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星是热的大质量恒星,在
恒星分类上是O型或B型 ,它们形成于结构松散的OB星协中。它们的生命期很短,因此距离它们诞生的地区不会很远。在它们的有生之年,会辐射出数量丰沛的紫外线。这些辐射会使巨大分子云环绕在周围的星际气体快速被电离,形成电离氢区(H II区)或斯特龙根球。
天文学家按照恒星的表面温度及颜色,将其依次分为O、B、A、F、G、K、M等类型。其中,O型恒星是最“热”的,其表面温度往往大于28000开尔文(开尔文数值等于摄氏温度数值加273),其次便是B型恒星,表面温度在10000开至28000开之间。天文学家将这两类恒星统称为OB星。
以往全人类观测到的OB星总数也不过几万颗,近年来,随着望远镜相关技术逐渐成熟,才捕捉到更多“蓝胖子”的身影。此次,研究人员就是通过欧洲航天局的盖亚(Gaia)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找到了这群OB星。2019年,刘超及合作团队通过国家天文台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数据,证认出1.6万余颗OB星,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大且具有光谱信息的OB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