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校注》图例精准度较高,多数值物能够定科属,部分原植物结合古今使用情况甚至可以推定到种,故《救荒本草校注》按语项首先对该品种可能的原植物其源进行描述,如有必要,稍筒述其名实变迁。《救荒本草校注》的撰著目的在救度荒年,故全书的写作重点在食用而非药用,若能在古今文献中检得其相关信用情况者,酌情列入并稍加评述,以供药膳食疗以及相关人员参考。同样的原因,《救荒本草校注》对药用情况描述较为浅略,多袭用前代本草之说,为便读者,略述其古今应用。少数经济价值(药用、食用)较高的植物,对其现代进展稍予提及。
先後就读
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专业和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和农学硕士。现任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主任、人文与法学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为农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生态变迁与传统农业、农业经济与乡村社会史。先後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十一五」规划出版专案《捕蝗书全注》、广东省「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管理机制研究》等纵横向课题20馀项。
公开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出版《农业历史论集》、《
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研究》、《
生物史与农史新探》、《梁家勉农史文集》、《古今农业论丛》、《华南农业大学百年图史》、《
春晓初霁室诗集》等论著,参撰《广东通史?古代下卷》、《华南农业大学校史》等书,荣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10馀项教学、科研奖项。
1992年本科毕业於中山大学植物学专业,2005年研究生毕业於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1992年7月~2008年4月在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历任编辑、副编审,2008年4月至今在
广东科技出版社任教材室副主任,编审职称。为广东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历年来在学术期刊发表生物学和出版专业论文20馀篇。编辑出版图书数百种,获各级奖励的图书近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