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赋》是明代文学家
何景明创作的一篇赋。此赋通过描写一对贫贱夫妻在穷困饥饿中痛心诀别的场面,写出了底层人民在死亡线上的挣扎情状,表现了冷酷残暴的社会现状。全赋采用了开合式结构,以朴素真切的语言记载了夫妻在荒野坟边的谈话,通俗浅显,衔接得当,活灵活现,真实自然地突出了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冲突。
作品原文
东门赋
步出东门,四顾何有?敝冢培累⑴,连畛接亩。有一男子,饥卧冢首。傍有妇人,悲挽其手。两人相语,似是夫妇。夫言告妇:“今日何处。于此告别,各自分去。前有大家,可为尔主。径往投之,亦自得所。我不自存,实难活汝⑵。”妇言谓夫:“出言何绝!念我与君,少小结发。何言中路,弃捐决别。毕身奉君,不得有越。”夫闻妇言:“此言诚难。三日无食,肠如朽菅⑶。仰首鼓喙,思得一餐。大命旦夕,何为迁延⑷?即死从义,弗如两完。”妇谓夫言:“尔胡弗详?死葬同沟,生处两乡。饱为污人,饿为义殇⑸。纵令生别,不如死将。”夫愠视妻:“言乃执古。死生亦大,尔何良苦。死为王侯,不如生为奴虏。朱棺而葬,不如生处蓬户。生尚有期,死即长腐。潜寐黄泉,美谥何补?”夫妇辩说,踟蹰良久。妇起执夫,悲啼掩口。夫揖辞妇,抆泪西走。十声呼之,不一回首。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培:小丘。累:连绵不绝的样子。
⑵活:使动用法,使……活。
⑶朽菅(jiān):枯草。菅,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⑷迁延:拖延。
⑸义殇:按照合宜的道德行为夭亡。
白话译文
走出东门,向四周张望看到什么?破败的坟墓连绵不断,一片接着一片。有一位男子,饥地躺倒在坟边,旁边有一妇人,悲切地拉着他的手。两人交谈,好像是一对夫妇。丈夫对妻子说:“今天在这个不知叫做什么的地方,与你分别而去,前面有一家大户,可以做你的主人,只管去投靠他,也有一个安居之处。我如今连自己都无法保存,实在难以养活你。”妇人对丈夫说:“说这样的话多么无情无义!想当初我与夫君年少时结发为婚,为什么在半路上,要遗弃我而去,此生侍奉夫君,决不能有半点差错。”丈夫听了妻子的话说:“这实在难以做到。三天没有吃饭了,饥肠辘辘如枯草一样。抬头翘嘴,都想着得到一顿饭。性命攸关,怎能拖延?与其从义而饿死,不如两人都保全性命。”妇人对丈夫说:“你怎么不慎重考虑呢?死了埋葬同一沟里,活着分处两乡,吃饱了也不过是行为不正的人,而饿死则是遵从道义而夭亡的。与其活着分离,不如一同死去。”丈夫生气地注视着妻子说:“言谈竟然按照古训,死生却是大事,你何必如此用心良苦?死了做王侯,不如像奴隶一样活着。装进上好的棺材被埋葬,不如活下来住在茅屋。如能活着还有点期望,死了就永远成为腐骨。深睡黄泉,好称号又有什么益处?”夫妇俩争辩,犹豫了好久。妇人站起来握着丈夫的手,伤心地掩口痛哭。丈夫与妻子相拜而别,抹着眼泪向西走去,妻子呼喊数声,丈夫一次都不回头。
创作背景
何景明有一系列反映时事、慨叹时艰、笔力峭拔、直言挥毫、颇具人文关怀的赋作,《东门赋》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一篇。此赋是作者根据出东门的所见所闻而创作的,反映在大饥荒背景下底层人民在死亡的坟墓之口挣扎的情状。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东门赋》大体上叙写了一对囊空如洗的恩爱夫妻,在贫病交加的境况下,无奈诀别的凄惨情状。文章以一对贫贱夫妻在穷困饥饿中,痛心诀别的场面,作为横截面图,以
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给出真实写照。冷酷残暴的社会现状,逼迫着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忍痛分离。在此纠葛过程中,情深意重的两人痛苦地争论着,强忍着眷恋不舍,煎熬着痛心不忍,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决绝分手。
全篇赋作通过对二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对话描写,表现了相亲相爱的夫妇两人,因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悲痛放弃相爱,无奈劳燕分飞的凄楚情状。全文至诚的深情都是通过真实自然的客观现实表现出来,没有半点雕琢,作者朴素真切地记载了夫妻在荒野坟边的谈话,采用开合式结构,“不动声色”地讲述了这一见闻,将一腔感情隐藏起来,万种感慨尽在不言之中。作者完全隐在幕后,却始终牵挂着读者的思绪:开头是一荒坟累累的空阔的远距离镜头,当读者要随之而引发感慨时,开势立刻化为合势:聚光集中于一对坟边的夫妇的对话。最后丈夫辞妻而去,妻子频呼不应,到此戛然而止。实际上是从合势化为开势,因为最后的画面的丈夫在荒坟连接的野外“抆泪西走”的背影,回响的是妻子绝望悲切的呼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思想内容上来看,此赋题是经由汉乐府名篇《
东门行》的故事结构渐趋演绎而来的;在情感上表达上,又极为巧妙地达成与
王粲《
七哀诗》的异曲同工之效。王粲《七哀诗》有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让世间最无私伟大的母爱经历磨难,最甜蜜热诚的情爱遭受考验,因社会苦难而造成母子、夫妻忍痛分离,这一份酸楚无奈,绝不仅是人性的扭曲异化,更是时代的深重悲哀。作者在披露惨无人道的黑暗现实的同时,亦把对百姓历经灾难的诚挚同情展现得全面厚重。在艺术特色方面,赋作语言浅显,近似口语,衔接有当,且活灵活现。基本通过对话描写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构建。此外,行文前呼后应,烘托之笔,草蛇灰线,随处可见。句式整齐划一,却不显板滞,主体为四字,间杂六言,读来朗朗上口,颇见功力。
名家点评
中国韵文学会赋学研究会理事长
马积高《
赋史》:不要误会,以为作者在此宣扬贪生怕死、甘为奴虏的奴才哲学,他是借此来表现人民在死亡线上的挣扎的悲惨命运。这类作品在诗中虽不少,在赋中却少见;写得这样沉痛,更为前此所未有。
作者简介
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坡、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与
李梦阳同倡复古,后因其反对模仿而发生争议,为“前七子”代表人物,又为“十才子”之一。有《大复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