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创作的自传
《我的奋斗》是由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口授,由其同僚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执笔撰写的自传,首次出版于1925—1926年。
内容简介
该书是纳粹党的政治哲学与行动纲要,并反映自费希特黑格尔以来的德国思想。它强调雅利安人为“主宰种族”,赞扬条顿民族的成就与力量,鼓吹种族的纯粹,斥西方的民主政治形态为堕落的产品,并摈拒共产主义,倡导国家力量,主张所有的日耳曼人均应囊括在德意志境内,力言法国为世仇,但是亦指出德国民族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在东欧。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23年11月,啤酒馆政变失败以后,希特勒被捕判刑。在监狱中,享受贵宾待遇、独处一室的希特勒“决心著书两卷以阐明纳粹运动,描绘出运动发展的远景。”该书由希特勒口授并由其秘书鲁道夫·赫斯整理而成。
作品思想
《我的奋斗》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建“第三帝国”。希特勒认为“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他描绘了“大德意志帝国”的新蓝图,“要使战败的、混乱不堪的德国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更伟大的地位”。其规划的具体图景是:灭亡法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征服俄国,最终统一欧洲。
第二,宣扬日耳曼种族优秀论。希特勒认为世界上各个不同的种族有贵贱之分,日耳曼人的祖先雅利安人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最优秀和最高贵的种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几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创造。”为保持日耳曼人的优点和长处,应避免使其与低等民族结合,尤其是要避免让最低劣的犹太人玷污日耳曼人的纯正血统。
第三,反犹主义思想。希特勒宣扬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劣等的种族,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存价值的种族。犹太人的存在会破坏日耳曼人的种族纯洁性,使德国人在体质、精神和道德上发生致命的蜕变。因此,他主张必须尽量消灭犹太人。
第四,反马克思主义和反民主主义。希特勒认为,西方文明正处在危急关头,自由主义正在死亡,而马克思主义正在可怕地蔓延。如果不对其进行遏制,马克思主义将征服整个世界。他强调德意志民族必须强化其人种的纯洁性,肃清马克思主义,以及国际主义、和平主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等各种思想,最终成为地球的主人。
第五,推行极权主义。希特勒极力反对民主政治,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形态是人类堕落的副产品。他宣扬个人专制独裁,主张取消议会民主,“下属”必须无条件服从上司,还鼓吹“领袖原则”,主张确立“元首”的绝对独裁权力。
作品影响
1923至1924年,希特勒在朗茨贝格监狱里写下了《我的奋斗》。该书分上下两册。1930年之后合并成一册,平装出版。最初几年,该书销量并不起眼,到1933年为止,才总共售出28万7千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该书的销量直线上升。同年,在美国和英国出现了英译本。紧接着,丹麦、瑞典和巴西也有了译本。1936年,《我的奋斗》迎来了黄金时代:从这年起,德国户籍登记处赠送给前来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的礼物不再是一本《圣经》,而是《我的奋斗》。希特勒的思想成了德国夫妇的婚姻教科书。该书成为德国当时最为畅销的出版物,同时世界各地的报纸都对其进行了连载。前后总共有1000万册《我的奋斗》问世。二战结束后,该书继续在国外销售。德国至今禁止该书的出版,而英国和美国却一直允许该书的出版,这两个国家在30年代就买走了版权。德国政府无法阻止该书在国外出版,唯一能做的就是征收版税。这些版税汇入了巴伐利亚州的一个特殊账户,并被用于慈善事业。
《我的奋斗》影响着二战前以及二战时所有的德国年轻人,它是纳粹主义的理论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研究希特勒法西斯思想的必读之物。
作品争议
1945年二战结束后,由于担心新纳粹主义大规模复苏,德国宪法规定,除了出于教育或研究目的外,纳粹标志性刊物不得复制或出版发行,传播、宣扬纳粹主义将受到罚款或处以监禁。
二战后,同盟国将希特勒文稿的所有权转交给了巴伐利亚州政府。根据德国相关法规,在作者去世70年之后(即2015年),版权就会自然失效。2016年1月8日,《我的奋斗》在德国重新出版、上市销售;为了不煽动民众,该版本增加了3500多条批判性的注释,也删去了名字Adolf。
出版信息
《我的奋斗》最早由Eher Verlag出版社出版,第一卷出版于1925年6月,第二卷出版于1926年12月。
作者简介
阿道夫·希特勒(德语: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奥地利裔德国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纳粹德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政治家和敢于冒险的军事家,以及野心家、阴谋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9 15:2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