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颤音
1979年滕文骥、吴天明执导的电影
《生活的颤音》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音乐剧情片,由滕文骥吴天明执导,史钟麒冷眉主演,于1979年上映。
剧情简介
1976年清明前夕,郑长河因到天安门追悼周总理而遭到“四人帮”的爪牙、文化部某处副处长韦立的追捕,徐珊珊将他救下,并认出他就是在天安门广场帮自己抄录诗词的青年。郑长河无惧“四人帮”的威胁,深情演奏自己为悼念周总理而作的提琴曲《一月的哀思》,使珊珊更加敬佩,两人情意相投。韦立正在追求珊珊,便向其父母反映郑的“反革命罪行”,珊珊的母亲不许女儿再与郑来往,徐父却理解并同情二人。在珊珊舅舅章国梁的教导下,他们认识到要学会善于斗争。珊珊痛斥韦立的无耻,坚决要与郑在一起。郑长河在民众的呐喊声的启示下,把《一月的哀思》改成小提琴协奏曲。清明时分,徐家举行了一场小型音乐会,以悼念总理、声讨“四人帮”。韦立带领党羽赶来,欲置郑于死地。“四人帮”终于被粉碎,郑长河以青年小提琴家的身份站在舞台上,演奏怀念总理的音乐,铿锵的旋律回荡于每个人的心中。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76年发生的“四五”事件给了导演滕文骥很深的刺激,现场的种种情形使他总觉得有一个强烈的音乐主题敲击着自己。于是,他决定尝试着用音乐故事片来表现这一伟大事件。
影片样式
滕文骥选择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影片的贯穿音乐形式,不仅是因为这样容易构成故事,而且因为提琴表现力强,能胜任表达人们激动、思念、倾注、苦痛、斗争等各种情绪。
法国雷内·克莱尔在《电影随想录》中提到的电影交响乐化的尝试,也给了滕文骥启发。他尝试将影片的结构和协奏曲的形式(包括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相吻合。如影片的开头部分对应协奏曲的“呈示部”;中间部分描写主人公从哀思到呐喊到前进的过程,即协奏曲的“发展部”,当“发展部”接近高潮时,他加入了华彩乐段——徐珊珊的幻觉;而到“再现部”时影片与协奏曲达到同步和对位,协奏曲的最后一个解决和弦也正是全片的结束。
在影片处理上,他也注意凡是音乐的强音部分,对应的画面也采用特殊的强化表现手段。例如,全协奏曲的最强音——发展部结束的乐队全奏和定音鼓声,他使用了变焦镜头急推徐珊珊的眼睛,同时叠印乐队演奏的大全景。
演员表演
滕文骥要求演员表演要生活、自然、真实、含蓄。在选定演员后,他花了一番功夫了解演员情况,发现他们的长处和弱点,发展并巩固他们的魅力,有目的地改变他们的气质,系统地为他们介绍中外艺术作品,一起讨论、研究,提高演员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他带领演员共同寻找角色的模特儿,观察、研究他们的思想、性格、爱好乃至生活细节。为使演员对角色产生信念,他还给演员排练了大量辅助性小品。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生活的颤音》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悲歌,又是一首赞颂青年一代同“四人帮”进行英勇斗争的凯歌。它抛充了反“四人帮”题材电影的陈规旧套,采用了音乐片的样式和新颖的电影技巧与语言。无论在影片的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技巧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并表现出影片的创作者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在艺术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进取精神。在这部影片中音乐起到了灵魂作用。音乐渗透到剧作结构中,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音乐细腻地深入到人物的行动与关系之中,变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影片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倪震评)
该片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它思想解放、敢说真话,敢于喊出人民的心声,因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大胆探索、敢地创新是该片的一大特色。编导没有用寻常的平铺直叙来叙述故事,而是插入大段倒叙。对于一般过程、无关情节一笔带过,对于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则尽情抒写。编导还巧妙地运用电影语言,调动一切表现手段,描绘主人公的许多回忆、幻觉的场面,这些场面使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主观想像,成为具体、可见的东西,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人物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感染了观众。(原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许南明评)
负面评价
该片中缠绵细腻的男女之爱的旋律和肃穆、白炽的民族之爱的旋律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瞬间却没有融合得当。经过编导加工拔高的一切,如剪裁得当的服装,默默含情的眉来眼去,严峻斗争中的柔情幻想,却和那个特定的的瞬间格格不入。片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穿着、医生家中摆设等细节是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没有客观真实为基础的崇高斗争和爱情是不会感人的。归根结蒂这是个美学原则问题。(原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白桦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02:03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