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使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客使图》是一幅壁画作品,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画作内容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画中人物均为真人大小,共有6位人物。描绘的是唐朝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画面左侧3位谦谦君子为唐朝鸿胪寺官员,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3人呈三角站立,其中2人左右面对站立,1人背向站立,我们可以清晰地从不同角度看到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介帻,外加漆纱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
后面3位为外国使节,拱手躬身,毕恭毕敬。为首者秃发蓄髭,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为来自东罗马的使节。在中国史籍中,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拂菻或大秦,男子有髡发衣绣的传统。中间者面庞丰圆,须眉清晰,细眼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插双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着大口裤,脚蹬黄皮靴。学界对他的国籍有诸多不同解释,如“日本使者”“新罗国使者”“高句丽使者”“渤海国使者”等均在讨论之列。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面部圆润,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脚穿黄皮毛靴。学者们普遍推测认为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室韦族或靺鞨族的使者。依据是《旧唐书》的《室韦传》和《靺鞨传》均记载该民族畜养猪、犬等,并以其皮做成衣服,这与图中的冠帽服饰特征颇为吻合。
创作背景
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出自陕西省乾县距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便为如今的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大国外交”场面。
据记载,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相交往。长安城内设有鸿胪寺、典客署、礼宾院等机构,专门管理和接待外国宾客和少数民族使节。《客使图》是一幅表现唐朝迎宾题材的绘画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艺术鉴赏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应来自我国东北靺鞨族。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
研究价值
这幅《客使图》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水准和绘画风格。画面线条流畅,用色质朴,造型准确,比例和谐,构图疏密生动。通过绘画不仅表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国家,而且传达出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例如画中3位外来使节,左边一位目光焦虑,忐忑不安;中间一位双手拢于袖中,谦和恭敬;最后那位远远地站着,眼神中流露出谦卑和胆怯。这幅壁画成为我们当下研究、了解唐代艺术、文化、外交及周边地区人种、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8 18:12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