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中,ioctl(input/output control)是一个专用于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系统调用,该调用传入一个跟设备有关的请求码,系统调用的功能完全取决于请求码。举个例子,CD-ROM驱动程序可以弹出光驱,它就提供了一个对应的Ioctl请求码。设备无关的请求码则提供了内核调用权限。ioctl这名字第一次出现在Unix第七版中,他在很多类
unix系统(比如
Linux、Mac OSX等)都有提供,不过不同系统的请求码对应的设备有所不同。
Microsoft Windows在Win32 API里提供了相似的函数,叫做
DeviceIoControl。
介绍
ioctl是
设备驱动程序中对设备的I/O通道进行管理的函数。所谓对I/O通道进行管理,就是对设备的一些特性进行控制,例如串口的传输波特率、马达的转速等等。它的调用个数如下:
其中fd是用户程序打开设备时使用open函数返回的文件标示符,cmd是用户程序对设备的控制命令,至于后面的省略号,那是一些补充参数,一般最多一个,这个参数的有无和cmd的意义相关。
ioctl函数是文件结构中的一个属性分量,就是说如果你的驱动程序提供了对ioctl的支持,用户就可以在用户程序中使用ioctl函数来控制设备的I/O通道。
背景
传统的操作系统可以分成两层,用户层和内核层。应用程序代码比如编辑器,处于用户层,然而系统底层程序,比如网络栈,处于内核层。内核代码处理敏感资源同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间提供了安全且可信的隔离,出于此,操作系统要阻止用户态的程序直接访问内核资源。用户空间的程序通常发出一个给内核的请求,该请求称为系统调用,它的实现代码在内核层。系统调用采取“系统调用增量”的方式,用递增的序号指示系统调用。举个例子,exit()可能是1,write()可能是4。系统调用增量能通过这样的不同数值找到对应的被请求的内核函数,传统的操作系统通常用这种方式给用户空间提供了上百个系统调用。操作系统提供了内核访问标准外部设备的系统调用,因为大多数硬件设备只能够在内核空间内直接寻址,但是当访问非标准硬件设备这些系统调用显得不合适,有时候用户模式可能需要直接访问设备,比如,一个系统管理员可能要修改网卡的配置。现代操作系统提供了各种各样设备的支持,有一些设备可能没有被内核设计者考虑到,如此一来提供一个这样的系统调用来使用设备就变得不可能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核被设计成可扩展的,可以加入一个称为设备驱动的模块,驱动的代码允许在内核空间运行而且可以对设备直接寻址。一个Ioctl接口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调用,通过它用户空间可以跟设备驱动沟通。对设备驱动的请求是一个以设备和请求号码为参数的Ioctl调用,如此内核就允许用户空间访问设备驱动进而访问设备而不需要了解具体的设备细节,同时也不需要一大堆针对不同设备的系统调用。
ioctl的作用
如果不用ioctl的话,也可以实现对设备I/O通道的控制,但那是蛮拧了。例如,我们可以在驱动程序中实现write的时候检查一下是否有特殊约定的数据流通过,如果有的话,那么后面就跟着控制命令(一般在socket编程中常常这样做)。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代码分工不明,程序结构混乱,程序员自己也会头昏眼花的。所以,我们就使用ioctl来实现控制的功能。要记住,用户程序所作的只是通过命令码(cmd)告诉驱动程序它想做什么,至于怎么解释这些命令和怎么实现这些命令,这都是驱动程序要做的事情。
ioctl的实现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我是能省则省。要说清楚它,没有四五千字是不行的,所以我这里是不可能把它说得非常清楚了,不过如果读者对用户程序是怎么和驱动程序联系起来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前一阵子写的《write的奥秘》。读者只要把write换成ioctl,就知道用户程序的ioctl是怎么和驱动程序中的ioctl实现联系在一起的了。我这里说一个大概思路,因为我觉得《Linux设备驱动程序》这本书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但是得花一些时间来看。
在驱动程序中实现的ioctl函数体内,实际上是有一个switch{case}结构,每一个case对应一个命令码,做出一些相应的操作。怎么实现这些操作,这是每一个程序员自己的事情。因为设备都是特定的,这里也没法说。关键在于怎样组织命令码,因为在ioctl中命令码是唯一联系用户程序命令和驱动程序支持的途径。命令码的组织是有一些讲究的,因为我们一定要做到命令和设备是一一对应的,这样才不会将正确的命令发给错误的设备,或者是把错误的命令发给正确的设备,或者是把错误的命令发给错误的设备。这些错误都会导致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而当程序员发现了这些奇怪的事情的时候,再来调试程序查找错误,那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Linux核心中是这样定义一个命令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备类型 | 序列号 | 方向 |数据尺寸|
|----------|--------|------|--------|
| 8 bit | 8 bit |2 bit |8~14 bit|
|----------|--------|------|--------|
这样一来,一个命令就变成了一个整数形式的命令码;但是命令码非常的不直观,所以Linux Kernel中提供了一些宏。这些宏可根据便于理解的字符串生成命令码,或者是从命令码得到一些用户可以理解的字符串以标明这个命令对应的设备类型、设备序列号、数据传送方向和数据传输尺寸。
定义命令
内核提供了一些宏来帮助定义命令:
定义命令例子:
实现命令
定义好了命令,下一步就是要实现ioctl函数了,ioctl的实现包括三个技术环节:
1)返回值;
ioctl函数的实现是根据命令执行的一个switch语句,但是,当命令不能匹配任何一个设备所支持的命令时,通常返回-EINVAL(非法参数);
2)参数使用;
用户使用 int ioctl(int fd,unsinged long cmd,...) 时,...就是要传递的参数;
再通过 int (*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arg) 中的arg传递;
如果arg是一个整数,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是指针,我们必须确保这个用户地址是有效的,因此,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正确检查。
内部有检查的,不需要检测的:
需要检测的:
检测函数access_ok():
3)命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