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前苏联1966年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的战争片
《战争与和平》是由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谢尔盖·邦达尔丘克、Vasili Solovyov列夫·托尔斯泰编剧,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等人主演的战争片。该片于1966年3月14日在前苏联上映。
剧情简介
第一部《安德烈·博尔孔斯基》
在1805年的圣彼得堡,一位富有贵族的私生子皮埃尔·别祖霍夫被介绍到上流社会。他的朋友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作为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参加了第三次联军对拿破仑的战争。
第二部《娜塔莎·罗斯托娃》
1809年底,娜塔莎·罗斯托娃参加了她的第一次舞会。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爱上了她,并打算娶她,但她的父亲要求他们等待。公爵出国旅行,娜塔莎非常想念他。但是当她遇到阿纳托利 · 库拉金时,却忘记了安德烈。在最后一刻,她后悔并放弃了与阿纳托利私奔的计划。博尔孔斯基公爵听说了这件事,宣布解除了他们的婚约。皮埃尔试图使娜塔莎平静下来,突然宣布他爱她。
第三部《1812年》
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入侵俄国。库图佐夫请求博尔孔斯基公爵加入他的行列成为参谋军官,但公爵却要求在战场上担任指挥。皮埃尔出发观看即将到来的两军对峙。在博罗季诺战役期间,他自愿协助一个炮台。博尔孔斯基的部队在保护区内等待,但他被一枚炮弹击中。阿纳托利和博尔孔斯基都受了重伤。法国军队取得了胜利,向莫斯科挺进。
第四部《皮埃尔·别祖霍夫》
当撤退的俄国人放火烧毁莫斯科时,罗斯托夫夫妇带着受伤的士兵逃离了他们的庄园,却不知其中就有安德烈。皮埃尔打扮成一个农民,试图刺杀拿破仑,但被俘虏了。随着法国人被迫撤退,他和大军一起被押解数月,直到被一个突击队释放。法国人在克拉斯诺耶战役被库图佐夫打败。安德烈被认出并被带到他的庄园。在弥留之际,他原谅了娜塔莎。不久娜塔莎与皮埃尔重聚,他们在莫斯科重建的过程中结婚。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改编宗旨
编剧Vasili Solovyov与邦达尔丘克花了一年时间合作改编原著,写成的剧本有250页。在改编之初,他们收到了不少建议,有人建议他们像黑泽明改编莎士比亚作品、维斯康蒂改编《白夜》一样重新理解原著,加入改编者的看法,还有人建议他们以某一人物的视角来描写小说中发生的所有事件。然而,他们认为,如果按照这些建议改编,只能适应极少数爱好者的兴趣,而他们要做的是尽力使托尔斯泰的作品为尽可能多的观众接受,因此,他们抛弃了将原作“现代化”的设想,也拒绝了“补写”原作的建议。他们相信,在每个民族文化财富中,有几部独特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整个生活,属于全人类的生活,属于许多代人的生活的,而小说《战争与和平》就是这样的作品。他们决定将全部力量都花在用电影手段体现托尔斯泰的作品,并且仅仅是托尔斯泰的作品上。
后期剪接
为拍摄博罗季诺战役交战中心的全景镜头,剧组准备了一个月以保证摄影机的活动和马队、群众角色以及火焰效果协调一致。然后,他们仅用一天时间完全了连贯的全景拍摄,还拍了四套备用镜头。后来,他们发现几乎每个备用镜头里都有些有趣的、没有排演过的意外的片断,如战马给缰绳绊倒、骑手突然倒下等等。为保证在银幕上保留这些偶然情况的魅力,邦达尔丘克在最后的剪辑中不用连续拍下的整个全景镜头,而是从各备用镜头中一些片断组接成全景镜头。
制作发行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该片以全景式视角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片中娜塔莎的出场犹如天使降临,和1956年的美版一样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该片充分表现出苏联电影所特有的大山一般的气度,是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影片。(《黑龙江生活报》评)
该片显露了历史和现实交织、壮阔和细腻并举、沉郁和诗意共存的风格。影片一开始就展现出一种似喜似忧、亦明亦暗的复合色调。当宫廷官僚和上层贵族在优雅的华尔兹乐曲中翩翩起舞,尖锐的勾心斗角和腐败贵族的丑行劣迹齐头并进。电影以三位主人公对战争的思考和个人命运为主线,勾画出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风情画。难能可贵的是,该片没有用形形色色的现代观念解释原作,而是真实、客观地再现和还原原作。(《上海文化艺术报》评)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是电影界的利维坦,它颠覆了好莱坞工业和全世界观众对史诗片的想象,也为恢弘巨片重制了行业标准。导演邦达尔丘克对原著作出了很多大胆的取舍,使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心的迂回程度都极大地降低,线条趋于简明清晰。导演很谨慎地避免用影像复制文本,他在意的是创造一套带来强烈浸没感的视听,让观众沉浸于托尔斯泰小说中丰沛昂扬的生命激情。托尔斯泰没有创造繁复的情节,小说里荡气回肠的段落,是安德烈和皮埃尔面对彼此、面对战火和死亡、面对娜塔莎时种种内心激荡。邦达尔丘克用电影捕捉着这种游离于客观世界之外的心理节奏。精巧调度的镜头宛如进入梦境,在角色出神、甚至是近于谵妄的精神状态里,导演不仅是在拍摄小说,更是在一段想象的历史中召唤集体的梦想、渴望和荣光。(《文汇报》评)
该片没有辱没原著,其身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也足以成为一所高等级的艺术学院,并且只有具备真正艺术感受力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所艺术学院。导演的高明之处便是让电影语言和托翁的思想匹配。托翁是质朴的,但他同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和艺术家。为此,邦达尔丘克使用了大量明白晓畅的主观镜头,并用恰到好处的蒙太奇去缝合故事。邦达尔丘克不仅读懂,而且读透了这部小说,他是深入到小说的创作思想中去找演员的,所以片中从历史上真实的“大人物”到虚构的“小人物”,无不妥贴。(《北京青年报》评)
参考资料
1968 Archives.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官网.
Awards -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00:54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