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
概 述
总面积815.14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占21%,内陆面积占79%。全境地势平坦,东部沿江略高,西部圩区稍低。境内塘浦纵横,河港交叉,有浏河、杨林、七浦三大通江河道,横穿东西,盐铁塘纵贯南北。以沪浮、沪宜、锡苏浏干线和县内支线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降水量1017毫米,日照2013小时,相对湿度81%,无霜期232天,有台风、寒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内容
1985年末,全县设24个乡镇、333个村和32个市镇居民委员会。共有13.0521万户,43.535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5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98%,蒙、回、苗、壮、满、侗、白等少数民族95人。县城城厢镇,位于县境西南边缘,素为州、县治的所在地,现有常住人口2.7185万人,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南临浏河塘,西傍沪宜路,北沿锡浏路,镇中贯通盐铁塘和两条纵横交叉的商业大街,市镇建设初具规模,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太仓古代为滨海村落,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之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元末筑太仓城。吴元年建太仓卫,明初置镇海卫,屯兵驻防。弘治十年(1497年),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建太仓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江苏直隶州,并析州地置镇洋县。民国元年(1912年),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区专员公署,后隶属江苏省苏州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
(一)
太仓人民有着爱国主义和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元明时代,沿江地区常遭倭寇、海匪危害,人民群众常与官兵一起,奋力抵御。明嘉靖年间,陆公市一带乡民配合官兵歼灭无数人侵倭寇。
明末清初,沙溪地区广大贫民和奴仆,不堪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自发组织“乌龙会”,崇祯十七年(1644年)集会员数百人,手执刀、棍,冲人豪门富户,索取卖身文契,抄没财物,进行了一次反抗斗争。明皇朝覆灭后,清兵南下,乌龙会又配合乡兵奋起抗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咸丰年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当太平军攻克苏州,沙溪地区各界人士纷纷捐赠钱物,支援太平天国革命。
民国时期,全县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民国20年(1931年),农业遭灾减产,饥荒严重,县境北部太、常边境地区农民迫于无奈,集队向当地政府请求济荒、减租,遭到武装镇压。次年1月28日,日军在淞沪发动侵略战争,太仓沿江一带群众受尽铁蹄凌辱,奋起抗日。城内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联合起来,举行罢课、罢市,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民国26年11月,日军侵占太仓,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全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国28年起,新四军一支队六团与“江南抗日义勇军”某部向东挺进,开辟苏常太抗日根据地。太仓人民在中共东路特委和中共苏常太工委领导下,组建起抗日武装队伍和群众组织,开辟抗日游击区,打击日伪嚣张气焰。1941年2月,在鹿河地区诞生了太仓历史上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一太仓县政府,下辖三个区,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10万余人口。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太仓人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抗丁”、“抗租”、“抗暴”斗争。民国37年(1948年)11月,沙溪区利泰乡农民,为反对当局抽壮丁、强征壮丁费而开展“抗丁”斗争,大闹乡公所。次年1月上旬,正值农民食不果腹之际,归庄乡管泾、苏巷一带农民得悉警察要来逼租,当即互相串连,集中三四百人,于警察尚未出动之前,首先冲入当地收租处,一举缴了警察的枪械,捣毁了办公室。从此,无人再敢下乡催租逼租。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秘密活动,迎接解放。1949年5月13日太仓解放。解放后,全县人民积极参加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运动;踊跃参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减租、反霸斗争,进行土地改革,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广大干部和职工积极投人“三反”、“五反”运动,打击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争取财政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好转。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有一大批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二)
太仓自然环境优越,资源比较丰富,有着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在解放前,生产发展缓慢,长期是自给和半自给的农业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进行生产和建设,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至198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6785亿元,比1949年增长17.7倍,
30多年来,经济发展几经曲折。50年代初,治理战争创伤,整顿经济秩序,使财政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接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195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23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9.1%。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等原因,至196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比1957年下降0.9%。经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544万元,比1962年上升37%。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受到“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干扰。但是,由于全县人民的抵制,坚持生产,使国民经济仍有所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地进行拨乱反正,清除“左”的余毒,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从农村到城镇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发展
