),由空军进行各类测试,不过当年十月就由于尾轮未能正常放下而在一次着陆事故中受损。按理说对飞机的损害应该不大,但却没有进一步的资料证明该机其后的命运。
V-3号原型机换上了用于竞赛的短机翼,使得该机的翼展从30英尺10英寸缩短到24英尺又11英寸,翼面积也从155平方英尺缩小到118.4平方英尺。为了提高速度,座舱罩也换成了较小且外形更加流线的样式,另外还对机身表面所有的连接点和突起用腻子整形后再加以打磨。由于在整体组装时预定的DB601R发动机还没有运到,只好在工厂测试飞行时先用601M充数。
八月份,预定的DB601R终于运到了工厂并装上了飞机。这么一来螺旋桨的最高转速从2200转提高到3000转,同时通过采用向燃料中添加甲基酒精的办法可以提高增压器的冷却效率并在短时间内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到1776匹马力(不过这么一来就必须在每一次飞行后彻底排干发动机中剩余的燃料,对战地情况下的维护保养来说非常不利)。九月份,V-3号原型机被送到了瓦尔讷明德(Warnemünde)准备用来冲击当时国际航联的陆上机速度纪录。
不过就在正式向世界纪录挑战前的一次飞行中,该机的起落架由于故障而不能正常放下并锁住。当时驾驶V-3的是亨克尔公司的首席试飞员厄哈德.尼塍科(GerhardNitschke),在判断不可能安全降落后他当机立断决定跳伞逃生,并让飞机在机场中的无人区域坠毁。不过他在跳伞过程中却被飞机尾部打到,所幸只受了轻伤;而V-3号原型机则完全毁坏,令德国空军不得不中断了用该机破世界纪录的计划。
同样在1938年夏天完工的V-4号原型机是唯一一架He-100B型飞机(V-1到V-3皆被称作“A型”)。当V-3号坠毁后位于雷赫林的该机便接受了作为竞速机的必要改造,继续向世界速度记录挑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没有武装,该机却仍旧可说是一架标标准准的“战斗机”。安装DB601M发动机的V-4在性能上远远超过了德国空军手中制式的Bf-109型战斗机,尤其是在平飞极速这一栏上。从当年夏天测试中的数据来看,He-100在海平面的速度便达到了348英里/小时,甚至超过了Bf-109在其最佳使用高度的性能。在6560英尺的高度上,He-100V-4号飞出了379英里/小时的好成绩;而在16400英尺的高度上,该机的速度高达416英里/小时!就算在26250英尺高度也有398英里/小时的实力。V-4后来在十月二十二日因为起落架折断而损坏,不过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坏,修复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重上蓝天。
技术特点
机身
机身截面为两侧较扁平(尤其是在引擎部分)的蛋型,前部机身的线条比较平直,但后机身却收缩得很厉害。如果我们沿着座舱罩画一条水平线的话,可以看到在靠近机尾的地方整架飞机的背脊几乎已经降到了这条线以下。
机翼
采用有着半圆形翼尖的长方形机翼。内翼段与机身水平,约占总长三分之一的外翼段则向上折起,看起来有点像倒鸥翼。内翼段较厚,前后缘基本平行,不过外翼段的机翼前缘却有点后掠,而后缘又明显有个前掠角,整个形状更接近梯形。襟翼布置在内翼段的后方,副翼则被安排在外翼段的后缘,从外翼段的二分之一处一直延伸到翼尖。
其他细节
该机的座舱罩非常类似于后期型“喷火”所使用的“马尔康(Malcolm)”型泡泡座舱。座舱罩的中间部分可以向后滑动到座舱后部的固定段上,前方的风挡设计则显得浑圆饱满,只有正前方为了安装瞄准仪而留下了一个平面。主起落架可以向内侧收入机翼中段,尾轮在飞行时同样可以收起并加以完全覆盖,整架飞机的气动外形称得上是无懈可击。
技术数据
基本数据
乘员:1人
机长:9.22米
翼展:9.09米
机高:3.82米
空重:1,617千克
发动机:容克斯Jumo210水冷式发动机(700匹马力)
最大起飞重量:2,248千克
最大重量:2250千克
翼展:9.1米
机翼长宽比:7.54
机翼面积: 17平方米
性能数据
最大航程:1,150千米
最大时速:510千米/时
爬升:不详
升限:8500 米
航程:1100千米
燃料:3000升
武器装备
2x20mm MG FF 机炮(机翼)
2x7.92mm MG 17(机头引擎罩内)
Revi 3B机枪瞄准器
加载炸弹重量:10kg(外部)
总体评价
可以说,亨克尔公司在开发这种飞机时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把其长久以来所累积的空气动力学知识设全部运用到了该机的设计上。这样做的结果是,一种性能远远超过同时代竞争者的飞机提早出世了,可惜却生不逢时。目前,关于He-100的资料大半已经湮灭,残留下来的也往往互相矛盾,这就更为这种飞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所能确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亨克尔公司制造了这种速度为当时之冠的优秀战斗机,但在只生产了二十五架后便匆匆关闭了生产线;其余的真相全部被时光的迷雾所笼罩。不过,正是这份神秘感反倒为这种宛如黄鹤惊鸿一瞥的飞机平添了无限魅力,让现代的航空爱好者望着悠悠千载的青空白云浮想联翩。
参考资料
Heinkel He 112.Aviastar.org.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9 23:30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