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下凡
2012年藏于江西省图书馆的书籍
七姐下凡是一本以南昌采茶戏为主题在2012年9月藏于江西省图书馆的书籍。
主要信息
责任者
版本
江西省图书馆 2012年9月
日期
载体形态
馆藏信息
江西省图书馆
描述
演出单位:南昌市采茶剧团;资料提供单位:江西省艺术档案馆;授权单位:江西省艺术档案馆;武宁采茶戏与黄梅戏 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地方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每个地方剧种虽在声腔运用上各有特色,也免不了有共同之处。察其原因,在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情况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在每个剧种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共同的规律。 一 武宁采茶戏(民间习称“武宁茶戏”)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采茶歌早于乾隆初年就出现于元宵灯会上,形成灯戏。有诗为证:“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巷,一路采茶歌。”再由在茶行坐唱的“唱生”的“板凳戏”发展成“三小戏”,最终形成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武宁采茶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辞海》载:“清道光后,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受了青阳腔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融合发展而成。”上述资料说明,黄梅戏是在清道光以后才由黄梅采茶调发展而成,距今不到两百年。 二 1952年秋,安徽安庆市两位黄梅戏工作者来武宁采风。据称,武宁采茶戏与黄梅戏有剪割不断的缘份,此次专程来武宁采集采茶戏和民间曲调以及有关武宁采茶戏的一些情况。两人携带当时罕见的钢丝录音机,录制了一批采茶腔调与民间小调、山歌等。 过去,长江时发水灾,黄梅民间艺人逃离故土流浪至江西、安徽地区,安徽是在清道光以后在黄梅采茶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黄梅戏,由农村进入城市。 武宁采茶戏是吸收了黄梅民间艺人带来的“采茶调”,融化到本剧种之中,丰富了剧目和声腔。这是一种借鉴与吸纳,并非师承,与黄梅戏是在黄梅采茶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有严格的区别。 1947年秋,应茶戏爱好者的要求,驻县保安部队将下河艺人接进城来,在中山纪念堂的小舞台上公开演出。其中一出由丑角柯为寿扮演的《湘子化斋》轰动全场,演员单腿立唱十多分钟,声情并茂,连酷爱京剧的保安团长也赞叹不已。又应观众要求,雇轿赶几十里将茶戏当红旦角夏考秀从山背请来登台演出,打开了采茶戏进入城市演出的局面。 1953年,县文化馆组织一批老艺人成立武宁采茶剧团(安徽于1953年元月组成“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传统戏《七姐下凡》和改编现代戏《儿女亲事》等,阵容强大,轰动一时,同年6月上调九江改为九江专区采茶剧团。除在本地区巡回演出外,还经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长沙、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风光了一段时期。 十年浩劫中,剧团被勒令解散,人员被下放农村,或遣返原籍,百花园中即将盛开的一朵奇葩被摧残了,但是,根深蒂固的武宁采茶戏在广大农村顽强地生存着。 1986年,经多方努力争取,江西文艺校专门在武宁设立采茶班。1988年恢复成立采茶剧团,巡回各地演出,但受全国戏曲步入低谷大气候的影响,3年后被撤销,武宁采茶戏又倒退到农村业余演员在草台演出的境地。 可以说,武宁采茶戏与黄梅戏都是从农村进入城市,黄梅戏在不断发展中跻身于全国大剧种行列,而武宁采茶戏却从城市退回到农村,停滞不前,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资料
七姐下凡.国家图书馆.2014-05-1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1 21:32
目录
概述
主要信息
描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