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
缓冲液(TAE
Buffer)是由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base)、
乙酸(acetic acid)和
乙二胺四乙酸(EDTA)组成的缓冲液,英文名为三种组成成分的首字母。在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被用作DNA或
RNA进行
凝胶电泳时的缓冲液。是使溶液具有一定的
导电性,以利于
DNA分子的迁移,例如,一般
电泳缓冲液中应含有0.01-0.04
mol/L的Na+离子,Na+离子的浓度太低时电泳速度
变慢;太高时就会造成过大的电流使胶
发热甚至熔化。电泳缓冲液还有一个组分是EDTA,加入浓度为1-2 mmol/L,目的是螯合Mg2+ 等离子,防止电泳时激活
DNA酶,此外还可防止Mg2+离子与核酸生成沉淀。
TAE是使用最广泛的
缓冲系统。其特点是
超螺旋在其中电泳时更符合实际
相对分子质量(TBE中电泳时测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会大于实际分子质量),且
双链线状DNA在其中的
迁移率较其他两种(TBE和TPE)
缓冲液快约10%,电泳大于13 kb的片段时用TAE缓冲液将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此外,回收DNA片段时也易用TAE缓冲系统进行电泳。TAE的缺点是
缓冲容量小,长时间电泳(如过夜)不可选用,除非有循环装置使两极的缓冲液得到交换。
TBE的特点是
缓冲能力强,长时间电泳时可选用TBE,并且当用于电泳小于1kb的片段时分离效果更好。TBE用于
琼脂糖凝胶时易造成高
电渗作用,并且因与
琼脂糖相互作用生成非
共价结合的四羟基
硼酸盐复合物而使DNA片段的
回收率降低,所以不宜在回收电泳中使用。
TPE的缓冲能力也较强,但由于
磷酸盐易在
乙醇沉淀过程中析出,所以也不宜在回收DNA片段的电泳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