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征服者史》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尼撰写的有关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远征国外的历史著作。
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卷共四十一章,主要记述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窝阔台、贵由、术赤、拔都、察合台等的事迹。其中第五至七章则为畏兀儿史,第八至十章为哈刺契丹末期史。
第二卷共三十二章,第一至二十五章为花刺子模王朝史(其中第十章为哈刺契丹史),第二十六至三十一章记1229至1256年初统治波斯地区的蒙古长官(成帖木儿、阔里吉思、阿儿浑等)历史。
第三卷共十六章。前七章为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后九章记亦思马因派王朝史。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志费尼先世仕于花刺子模王朝。花刺子模亡,其父归降蒙古,被任为呼罗珊等州财政官。作者由于父兄的关系,未满二十岁,就开始为当时统治中亚而赫赫一世的蒙古政府服务,并作了蒙古宫廷派驻乌水浒(今阿姆河)以西诸省长官阿儿浑的秘书。因而他有机会得天独厚地随从阿儿浑到处视察、旅行。在13世纪中叶,他曾三次随同阿儿浑前往蒙古宫廷,到过贵由寡后斡兀立海迷失的行宫;到过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的驻地;并于1251年前往蒙古帝国的京城—哈刺和林庆贺蒙哥汗的登基,曾在那里住过一年零五个月之久,其间志费尼应友人之请开始撰写《世界征服者史》。以后志费尼又跟随旭烈兀参加了征服阿刺模堡,灭掉亦思马因派王国的战争等。所有这一切,都给志费尼提供了撰述《世界征服者史》的基础和条件。
该书是志费尼1252~1253年在蒙古国都城哈刺和林(即和林)期间开始撰写的,他时断时续地写了八九年,13世纪60年代初搁笔。因担任伊利汗国报达省长官,公务繁忙,未能写完。伊朗学者卡兹维尼将该书分为三卷,第一、二卷为原书上卷,第三卷是原书未完成的下卷。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该书从总结穆斯林失败的原因出发,赞扬了
蒙古的军事制度和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作者认为那种平时游牧狩猎,战时随军出征的兵役制度可以充分动员老少贵贱都成为武士、弓手和枪手,根据形势所需向前杀敌。其十进制的军队编组制度也可以避免其他国家雇佣军虚报兵额的宿弊。至于其官兵的勇敢精神,作者认为既不是指望俸禄和采邑,也不是期待军饷和晋级,而是源于战争掳掠的欲望。
蒙古军队严明的纪律也是其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作者指出,蒙古部民能担负各类沉重的赋役杂税和军需供应,毫无怨言。蒙古将士对汗的“服从和恭顺”,达到如此地步:一个统帅十万人马的将军,离汗的距离在日出和日没之间,犯了些过错,汗只需派一名骑兵,按规定的方式处罚他,如要他的头,就割下他的头,如要金子,就从他身上取走金子。
对成吉思汗的军事天才和蒙古军队优良的战略战术,作者也十分赞赏,甚至认为连亚历山大本人都甘愿给成吉思汗当学生。他描述了保存这位征战统帅军事思想的“札撒大典”,说每逢新汗登基,大军调动,王公贵族们都要根据其中规定的方式去部署军队。作者还注意到蒙古军队的战略战术与其日常狩司,从中得到教益和训练是士兵和军人应尽的义务。
然而,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伊斯兰教徒,志费尼在他的《世界征服者史》中大肆宣扬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天命论。他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把王朝兴亡、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天命或神、真主的意志,把成吉思汗等蒙古帝王将帅当作“天命”或神的意志、真主意志的体现者和历史的创造者。
艺术特色
由于志费尼出身于波斯的古老贵显家族,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伊斯兰教徒,因此他所编写的《世界征服者史》很深地打上了封建统冶阶级思想的烙印。由于志费尼的祖先曾为花刺子模王朝服务,因此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表露了对战败的花刺子模王朝统治者的同情。