横向经济联合及外向型经济;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个体经营;从实际出发,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搞活流通渠道,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5681亿元,比1978年增长54.9%。1985年,又比1980年增长了115.2%。但在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过热,基本建设投资过多,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市场物价上涨。对此,各级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克服纠正。
农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基础。过去在
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下,生产水平较低。通常年景,水稻亩产12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壮大了集体经济力量,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革耕作制度,推广良种,改良土壤,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277亿元,比1949年增长2.5倍。“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排斥多种经营,
农业经济效益下降。1979年起,逐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规模经营的联合体和专业户,扩大商品生产;并采取“以工补农”措施,增加农业投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1422亿元,比1978年增长13.2%。其他各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工业是全县经济迅速崛起的主体。在太仓历史上,手工业素称发达,尤以土纺土织最盛。西乡的惠安夏布早已蜚声海外。东乡的土布,也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享有声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兴办私营济泰纱厂为起点,开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史。民国时期,因战乱不断,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工业发展缓慢,先后共开设工厂91家,大多资金少,规模小,产量低。1949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2295万元,仅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33.1%。1956年,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全民工业和集体工业。70年代起,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办和乡、镇、村办集体工业迅速崛起,使全县工业飞速发展,建成了拥有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化学、建材、食品、冶金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至1985年,共有工厂1281个,职工12.4万人,全年工业产值达15.5914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67倍;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6.7%。乡(镇)村工业的发展,使全县40%的农村劳动力转入工厂做工,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太仓水陆交通方便,自古运输发达,尤以水运为主。境内刘家港,素为江海运输的重要港口。元代,由此海运漕粮,并允许外国商船进港自由贸易,先后有日本、高丽、琉球、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商船,纷至沓来,进入刘家港交易。从此太仓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人称“六国码头”。明代,刘家港又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和安泊处,海上运输继续发展,太仓更趋繁荣,遂设州的建置。清康熙年间,刘家港外贸运输再度兴起,于浏河镇设立海关,稽察出入港口的船舶,征收关税。乾隆末叶,港外陡涨横沙,巨船不能进港,海运日渐衰落。清末至民国时期,浏河口设有官盐经销机构“五属公廒”,运销浙盐至苏、沪各地。每年春季海洋渔汛,来自山东、苏北等地的渔船,云集浏河、浮桥,销售海洋鱼货。鱼市和商市共盛,促进了沿江集镇的不断扩展。除江海运输外,内河运输也素来发达。清光绪末叶,始创机动轮运业,辟有固定的航线航班。民国时期,因屡遭战争影响,轮运业时兴时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发展航运事业,实现社社(乡镇)通轮船。1985年,以县办和乡(镇)办、企事业单位自办与个体户相结合的专业运输和社会运输,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拥有各种大小船舶1613艘,载重量29937吨,全年完成货运量200余万吨,比1949年增长39倍。
公路运输发展较早。民国11年(1922年),沪太公路建成通车。至1949年,全县有公路4条,总长101.8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运输迅速发展。1981年3月,实现社社(乡镇)通汽车。至1985年,境内公路总长143公里,比1949年增长40.2%,其中大多为
沥青路面。设有苏州市客运分公司太仓汽车营业处和县农村公共汽车联营公司,拥有大小客车81辆、4279座,全年客运量达715万人次。货运有县办
汽车运输公司、乡镇办汽车运输队、企事业单位自备货运汽车,以及个体运输户共同组成的机动车运输队伍,拥有大小货运汽车402辆、拖拉机438辆,载重量2000余吨位。
邮电事业也逐步发展。民国7年(1918年),创办电话公司。以后,在全县各乡、镇普设邮电分支机构。解放后,邮电事业日益扩展。至1985年,全县邮路总长2485公里;电路总长3055线对公里;装有市话自动交换机2000门,农话交换机4420门,实装电话3927部,实现了村村通邮、通话。
(三)
太仓人民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出生率,由1963年的35.6‰下降到1985年的12.3‰。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63年的22.3‰下降到1985年的4‰。成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之一。
