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
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内容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违的祖母。她害怕火柴熄灭,祖母就会和火炉、烧鹅、圣诞树一样消失不见,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想让祖母留在自己身边。最后小女孩嘴角带着微笑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根据丹麦历史学家克努特·J.V.耶斯佩森在《丹麦史》中的记录,在拿破仑战争后的贫困日子里,丹麦在欧洲双重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中插翅高飞、迅速改造社会的时候被打得遍体鳞伤,很长时间处于危机之中,有时似要将农业改革掀起的现代化浪潮倒退回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几十年里步履蹒跚的丹麦社会踉踉跄跄地徘徊在深度绝望和对未来抱乐观信念、充满逆流而上的决心之间。“国土又穷又小”并不是丹麦人杞人忧天的理由,相反却是值得庆祝的原因,因为“当人们抱成一团努力工作时,事情就会办得很好”。这样的乐观心态在安徒生童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尽管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冻死街头,但火柴之光是热量的来源,是光明与希望的化身,火柴的光亮引导她死前看到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在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因此《卖火柴的小女孩》写成后,发表在1846年的《丹麦大众历书》上,此后被翻印不绝。
个人背景
1845年10月,安徒生再次访问意大利。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格洛斯顿城的朋友们再三邀请安徒生去那里过圣诞节。安徒生兴冲冲地坐上了去格洛斯顿的马车。在格洛斯顿城,他看到马路旁挂着“欢迎安徒生先生到来”的条幅,书店里摆满了他创作的童话。安徒生的马车在格洛斯顿的街道上缓缓前进,他要体会一下城市里的圣诞节气氛。然而,就在热闹的街道尽头,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手臂上挂着一个篮子,背着个瘦弱的婴儿,有气无力地乞讨着。不远处,一个只有五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卖火柴,她的手都冻僵了。可是,路过的人已经不多了,金发小女孩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卖掉。安徒生回去以后就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人物介绍
小女孩
作者在童话中塑造了小女孩这个典型人物,小女孩的形象实在惹人怜爱。
一是“大”拖鞋与“小”女孩的对比。“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的确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即便这样,最令人觉得可怜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着头赤着脚、孤苦伶仃地在街头卖火柴。
二是,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与美丽的金黄的长发对比。文中这样写“雪花落在她的金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拉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读到这里,谁都觉得小女孩长得实在美丽可爱,但她自己因为又饥又冷,根本不会注意这些。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对社会的控诉
真实是文学作品感人的生命力,任何虚假的演示和一切虚伪的夸张都不足以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这个可怜小女孩不幸命运描写的同时,也对这个孩子在饥寒交迫、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对她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写她对美食、温暖和亲情的幻想。作家细致地描写了小女孩关于温暖的火炉、肥美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想片段,而这样的幻想,恰恰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民众的难以实现其美好愿望,无法保障温饱的心理反应。而这样的幻想却有别于童话世界中那些铜头铁臂、青面撩牙、飞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写,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实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随处可见的,故事是随时都可以发生的。
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撕破给人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一个花季少女纯洁灵魂的摧残,这个可怜的女孩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失去的一瞬间,仍然保持着对美好情境的向往,这或许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这个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惨命运与她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与破灭叠化在一起描写的,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这样描写到“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酷的现实与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
这篇童话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这个特定时间里来展开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欢聚,寻欢作乐之时;而可怜的小女孩。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天冷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街上到处飘来富人家的烤肉香味。有钱人家的圣诞树是那么大,那么美,挂着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可是,就在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这时间,气氛与小女孩的年龄、行动、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在文章中,作者十分善于利用环境对比来衬托出凄惨的气氛。一边是“每个窗子里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鸭的香味”,一边是“小女孩的家只有房顶,破裂的四壁可以漏出风来,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同时,在贫富对比悬殊的社会环境中,少爷的马车在街上横冲直撞,小女孩为了躲避飞奔而来的马车,不小心把妈妈给她穿的大拖鞋跑丢了一只,当场有人捡起来嘲笑说,将来等他有了孩子可以把它当摇篮。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富人的幸福与快乐是建立在穷人的痛苦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对比,更显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
在文章结构上,作者匠心独运,这主要表现在新年的美好快乐与小女孩冻死街头的对比。在一般人民里,新年是一片欢乐祥和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但没人会想到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这一强烈的反差,谁都会打一个冷颤。其次是温暖的阳光与小女孩冰冷的尸体对比,温暖的阳光照不到小女孩的身上,这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真实写照。小女孩的悲惨结局是当时千千万万穷苦孩子的缩影。
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与冰冷的现实作对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她在现实中寒冷,说明她饥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烧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在现实中饥饿,说明她渴望美食。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诞礼物,是因为她没有快乐,说明她向往快乐。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还带着她飞走,是因为她没人爱抚,说明她渴望得到爱抚。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只能一次次擦燃火柴,一次次地在幻像之中寻觅。她的美好愿望和幸福憧憬只是寄托在她的幻像之中。除此之外,她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作者通过这种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对比,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控诉了那个造成贫富不均的社会制度。
隐喻
该童话中 的时间具有特殊性,在西方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一个 重要且特殊的节点。童话一上来就铺垫了叙事的时 间和氛围“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接着就引 出了一个特殊的节点“大年夜”。这里的“大年夜”与 我国的传统“春节”还不一样,是西方的节日,指的 是“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当然这种节日在西方 人的心中与我国的“春节”有着同样的地位。西方非 常重视“圣诞节”,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张灯结彩, 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准备各种美好的食物庆祝节日 的到来,而在童话中一上来就简明扼要的交代了故 事发生的时间和节气,赋予其独特的意涵和隐喻。
在西方圣诞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 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而举行的节日,这一天人们通 常会制作圣诞树,上面挂满祝福和礼物。在西方传 统文化体系中,耶稣是至高和神圣的存在,代表着 光明和祝福,象征着爱与希望。而这些东西都是小 女孩最渴望得到的物品,因此她才会一次次点亮火 柴,感受那微弱的光明和温暖。而这里的“平安夜” 和“圣诞节”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和节点,更重 要的是被安徒生赋予了符号化的意涵和象征。
作品影响
社会影响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而它在中国,则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1923年,《卖火柴的小女孩》被选入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中,自此,这篇童话多次入选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中的经典名作之一。从最初的
周作人的译本,到后来有了
叶君健、翟国欣及杨灿等更多的翻译版本。
衍生作品
2006年,由《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的同名动画短片上映。
2021年9月,百老汇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深圳上演。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1875年)是一个将民间传说、道德说教和幽默诙谐与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结合起来的丹麦作家,他创作的童话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年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出生在欧登塞城的贫民窟。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但受过良好的教育。
1837年,安徒生的第三卷童话故事包括了《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和《
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安徒生其它著名的童话故事有《
丑小鸭》、《
打火匣》(The Tinderbox)、《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LittleClausand Big Claus)、《
豌豆公主》、《
白雪皇后》(The Snow Queen)、《夜莺》(The Nightingale)、《坚定的锡兵》(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