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疱疹病毒病
鲤和锦鲤高致病传染性疾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Infection with koi herpesvirus)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简称KHV)引起、发生在锦鲤鲤鱼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鱼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共济失调;鳃出血坏死,眼睛凹陷,皮肤有灰白色斑点,黏液分泌增多。
病害学史
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爆发始于1998年的以色列。
随后在印尼以及日本均爆发该病,造成近千吨锦鲤和鲤鱼的死亡。
在2004年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来源于英国的1996年样品呈锦鲤疱疹病毒阳性,说明锦鲤疱疹病毒的感染早于1998年。
2003年首次报道中国某养殖场内进口的锦鲤有锦鲤疱疹病毒的感染。
2004年首次在国内海南某养殖的锦鲤中检测到锦鲤疱疹病毒。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锦鲤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鲤疱疹病毒属(Cyprinid herpesvirus)又称鲤疱疹病毒3型(CyHV-3),与鲤痘疮病毒痘病毒(鲤疱疹病毒1型,CHV-1)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疹病毒2型,CyHV-2)同属。锦鲤疹病毒形态特征与其他两种鱼类疱疹病毒类似,但在临床症状、宿主范围、抗原性、生长特性和细胞病变类型等方面不同于二者。
形态特征
锦鲤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锦鲤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目(Herpesvirales)中的鱼类疱疹病毒科(Alloherpesviri-dae),是一种较大的线性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95千碱基对,末端含有22个正向重复序列共有156个开放性阅读框(ORF)和8个末端重复序列GC含量占全部核昔酸的59.2%。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为170~230纳米,主要由囊膜,皮层衣壳,核心组成。核衣壳是直径为110纳米左右的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外有囊膜结构包裹。病毒核表面有螺纹结构,核内有一不对称的电子致密区域,被认为是病毒基因组组成的核蛋白。
为害症状
感染锦鲤疱疹病毒后的锦鲤或鲤鱼的临床症状与病程有关,处于不同时期的患病鱼的症状有差异。
感染初期
体表有少量出血点和白斑,鳞片松动,脱落并带有血丝:肛门略微红肿;眼凹陷,眼底出血;条充血,尾罐最为严重,臀和背罐次之;皮下和肌肉出血;打开鳃盖鳃丝呈深红色,减去一条全鳃血流量减少且凝固迅速;肠道充血发红且硬挺肾肿大颜色发红,脾脏有出血点,胆汁的颜色较深。
感染中后期
出现精神抑郁,行动迟缓且无方向感的游泳或停止游泳,皮肤出血及出现白斑和水泡条上有血丝,鳃盖和鳃丝出血并产生大量粘液,患病鱼在1~2天内死亡。
分布范围
截止2023年,锦鲤疱疹病毒病已经遍布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爆发KHVD,包括以色列、英国、德国、美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尼等。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在感染鱼的分泌物和类便中可检测到锦鲤疱疹病毒和病毒DNA。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锦鲤疱疹病毒是通过水传播的,并推测病毒在其他季节,特别是寒冷季节可能潜伏在粪便中。研究发现,金鱼、朱文锦、虎皮蛙和大肚鱼不发病,但可以作为KHV的传播媒介。
流行特点
锦鲤疱疹病毒病常见于春秋两季,潜伏期为14天。患病鱼出现病症后24~48小时开始死亡,之后的2~4天内死亡率可达80%~100%。锦鲤疱疹病毒病发病最适温度是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致死。锦鲤疱疹病毒病爆发后幸存的鱼带毒,可成为传染源,将病毒传染给其它健康的鱼。
诊断方法
Gray等和Gilad等从锦鲤疱疹病毒基因组中随机选取一段没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建立了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初步鉴定方法。现已证明,根据此基因设计的引物在KHV的诊断上敏感性太低,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此方法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首选方法。
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法是一种新式恒温核酸扩增方法,该扩增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廉价、易检测等特点。
防治措施
物理方法
因为锦鲤疱疹病毒病对温度敏感,仅在23~28℃能够存活所以可以适当控制水温,从而达到防治锦鲤疱疹病毒病的目的,但此方法在池塘及网箱养殖中难以实现。
化学方法
截止2023年,还没有能够有效杀死锦鲤疱疹病毒的抗生素药物。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锦鲤疱疹病毒病的主要措施。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都证实组织灭活疫苗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通过变温的方法或在细胞上连续传代获得不致病的突变株,作为减毒疫苗免疫锦鲤和鲤鱼,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由于弱毒苗存在散播病毒和病毒变异的可能,因此国内外正在开展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工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0 11:48
目录
概述
病害学史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