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是由东阳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南方电视台联合出品,由姜伟编剧,
姜伟、
付玮导演,
孙红雷、
姚晨、
祖峰、
冯恩鹤、
沈傲君、
吴刚等人主演的民国题材谍战剧。
剧情简介
1945年,正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之际,国、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趋激烈,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由于军统特务李海丰投靠南京汪伪政权,军统情报处成员余则成受命前往南京刺杀叛徒,却意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经中共策反,余则成以地下党的身份重返军统,成为扎入国民党心脏的一颗铆钉。为了协助余的工作,党组织派出脾气火爆、口无遮拦的女孩翠平担任余的冒牌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共的斗争愈加强烈,这对夫妇也面临着人生重大的考验。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注:配音为香港有线娱乐台版的粤语配音)
职员表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潜伏》小说是在2005年写成,2006年发表。同年张静从龙一手中购得电视剧改编权,这个说法记者从小说原著作者、天津作家龙一的博客上得到印证。龙一在博客中专门刊登了题为关于小说《潜伏》的公告。公告中明确表示,“短篇小说《潜伏》的电视剧改编权于2006年11月转让给东阳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张静女士,张静女士为电视剧改编权惟一拥有人”。
剧本创作
《潜伏》原著小说的篇幅不足两万字,
姜伟花了10个月将它改编为30集电视剧剧本。姜伟表示,在《潜伏》这部戏里,他写作的时候有一个提示备忘录,里面有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千万不要让它露出来,因为年轻人对说教往往比较反感,所以他尽量让这个说教更含蓄一些,更突出娱乐化的元素。在创作时,姜伟也在绞尽脑汁做出不一样的地方,他把紧张、刺激的谍战剧加入了很多轻松的或者是诙谐的东西在里面,争取给这部剧做出一个特点。
为了让人物结构更加丰富,姜伟在改编过程中将原著拆分,比如原著中的马队长被拆成马奎、李涯、陆乔山三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给余则成制造着麻烦。原著中的一个女人也变成了三个女人,一个是文静的革命青年左蓝,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富家小姐晚秋,一个是直肠子的农村妇女翠平。人物多了,戏剧冲突也比小说中更强了。
角色选择
姜伟表示,起初《潜伏》的男女主角定的是
辛柏青、
朱媛媛,剧本也是照着他俩写的,没想到剧本写好后,朱媛媛怀孕,原定的主演阵容不得不推翻重来。对男一号
余则成,姜伟表示,他的要求就是一定不能帅气阳光那种,不要浓眉大眼,他很快就想到了眯眯眼的
孙红雷。他看过孙很多戏,表演能力非常强,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他认为孙有实力演这个角色。没想到孙红雷看了剧本,也非常感兴趣,甚至主动向导演请战,两人一拍即合。用
姚晨,姜伟说是孙红雷的主意。他原来打算找个外形大大咧咧、看起来像农村妇女的演员来演,看到姚晨他眼光一亮,认为姚晨是能带给全剧惊喜的人,于是就定了姚晨。
幕后花絮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收视信息
2008年底,《潜伏》登陆天津、山东、成都等地面频道,收视率节节攀高津,2009年2月,该剧在成都电视台播出,播出10天来在成都的收视率都高居榜首,最高收视率达到了5.4%,平均收视也在4.9%。2009年4月1日,该剧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黑龙江卫视、重庆卫视同时上星,开播首日北京卫视的收视率就达到了8.01%。
剧集特色
主题寓意
剧中人物余则成身上体现出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既是一种人性,更是一种人情,在观众那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和认同虽是历史题材,但是就剧中场景来说,余则成周旋的办公室环境,无论是领导与同事间的信任纠葛,还是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利益争夺,都很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反映了中国人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
获奖记录
剧集评价
大众评价
专业评价
《潜伏》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融合了幽默、言情、悬疑、智斗等诸多元素,着力表现特殊年代中地下工作者的奋斗与牺牲,使观众大呼过瘾。(网易娱乐 评)
除了主角的精彩表现外,“绿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老谋深算的吴站长、匹夫之勇的
马奎、阴险小气的
陆桥山、心狠手毒的
李涯等都起到了“绿叶”的作用。(《成都晚报》评)
《潜伏》为谍战类型剧提供了一个谍战戏的样板。大部分类型剧都将宝押在了题材和情节上,很少在人物性格上下工夫。余则成这个人物,改变着人们对类型剧的认知。四个反面角色还有三个女性角色都很出色。在创作层面上,《潜伏》接近《
越狱》和《
24小时》的水平,虽然在制作水准上没有完全达到,但总体非常好。(清华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尹鸿评)
谍战电视剧《潜伏》大都以内景为主,却紧紧吸引了观众,不仅仅是眼球,还有神经,这显示了《潜伏》的艺术质地:名副其实的真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谍战电视剧《潜伏》成功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借助多重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并设的男女矛盾与敌友矛盾、多种传统文化的交织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主人公的信仰与追求,使整部电视剧人物、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设计非常巧妙,紧紧地提住了观众的心。。(《电影文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