例如,他在《征服者史》中把抵抗蒙古军的花剌子模王的儿子札兰丁塑造成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他利用成吉思汗所说的话,表达了对札兰丁英勇的赞美,他还引用波斯史诗《列王纪》的诗句,将札兰丁比作传说中的波斯英雄鲁斯塔姆。但是,由于志费尼家族从志费尼的父亲开始,又归顺了蒙古征服者,为蒙古政权服务,志费尼本人和他的哥哥苫思丁都受到伊利汗的信任、重用,当上了蒙古政权的高官。因此,在《世界征服者史》中他又用不少笔墨来赞颂蒙古一军队和成吉思汗等蒙古统治者。例如,他赞美蒙古军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优秀的军队。他赞美成吉思汗说:成吉思汗才智出众,如果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也会甘当成吉思汗的学生,在攻略城市时袭用成吉思汗的妙计;尽管成吉思汗面临的敌人都是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强大敌人,但他却能以寡敌众,战胜了这些强大的敌人。至于使用华丽词藻,引用经典、诗句,对蒙古征服者大加颂扬,那更是随处可见。
不过,作为一部没有最后定稿和完成的书,《世界征服者史》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书中的日期时有错误,前后叙述常出现重复和自相矛盾。全书结构也不谨严,例如,谈蒙哥登基的一章,不是放在第一卷专记蒙古人的地方,而插到第三卷内,缺乏必要的连续性。作者本人又是传统波斯文学大师,过于着重语言修饰和使用譬喻,文中常夹杂引自阿拉伯、波斯、作者祖辈及本人的诗句,哀叹命运和天道的变化无常。
作品影响
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众多史实,加上与他同时代的任何其他著作者没有像他那样地利用亲身经历和耳嗓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写过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以及蒙古军征服波斯地区等历史,因此,《世界征服者史》便成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中亚和波斯地区历史的权威性著作。
大多数与他同时代或晚于他的西亚、中亚的历史学家(主要是用波斯、阿拉伯文写作,但也有用叙利亚文,突厥文等写作者),在编写史书时涉及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西征中亚和波斯的历史以及成吉思汗的后继者窝阔台、贵由、蒙哥等的历史时便大量采用《世界征服者史》上的材料,甚或大段大段地抄袭《世界征服者史》。
该书是研究13世纪蒙古史的基本资料之一。史料价值最高的部分是第一卷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史,第二卷二十六至三十一章波斯地区蒙古长官史,以及第三卷前七章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因为这些部分都是作者根据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后出的历史著作如拉施都丁《史集》、巴尔·赫布雷乌斯的《世界史略》等,都大段地采用该书上述各部分。此外,第一卷的畏兀儿史,第二卷的花刺子模王朝史,第一、二卷中有关哈刺契丹(西辽)史的记述,对研究畏兀儿史、中亚史、西辽史也有重要价值。
出版信息
留存至今的波斯文抄本散见于法国、英国、伊朗等国,其中最古老、最好的抄本为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290年抄本。卡兹维尼从1906年起利用巴黎图书馆所藏七种波斯文抄本进行校勘,以1290年抄本为底本,1912年出版了集校本第一卷,1916年出版了第二卷。后来他又增加另外七种波斯文抄本,共用十四种抄本校勘第三卷,于1937年出版。一、二、三卷被收载为莱顿一伦敦出版的《吉布纪念丛书》第十六卷第一至三分册。卡兹维尼在其集校本第一卷中用波斯文写了一篇长序,广泛利用波斯、阿拉伯文资料对志费尼的家世、生平以及本书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卡兹维尼的集校本,尽管有个别处尚可改进,但是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38至1958年,英国学者波伊勒根据卡兹维尼集校本将该书译成英文,并广泛汲取了巴托尔德、伯希和、柯立甫等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了大量注释。译文质量、译名对音以及注释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该书后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名著集成》的《波斯丛书》中。按教科文组织和德黑兰大学的协定出版,根据教科文组织的规定,英译本由米诺尔斯基教授校订。
作者简介
志费尼,1226年出生于波斯的志费因省。祖辈历任波斯旧朝的撒希伯底万之职。他本人在20岁前已开始为新统治者蒙古人服务。他曾几次入朝蒙古都城哈刺和林。正是在最后一次哈刺和林之行中,志费尼应友人之请,开始撰写《世界征服者史》。后来在波斯伊儿汗王朝中担任巴格达诸地长官二十年之久,卒于12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