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三女神》是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由菲狄亚斯主持制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大事记
雕塑内容
三女神的造形采用两像坐姿,一像斜卧,最高坐像为1.4米,并由高到低呈三角形。她们姿态自然舒展,相互依偎得亲密无间。由于没有头部,人们的审美注意集中在神像的躯体上。而覆盖在女神们身上的希腊式宽大灰裙尤为引人注目。
创作背景
取材背景
这是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刻,题材来自希腊神话。宙斯的第二个妻子是提坦神族中代表正义和法律的女神忒弥斯,忒弥斯与宙斯生了两对三胞胎共六个女孩子,第一胎为岁时三女神:司秩序(
欧诺弥亚)、公正(
狄刻)与和平(
厄瑞涅):第二胎为命运三女神,即纺织生命线的克罗托,分配生命度数的拉刻西斯和收回生命线的阿特洛波斯。命运三女神的职权超过一切,无论神还是人都不能违抗。宙斯是万神之王,掌管天地万物,权力无穷大,但他自己的命运却受这三女神的操纵,不能由己。在希腊世界,大家无疑认为自己的命运受三女神的掌握,她们三个人是冥王哈得斯在人间的代理人。
历史背景
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为扩张版图出兵攻打希腊各城邦,波斯大军打着胜仗一路奔袭,却遭到雅典军队的顽强抵抗,在马拉松平原受到重创,无奈退兵。雅典城邦取得马拉松战役的巨大胜利,他们将城南顶点的迈锡尼遗迹清除,开始建造旧帕特农神庙。雅典人用8000个两吨重的石灰岩砖块找平地基并加高,这些石头将原先最深达11米的大坑都填平了。他们怀着极大的敬畏之心,一点点修建对神供奉之地,长达10年都没有完工。
公元前480年,雅典城邦被波斯人再次入侵,20多万波斯军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国土,但当他们打到雅典时,雅典人已经全部撤离。波斯统帅薛西斯下令焚城泄愤,尚未完工的“老帕提农”和其他古代神殿一起被夷平。雅典人决定不再重建,让废墟“作为纪念碑来警示那些在不敬的野蛮人走后,来卫城凭吊的人”,直到赢得战争的胜利。
此后,希腊各城邦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波斯的进攻,盟军以雅典为首经过30年的抗击终于打败波斯帝国,前449年,波斯与希腊签订卡里阿斯和约,承认希腊各城邦的独立,并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波希战争结束。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人们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为神歌功颂德。其中就包括帕特农神庙。而《命运三女神》是帕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像残片。
艺术鉴赏
整体形象
三位女神坐着的姿势,是随着墙的三角形趋势而变化的,她们都穿着质地很薄的希腊式宽大长袍,衣褶纤细而又繁复,随着人体的结构起伏,极其生动地体现了鲜明的女性人体曲线,女神们身形优美、饱满而丰腴,使人切实地感受到孕育在她们体内的无限生机和活力。那似乎正在随着呼吸而微微起伏的、富有弹性的身体,让每一个看到这一组雕塑的人都几乎忘记了她们是冷冰冰的大理石,她们真实、亲切、令人崇敬。
古希腊雕刻十分重视形象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人体各部分都充分发挥出造型特性,力求表现形象的内在生命。所以尽管形体残缺,但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生命不息的精神,就是说,雕像的残片也是有生命的活物,观赏者可以通过可视部分的动作姿态联想残缺的部分,从而获得完美的审美感受。
手法
雕刻家运用高超的雕刻语言,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了透过女神衣褶隐现出来的丰满、柔美的肉体。雕刻采用不同的曲线变化造型:坐立女神,松软的连衣裙由于肉体的起伏而形成横竖疏密的变化,丰满的酥胸和乳峰处上平下褶,束腰向下揉褶繁复,从整体看疏密变化有致;躺卧女神,袒胸露出圆浑柔软的肌肤,身体的动势显出优美的体形和波浪式的衣纹曲线疏密节奏的流动,既平稳又柔和。用诗人海涅的话来说,希腊雕像上的衣纹是身体动势的多音反响。
名家点评
世界文化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副校长庄锡昌:《命运三女神》一组雕刻,虽然如今已残缺不全,但仍透出端庄秀美、仪态万方的魅力。
历史传承
1687年,帕提农神庙在战争中被毁坏,大量雕塑被焚毁或搬走,后来又遭到英国人的掠夺,使得其中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流落到英国,《命运三女神》就是其中保存比较好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菲迪亚斯(前500年——前432年),希腊理想化艺术的代表。他领导了雅典卫城的设计建造,是巴底隆神殿装饰雕刻、奥林匹亚神殿《宙斯神像》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