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96曳光弹
配用于M16A1等步枪的子弹
M196曳光弹配用于M16/M16A1等使用M193弹的步枪,以红色弹尖为识别标记,用于弹道观测、产生纵火效果或打信号。射击时,膛内火药燃气在垫片上冲出一个穿孔,点燃引燃药剂,引燃剂再引燃传火剂,最后点燃曳光剂,弹头射出枪口一定距离后,垫片被药剂燃气冲脱,弹头开始曳光。
相关资料
全弹长 57.4 mm
弹壳长 44.7mm
弹头长 23.1mm
全重 177格令
弹头重 54格令
发射药类型 WC844 或 IMR8208M
发射药重 28.5格令 或 25.3格令
膛压 52000 psi
初速 975m/s
中国QSB91式匕首枪
作战作用
使用曳光弹的好处在于能够协助射手于光源不足或黑暗中修正瞄准目标,然而双刃之一体两面也就是会暴露出射手的位置,因此遭到目标还击或逃脱。针对这一点弹药制造商也提出新的解决方式,就是让弹药的火药减量,透过降低弹头初速到“延迟”点燃弹头易燃物质的方法,这样一来曳光弹就会在飞离枪口一段距离后才会开始指示弹道。不过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矛盾,因为曳光弹说穿了就是以普通的实心全金属包覆弹头加上磷镁涂料改制而成的,亦即也具备同样的杀伤力,然而在推进火药减量后弹头不论在威力、初速以及有效距离上就约略打折扣。
M196曳光弹还没有运用先进的射控仪器,例如红外线夜视仪以及雷射指标器之前,往往都是透过主炮旁的同轴机枪(co-axial machine gun)先行对目标射击,战车长透过瞄准望远镜观察落点后与以修正瞄准或者将使用主炮将目标摧毁。
曳光弹对于空战也有相当重要的帮助,以P-38战机来说,机首所配备的Hispano M2(C) 20 mm机炮上有一共150发弹药,其中曳光弹就配2发,穿甲弹2发,余下为高爆弹141发。另外四挺勃朗宁M2重机枪加起来一共2,000发.50 BMG子弹当中平均每5发就有一发为曳光弹,因此在空战时飞行员得以曳光弹的弹道修正机身角度或速度让弹道与日机或德机交会而与以击落;日本帝国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就是P-38战机的战利品之一(日方于战后解密透露山本大将尸身上有重机枪弹头创口,显示其于座机坠落前已遭到P-38战机之机枪击毙,于自己的座位上殉职)。曳光弹于空战中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协助照相枪辨认战果,是否击中敌机以及是否引起敌机燃烧或爆炸。另外一个较不太为人知的就是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也相当倚赖曳光弹;曳光弹于AK-47之重要性不在于协助射手修正弹道,而是射手往往将曳光弹置为弹匣中最后一发,如此能够提醒射手子弹以尽,得停火更换弹匣。
苏联空军在二战中有些不聪明地采用类似前述的安排,但是瞒不住精明的德国飞行员,因为只要飞行员在缠斗中撑过去,往往那一记苏联曳光弹就代表德方“Show time!”(好戏上场)的时间到了。
这个道理对于地面交战中的部队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一记曳光弹之后枪口即便保持沉默对于聪明的敌军来说就是对方不是在更换弹匣就是弹尽援绝;或者是一种以强示弱的诡计,误导敌军以为对方人单势孤弹尽援绝,而诱敌军接近后与以歼灭。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战机主要以雷达、雷射,或其他光电系统进行导引与瞄准锁定,因此曳光弹的重要性就大不如从前了
参考资料
曳光弹.中国军情网.2013-01-16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3 14:15
目录
概述
相关资料
作战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