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阅中国
2021年金铁木、戴修扬执导的纪录片
《书简阅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金铁木戴修扬执导的文化纪录片,于2021年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
剧情简介
小人物爱情友谊、人生智慧、家风、家国这六个温暖而热血的角度出发,精心筛选了30封古人的书信。每5封信,诠释一个共同的主题。从这30封书信中,观众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的世事百态,体味中国文化之气度情怀,同时引发对于当下的关联性思考。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在这个时代,纸质书信的消失,似乎不可避免。手机、微信、朋友圈等电子通讯超快超便捷,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同一秒钟的喜悦。可曾经那个手写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落笔的那天起,就意味着等待的开始。人们偶尔会怀念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那时候人和人的距离虽然很遥远,但只字片言却可以让心那么近。书信,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力量。源于对“中国书信文化”的偏爱,和“古早人情味儿”的执念,最终催生出了《书简阅中国》这部纪录片。
米薇的信,是创作团队“挖掘”出的第一封信。看到这封信的感受很奇妙,就仿佛一下子触碰到了《书简阅中国》的灵魂。1700年前,一位粟特女子米薇在写给丈夫的信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宁嫁猪和狗,不做你的妻。”这样的语句,让创作团队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米薇为什么这么愤怒?她遭遇了什么?他的丈夫最后收到这封信了吗?”在各种疑问的驱使下,创作团队细致地寻找了这封信的“前世今生”。
制作过程
为了实现这种叙事关联,《书简阅中国》在选题上做了比较精心的策划,并有意将当代人的话题兴趣嫁接到纪录片的制作之中。为了让观众看得更真切更具象,《书简阅中国》运用了情景再现的演剧化手段。
在视觉制作的过程中,创作团队一直在研究,怎么能让书信更生动一点、更活泼一点。于是,就有了信上的世界和三只可爱的动物。团队用CG特效折出了信纸版的驿马、锦鲤和鸿雁,这些动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多次被提及,代言书信和思念的传递。因此,片头中一路前行的马、鱼、雁,寓意书信跨越千山万水去传递思念。同时每封信的开篇,团队设计了“信上人”的表达方式。一是希望用这种呈现方式让古老的文字立体一些、趣味一些,二是这种方式也恰恰贴合了“信上人”即是“心上人”的概念。
在声音的制作过程中,创作团队寻找了很久,才为这三十封信找到了他们的声音扮演者。三十多位配音老师,给古老的文字赋予了质感和深情,让人们得以在千百年后,再次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温度。
在后期编辑制作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视觉语言中的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相融合,在纪录片中,很多冷门的历史知识都会运用动画的“热媒介”方式进行科普。
主创团队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发行信息
截至2021年2月16日21点,该片在微博端#纪录片书简阅中国#阅读量已达1360万。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书简阅中国》叩开宏大历史的一扇秘门,透过书信展示那些曾经温暖、忧伤、平淡或绝望的真实人生。《书简阅中国》阅的不是宏大历史或乡野传奇,而是真实的、鲜活的人生百态。从这一意义上说,《书简阅中国》在宏大叙事之外打开真实的生活空间,为中国历史纪录片拓出一片新天地。(纪录片导演张同道评)
《书简阅中国》将讲述作为基础,具有清晰的叙事结构和鲜明的叙事主题;将对话作为支点,实现了古今对话和内外对话的统一;将融合作为重点,制作生动的内容,引发深度思考。该纪录片在创作中诠释了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方式,实现了人文精神的传承。(《视听》评)
《书简阅中国》从30封古人书信中打捞沉淀千年的历史哲思,以“大历史+小历史”的书写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古人的人生故事,品味书简文化的历史意义。作品用电影化叙述方式,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相融合,既关照个人情感,又以小见大衍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情物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视角走进执笔人内心,通过新奇顽皮的表达方式解读古人的情感世界,使观众在历史的真实和温情中,重新体会久违的书简文化。此外,《书简阅中国》用6集时长所架构起的长时段历史,亦成为此类纪录片的一次有效尝试。在叙述视角上,该片采取“大历史+小历史”的双重书写方式,将书信中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互融合;在拍摄手法上,该借鉴电影方式,将人物形象塑造、悬念设置、细节描写汇通一体,呈现出较高的叙述水准;在视觉制作上,纪该秉承“真实”追求和“审美”追求的双重标准,利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书信背后的人生故事,给观众以极致的视觉享受,同时彰显书简文化的艺术价值。(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杨岱和张翔评)
在《书简阅中国》白描平实的叙述中,历史上大小人物的爱恨别离、情深情浅都化作信笺之上跃动的音符,他们逐个被还原为带着烟火气的人。纪录片以标识人际关系的书信为媒介,以小切口叙事,在故事细节之中切入生活的纹理,对书信两端连接的个体的生命关照,放弃对历史本体建构的宏大叙事。这种内生化、生活化的轻叙事,很容易与当下人的生命情感实践建立连结。曾经的故纸堆里,透露着的是鲜活的气息。《书简阅中国》的破圈,获得豆瓣9.3的评分,不仅在于叙事主题上普遍的人性探微,更在于叙事手法上带着互联网气质的表达。简言之,文以载道、见字如面的人伦情感借助三维动画、演员的剧情表演、文史知识点的游戏化陈述等媒介化方式,转译成现代人熟悉的电视艺术语言。片头的驿马、鱼和雁的动画,萌化了的形象化用的是“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各集开头渺小的人在广袤的信纸空间上活动的设计,一大一小之间,传递着穿越历史的纵深感;尤其是对古代驿传、西汉边塞屯兵、唐代朋党之争的漫画版知识展示,运用了现代游戏或影视的时尚元素,是在现实语境下的重新表达,是典型的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再思考、在表述、再转化。(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师张凯滨评)
负面评价
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的历史轻叙事,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一种再创造。当然,这种夹杂着朴素旁白、剧情表演、漫画游戏的视听语言并不是完美的。尤其是5封书信紧扣一个主题的叙事结构,虽然迎合了当下互联网受众的碎片组合式接受习惯,却不得不牺牲每个故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故事的讲述都只能浅尝辄止。此外,游戏化的知识讲解在嵌入整体平和舒缓的叙述节奏时,带来风格的错位,偶有突兀之感。(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师张凯滨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6:16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分集剧情
幕后制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