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型
三极管是指由两块
N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
P型半导体所组成的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
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它可以把微弱的
电信号变成一定强度的信号,当然这种转换仍然遵循
能量守恒,它只是把电源的
能量转换成信号的能量。
基本结构
三极管顾名思义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
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
基极(用字母B表示——B取自英文Base,基本的、基础的),其他的两个电极分别称为
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C取自英文Collector,收集)和
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 E取自英文Emitter,发射)。
基区和
发射区之间的结成为
发射结,基区和
集电区之间的结成为
集电结。
重要参数
三极管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电流放大系数β。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
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
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
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
基极输入,从
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
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
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IC 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
放大倍数β(β=ΔIC/ΔIB, Δ表示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放大信号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
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也叫 建立
偏置 ,否则会放大失真。
如图1所示,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Ic。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入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
三极管放大作用
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
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
计算公式U=R*I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
偏置电路。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
非线性(相当于一个
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
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
偏置电流,图2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另一个原因就是
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
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
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三极管饱和情况
像图1因为受到电阻Rc的限制(Rc是固定值,那么
最大电流为U/Rc,其中U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流是不能无限增加下去的。当基极电流的增大,不能使集电极电流继续增大时,三极管就进入了
饱和状态。一般判断三极管是否饱和的准则是:Ib*β〉Ic。进入饱和状态之后,三极管的集电极跟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将很小,可以理解为一个开关闭合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拿三极管来当作开关使用:当基极电流为0时,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为0(这叫做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当基极电流很大,以至于三极管饱和时,相当于开关闭合。如果三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那么这样的三极管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开关管。
如果我们在图1中,将电阻Rc换成一个灯泡,那么当基极电流为0时,集电极电流为0,灯泡灭。如果基极电流比较
大时(大于流过灯泡的电流除以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三极管就饱和,相当于开关闭合,灯泡就亮了。由于控制电流只需要比灯泡电流的β分之一大一点就行了,所以就可以用一个
小电流来控制一个
大电流的通断。如果基极电流从0慢慢增加,那么灯泡的亮度也会随着增加(在三极管未饱和之前)。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在
开关电路中,饱和状态若在深度饱和时会影响其开关速度,饱和电路在基极电流乘放大倍数等于或稍大于集电极电流时是浅度饱和,远大于集电极电流时是深度饱和。因此我们只需要控制其工作在浅度饱和
工作状态就可以提高其转换速度。
对于
PNP型三极管,分析方法类似,不同的地方就是电流方向跟NPN的刚好相反,因此发射极上面那个箭头方向也反了过来。
应用
电子制作中常用的三极管有9 0× ×系列,包括低频小功率硅管9013(NPN)、9012(PNP),低噪声管9014(NPN),高频小
功率管9018(NPN)等。
它们的型号一般都标在塑壳上,而样子都一样,都是TO-92标准封装。在
老式的电子产品中还能见到3DG6(低频小功率硅管)、3AX31 (低频小功率锗管) 等,它们的型号也都印在金属的外壳上。
第一部分的3表示为三极管。 第二部分表示器件的材料和结构,A: PNP型锗材料 B: NPN型锗材料 C: PNP型
硅材料 D: NPN型硅材料 第三部分表示功能,U:
光电管 K:开关管 X:低频小功率管 G:高频小功率管 D:低频大功率管 A:高频大功率管。另外,3DJ型为
场效应管,BT打头的表示半导体特殊元件。
实验方法
按接线图表5接好电路,注意三极管e、b、c三个管脚及
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不要接错。R1是基极的
偏置电阻,当用红线(W)接到14号弹簧或8号弹簧时都可向基极加上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即c、e极间相当于短路),发光二极管D导通发光。当红线(W)接到20号弹簧时,由于20号弹簧的电位低,三极管不导通(即c、e间相当于
断路)发光二极管D不发光。
元件作用
电阻R1基极偏置用,电阻R2有限流作用,也是三极管集电极的
负载电阻。发光二极管D
指示作用,三极管T开关作用,电池E供电。
三极管可以看成是2个PN结。测试其好坏只要测其PN结是否正常就行。其方法是,用电阻档测b,c极和b,e极的正反电阻,相差几十倍以上就是正常的。
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在c,b极间接一个50-200K的电阻,查看
表针的摆动情况,摆动越大,β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