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C,是一种人工
肌肉材料,由于其较低的驱动电压能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作为一种新型执行器非常适用于仿生机器人的开发。
其发展可以追溯到1939年,人们发明了在膜的表面快速沉淀一层胶态化银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形成的IPMC的雏形由于金属层和聚合物之间容易脱离,所以金属层不能实现作为电极的功能。随着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
Levine和Prevost等人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电镀,解决了这个难题。1992年Oguro、ShahinpoorM J、Sade.ghipour同时发现了IPMC的电驱动特性。1999年召开第一届关于EAP的国际会议以及开展用EAP驱动的机械手与人手进行力量比赛后,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对IPMC进行了全面研究,2000年以后这项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有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新型作动器,比如蝠鲼型作动器脚作动器r列和蛇形作动器旧1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Keisuke Oguro和美国的Shahinpoor M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作方案。但是,IPMC的制作工艺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其输出力和动态响应特性,以及提高其耐久性。中国哈尔滨工程大学、美国MIT、
新墨西哥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韩国汉阳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
台湾成功大学等都在积极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研究发现,IPMC膜对不同的离子,在相同电压驱动下的输出力及变形量是不同的,其中以“Pt离子“和”Na离子“的效果最为显著。实验表明,IPMC表面电阻的大小与IPMC的输出能力有密切关系,而IPMC表面电阻的大小又与其表面电极制造工艺密切相关。
当对IPMC厚度方向施加电压时,IPMC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向阳极弯曲(直接现象)。相反,当IPMC受到弯曲变形时,IPMC也会在厚度方向产生电压(反现象)。这样,IPMC是一个机电耦合系统。国内外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如何提高IPMC的变形和输出力、IPMC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而也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找到一种可以模拟IPMC的电学模型,通过电分析的方法来了解它的驱动机理,从而为控制IPMC的力和位移输出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