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我的冬不拉》是北京梦想同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
赵之执导并编剧,
阿力木江·吐尔斯拜克、海拉提主演的故事电影。
剧情简介
该片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矛盾冲突,刻画和勾勒出当代农牧区各民族老中青三代人的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和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景象。全片运用倒叙手法和多线叙事的电影语言,以哈萨克民族传统乐器一把破碎的冬不拉为线索,穿越了四十年的光阴,讲述了一对父女、一对父子、一对兄弟,友情、亲情的复杂和纯粹,沟通与疏离,隔膜与理解,在新疆这片广袤萧瑟、宽厚包容的土地上上演着。时间流转、场景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对亲情的渴望,对救赎的执着以及人性中宽容的闪光之处。
制作背景
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于2015年1月25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开机,2月8日在小拐乡乡政府三楼召开正式开机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主创悉数到场,现场播放了拍摄的花絮视频,拍摄的艰苦感动全场观众。
2015年2月2日中央六套中国电影报道栏目晚6点首播,2月3日中午12点半重播电影简讯。
2015年2月4号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主创做客
克拉玛依人民广播电台调频926《夜空依然不寂寞》节目,两小时的时间畅谈拍摄中的酸甜苦辣。
2015年2月27日克拉玛依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电影杀青的相关新闻。
2015年6月17号,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部分演职人员再次做客克拉玛依电台,都市调频FM92.6《夜空依然不寂寞》节目,和主持晓爱一起畅聊电影背后的故事。
2015年11月18日,由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北京电影学院主办,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共青团北京电影学院委员会承办的少数民族公益影片《带上我的冬不拉》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了点映礼。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原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名誉主席王蒙、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中央电视台、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组委会、
北京电影家协会等单位和领导出席了影片的点映礼。
2015年11月18—20日中央六套中国电影报道、
中国新闻网、政协报、
中国教育电视台、青年报、法制晚报、新华社等媒体播报了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点映礼的相关新闻。
导演手记——关于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创作
之主题
关于创作电影《带上我的冬不拉》的最初想法要追溯到五年前,我听说了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哈萨克族村庄即将面临搬迁,这个事件引起了我的关注和兴趣。哈萨克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哈萨克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定居后的农业侵占了牧场,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逐渐衰落,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定居生活之后,新的迁移对新光乡的哈萨克人来说,除了居住条件的优化,还有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深层次地,这是一次关于哈萨克人的
民族传统文化在迁移过程当中取舍问题的讨论。
故事的主人公小南的父亲六十年代末曾在克拉玛依的新光乡插队,这次因为车祸不能亲自前往搬迁的村庄,小南带着父亲的愿望来到新光乡,当哈萨克人的迁移遭遇小南的寻根,碰撞出的火花不仅表现
在汉哈两族的生活方式,更深层次地是两种文化形态的内在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原本矛盾的两种文化形态逐渐找到契合点,这个契合点的存在源于寻根文化的核心在于消除漂泊感,找寻缺失的情感依托,即所谓的故土。移民文化的重点在于寻找宜居的家园,表现形式分为不得已和不满足,都是对于生存现状的改变。故土和家园归根到底都是对于故乡的情感表达,一种是依恋,一种是生存。
之类型风格
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也在转动着将来这部影片要呈现出一种怎样的风格,我思索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排除的过程,我很清楚我要的不是以往新疆电影呈现的那种所谓的美感,蓝天白云,广袤的草原,羊群遍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宛如一副风情画。在我看来,电影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人物形象,让他们醉心于美景,势必会削弱人物在电影中的影响力,让观众静心跟着人物去感受他们的命运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同时,理解和救赎这样一个命题与冬天的边疆是相吻合的,即冰释前嫌,冰雪消融。
我又再次翻看了一些伊朗电影,包括阿巴斯、马基德·马基迪,还有马尔马巴夫家族的电影,另外,安哲罗普洛斯和塔尔可夫斯基的电影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也对我影响很大,他们电影里的乡愁情结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想这是我所想要追求的。
之人物分析
本片主线的建置是基于青年作曲家李小南和哈萨克老校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一个是
外来文化的符号,一个是坚守传统的象征,两个人的矛盾外在呈现初步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差异,进而矛盾转化为对于传统哈萨克音乐发展的理解和认知,即是否要对哈萨克族传统音乐进行创新和改变。我们选取了哈萨克族的特有乐器冬不拉作为建置矛盾的切入点,小南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于冬不拉情有独钟她的视角是有情感的,温暖的,或者说是怜悯的,带着长远的发展眼光,她想要创新哈萨克传统音乐,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得到老校长的理解,老校长的抵抗做法其实是他最后的坚守,或者说是对于故乡的告别式。 老农村拆迁后学校将不复存在,孩子们要去市里走读念书,作为一辈子奉献给乡村小学的老校长来说,这种
情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老校长内心深处非常清楚,学校拆迁换来的是孩子们更好的教育环境条件,这种复杂的内心情感构成了他诸多看似顽固守旧的表达方式,无疑老校长是个悲情人物。
片中的三个小主人公,老校长的孙子阿尔曼、普通人家的孩子吾尔肯、城市归来的小公主米丽,代表了老农
村的儿童形态,他们背后的三个家庭也是典型的,由于父子矛盾还在过着
游牧生活的阿尔曼爸爸,城市化变革下的石油工人米丽爸爸,透过小南的视角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景式的老农村人物图谱,相应的这个过程也是她的体验和升华过程。
之摄影风格
总体要求:持有一颗旁观的心,冷静地、纪实地去看待村庄的变迁,人物的变化。
色彩:新、老农村(含城市部分)做出反差,老农村保存现有的土黄色主调,单纯浓郁,凸现人物,除割礼等哈萨克习俗场面特殊处理以外,其他均要追求苍凉悲壮之意。随着迁入新农村,色彩也跟着人物的心境和建筑的色彩变化而变化。
光线:以柔和为主,内景日戏多用散射光和柔光照明,夜戏多用道具本身的光源,或放大,或延展,做些小气氛,贴合实际情况。
构图:不求奇特大胆,而求朴实完整。借助建筑本身的特色,处理好人和村庄的关系。
运动:亦静亦动。静则坐看人物在大环境中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动则激化矛盾和紧张段落,根据剧情需要,节奏亦张亦驰。
之服化道
在道具以及服装的遴选上要寻找古朴感,制造一个相对封闭的村落形态。
现在的村民已经搬入了新农村,在服饰和家装方面汉化程度高,服化道的同仁们要细致挑选老乡家里带有民族特色符号且有年头的道具及服装。服装方面,做出寻根文化和迁移文化的反差,即李小南的服饰和村民们的服饰的走向呈逆向变化。在老农村的时候,村民们的服装整体以黑灰为主,女教师的服装则以亮色为主,做出冲突。搬迁新农村后,村民们的服装根据建筑变化而强烈,小南则渐渐低调下来,他们之间总是相差半拍,意喻两种文化的悄然改变和潜在矛盾。
与常规的电影相比本片有名有姓的角色较多,是一个群像式的人物图谱,为了让观众清楚地认知每个角色,需要服化道的同仁们在角色身上多下功夫,设置一些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或者地位象征的符号或者元素,比如老校长帽顶上象征坚定、勇敢的猫头鹰羽毛、阿尔曼爸爸叶尔肯长年在山里皮肤差异等细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