全县人民一面努力增产,一面控制人口增长,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财政收人逐步增加。1949年,全县预算内财政收入为505万元,1985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359亿元,比1949年增长21.5倍。1985年,全县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4155吨,商品棉(皮棉)10506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1.4倍和7.1倍。农民人均提供商品粮198公斤,棉花28公斤。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镇劳动就业问题基本解决。198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1102元,比1949年增长两倍以上;
集体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1053元,比1956年增长2.6倍;农民收入增长更快,1985年人均集体分配收人709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长8.7倍。城乡居民收人增加,积极储蓄,支援社会主义建设。1985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6359亿元,人均377元,在省内名列前茅。各乡、镇均有敬老院,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农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70年代草房普遍翻建成瓦房;80年代起向楼房发展。至1985年,楼房户约占总农户的三分之一。人民购买力日益提高,市场繁荣。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7631亿元,比1949年增长19.9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许多高档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已开始进人城乡家庭。
(四)
太仓素以人文荟萃称著,名家辈出。北宋,有水利学家郏亶;元末明初,有医学家、画家王履;明代,有画家仇英,戏曲音乐家、昆曲创始人魏良辅,文学家、复社领袖张溥,文学家王世贞,玉雕大师陆子冈;清代,有画家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诗人吴伟业;民国以来,有新闻界著名人士俞颂华,教育家俞庆棠、唐文治,林学家傅焕光,电影艺术家朱石麟,昆曲音乐家高步云。当代还有著名画家朱屺瞻、宋文治等。
太仓较早兴办教育事业,注重培育人才。自元、明时代始创卫学、州学起,逐渐发展。至清代,又先后增办试院、县学及书院和文社,义塾、私塾有很大发展,遍及城乡。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普办学堂。民国时期,为适应兴办实业和教育事业的需要,发展中学、师范和职业教育,初步建立起小学、中学、初等职业、成人教育相配套的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调整学校布局,改革
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办学的方法,使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相应的发展。至1985年,全县办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61所,在校学生67043人,教职工4085人,比民国37年(1948年)分别增长3.6倍、1.4倍和5.8倍。儿童入学率为99.0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6.7%。成人教育,卓有成效。全县农民非文盲人数达到94.65%,分获省、市颁发的扫盲合格证书。
文化事业逐步发展。解放前有县图书馆和民教馆,较大的集镇有剧场和书场,农村小集镇普遍有茶馆兼书场,民间有较多的曲社和堂名鼓手,以及少数业余剧团,江南丝竹音乐爱好者遍布城乡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建设。至1985年,在县城,设有县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沪剧团和评弹团、影剧公司、广播电视局、文联和影剧场、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儿童乐园等文化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及娱乐场所。在乡、镇,设有文化站、文化中心、业余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影剧场、图书室、广播站等,工厂和农村设有俱乐部或文娱活动室。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终年不断。文艺创作活跃,成果显著。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坐落在城厢镇和南郊乡的5座元代古桥,仍风貌如故。明代郑和下西洋曾亲立“通番事迹碑”的浏河天妃宫,经修缮后辟为“郑和纪念馆”。明代文学家、复社领袖张溥故居经修葺后,设置陈列室,供游人参观。通过多次普查,还发掘出一批较有价值的文物,并设库保存。至1985年,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个。
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快,基本建成了中西医结合、城乡结合的卫生医疗体系。至1985年,设有县级医防机构8所,地区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21所,农村、工厂、学校等卫生室(所)423个。全县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3.11人。病床3.13张。有乡村医生(保健员)566人,平均600个农民有一名乡村医生。在国家机关、学校等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工厂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大大改善了全县人民的卫生医疗条件。长期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
血吸虫病,已经基本消灭,荣获全国血防工作先进县的称号。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各种设施逐步完善。如今,县城建有体育场、灯光球场、游泳池、训练房、旱冰场和儿童乐园。乡镇、工厂、学校建有篮球场287个,早冰场1个,室内健身房、毽球场10个、桌球室4个、幼儿游泳池2个,还有许多乒乓室、棋室等。全县建有各种体育协会12个,拥有会员1000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举办县
体育运动会8次。全县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总人口36.9%,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
太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并将继续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成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太仓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