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是现代诗人
蔡其矫创作的一首
现代诗歌。全诗共二十行,没有分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面九行为第一部分,写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的七行为第二部分,写搏斗在急流上的船夫;最后四行为第三部分,作者发出了几许无奈的感慨,留下不尽的想象和余味。
作品原文
川江号子1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
来自万丈断崖下,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
从悬岩到悬岩,
从漩涡到漩涡。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
向我流来,流来。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
一支桨四个人;
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但是几千年来
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歌声远去了,
我从沉痛中苏醒,
那新时代诞生的巨鸟,
我心爱的钻探机,正在山上和江上
用深沉的歌声,
回答你的呼吁。
1958年
作品注释
1.此诗原载《收获》1958年第3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1958年。当时正值“
大跃进”时期,诗人蔡其矫任武汉长江规划办公室挂职政治部宣传部长。他用自己的双眼与思索,探究中国的现状与走向,并为自己无人理解而苦闷。在一次考察汉江、长江途中,写下了这首诗篇。
作品鉴赏
《川江号子》是一首格调激越的诗。这首诗借助于对江上号子的动人刻写,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蕴涵的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在诗中,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塑造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全诗共二十行,没有分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面九行为第一部分,写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的七行为第二部分,写搏斗在急流上的船夫;最后四行为第三部分,作者发出了几许无奈的感慨。诗的原稿末尾几句:“歌声远去了,/我从沉痛中苏醒,/那新时代诞生的巨鸟/我心爱的钻探机,正在山上和江上/用深沉的歌声/回答你的呼吁”,作者后来把它们删去了,用省略号留给读者不尽的想象和余味。
此诗的首行,就以“碎裂人心”将川江号子撼人魂魄的音色展现出来;随后两行中的“万丈断崖”和“飞箭般的船”,交代了号子的“源地”,凸显了号子的陡峭与迅疾。接下来的三行指明了号子的去向——“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它们在结构上与前三行相同,写到号子的“回声”的“震荡”,里面渗透着悲音,“悬岩”和“漩涡”进一步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接着的三行,先用“吆喝”“长啸”使号子具体化,然后用一个比喻“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十分形象(“浪潮”和后面的“流来,流来”,恰好与江、号子同时取得了联系)地将号子与生命勾连起来。这一部分从不同侧面刻写了川江号子的气势,及其带给诗人的听觉上的震撼。“你”的使用,创设了诗人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关系,末了以“向我流来,流来”,将号子的宏大音流引向了“我”。接下来的第二部分便自然地转入了“我”的视角。
第二部分连续用四个“我看见”,将“摄像镜头”直接转向号子的发出者——船夫。先是“巨大的木船”映入眼帘,接着目光移向船上的“桨”,最后聚焦于桨边的人。诗人用两个比喻“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来形容木船的急速行驶。很快,“雨点”的意象转化成船夫们“千年的血泪”,诗人的感受也随之升腾:那些“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传达了船夫们充满悲慨的心声。
诗的最后四行(即第三部分),忽然插入“但是几千年来”一句,其中,“但是”既表示转折,又承续前面三行的意绪;随后的一个设问句“有谁……”进一步渲染了川江号子的孤寂与悲慨。
全诗围绕“川江号子”这一核心意象,充分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对该意象进行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川江搏浪图。当然,作者并不仅仅停留于对意象表层的营构,而是对诗境进行跨越时空的延展。“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等意象特征的勾描,分明是试图将读者带入川江汉子为求得生存而与大自然英勇抗争的形象化的历史,一段交织着野性、蒙昧与激情的历史。搏浪者的形象也因此“站立”起来,显得更加生动可感。同时,有一种悲情在全诗中漫溢,诗的后半部分“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等描写就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这种悲情与贫穷汉子搏浪的情形在相互对照之下,留下的悲壮与苍凉之感就愈加明显。然而诗人并未让沉郁悲怆的格调持续太久,因为他相信,川江搏浪这种透露着原始欲望的悲壮行为终将成为过去,新的时代必然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会为川江汉子的不屈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于是,已将自己的身心融入诗境的诗人,再也按捺不住破旧立新的冲动,及时地从痛定思痛的过程中苏醒过来,向川江的浪潮、搏浪的汉子作出了深情的回应:“我心爱的钻探机,正在山上和江上/用深沉的歌声/回答你的呼吁。”
名家点评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吴绵绵:与《雾中汉水》一样,这首诗给我们的体验同样是悲壮的,同是抒写汉江的情景,前者仰视,后者俯瞰,诗人先后完成了这时期的姐妹篇杰作。(《蔡其矫诗歌研究》)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世连:1950年代的颂歌写的是幸福、是欢乐,而蔡其矫的这首诗写的则是苦难。尽管这种苦难并不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而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尽管诗的结尾部分还是歌颂了新社会改造自然的努力,但这样的诗,连同
孔孚的诗还是被认为是诗坛的杂音,诗作和诗人都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进入1980年代,才重新拂去了蒙在这些探索诗人头上的污垢,他们的诗也像一些探索小说一样作为“重放的鲜花”再次获得读者的青睐。(《走向中和 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
谢冕:在1958年“大跃进”的背景下来看,你说他有多了不起!他在那个政洽情绪高昂的年代,以特有的“低沉”的声音表达了诗人的高贵品质。我觉得,在50年代的诗人当中,蔡其矫是最值得肯定和尊敬的。(《花落无声—谢冕自述》)
作者简介
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家境富裕,幼年随家侨居印尼泗水,11岁回国。1935年在上海暨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根据地当过编辑、记者,曾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教员。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45年任随军记者,1948年后从事政治研究工作。1953年到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任教,后为福建省文联专业作家。20世纪50年代后出版的诗集有《
回声集》《涛声集》《祈求》《福建集》《醉石》《
蔡其矫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