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现代诗人
杜运燮于1979年秋创作的一首
新诗。此诗共五节,四句一节,第一节用一阵清亮的鸽哨宣告生命进入成熟时期,那个狂热的喧嚣的失去理性的夏季一去不复返了;第二节诗人却情不自禁地回忆生命在成熟的过程中遭遇的磨难;第三节抚今忆昔,一切阴霾已烟消云散;第四节描写诗人深深的陶醉之情;第五节貌似写实,实则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眼前的一切都昭示着新生的来临。此诗在语言上采用现代口语,但又是经过提炼的口语,在语法上采用了严谨的现代汉语语法,所以精炼流畅,活泼机警,雅俗共赏。
诗歌正文
秋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创作背景
杜运燮自己谈《秋》的写作体会:“在我的心目中,一九七九年秋天,另有一种使人激动的面貌。这个秋天,是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形势越来越好的秋天,拨乱反正的方针取得明显的胜利,安定团结的局面已经形成,国民经济得到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冤假错案不断得到平反,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去年秋天也是十多年来空前的解放,去年秋天也是十多年来心情最舒畅的个秋大。就在这一年初,我终于得到落实政策,从山西回到北京,恢复原来的工作。喜看老朋友们纷纷重新执笔著文写诗,他们也鼓励我多写诗,而且鼓励我继续探索自己过去的风格。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气氛中,我觉得“秋”的最大特点是‘成熟’,我经常想到成熟。在我周围的可爱的秋天里,我接触到了成熟的空气,看到了成熟的颜色,听到了成熟的声音,闻到了成熟的香味。当然,我也看到了丰收,因为成熟就意味着收获。因此,我歌颂‘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这就是此诗的创作过程及背景。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文革”结束后的反思之作,但比一般的反思作品深刻:它上升到生命的层面,赞美生命的成熟,讴歌新生的来临,对美好未来表示热烈的期待和向往。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的融合,智性与感性诗情的交织,理念与意象的“拼贴”等使这首诗呈现出九叶诗派“象征、现实、玄学”相综合的特色。
第一节用一阵清亮的鸽哨宣告生命进入成熟时期,那个狂热的喧嚣的失去理性的夏季一去不复返了。关于那个夏季的沉痛细节同时间一起成为了历史。人们不愿再想,不息再提。第二节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生命在成熟的过程中遭遇的磨难。欲抑先扬,重点强调磨难中人性的迷失。第三节抚今忆昔,一切阴霾已烟消云散,天高地阔,山明水秀,疲惫的身心终于完全放松下来。诗人感叹成熟的生命和智慧的美好与醇厚。第四节描写诗人深深的陶醉之情。秋风、秋花、秋叶都染上了秋天特有的香味,诗人的感觉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就连平常最容易被忽略的空气也宛如一坛发酵后的好酒,醇香浓冽。第五节貌似写实,实则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眼前的一切都昭示着新生的来临,无论是红色的街树、闪亮的自行车车轮还是长臂指向高空的吊塔都蕴藏了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朝气。
杜运燮曾反复强调现代诗应有“一个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新的综合传统”是杜运燮诗歌的总特色。杜诗艺术就是综合融化的艺术。从诗歌内容看,杜诗不仅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一般性关切,而且与时代脉搏共同跳跃,注意表现重大社会事件与问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主义诗歌。同样是反思之作,这首诗与一般简单的抚摸伤痕、感叹欣喜之作不同之处在于,它超越了政治、个人层面,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抒写对生命“成熟”的感受。回忆当代思想、文化以及艺术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理性精神迷失,盲目追随,狂热空洞的追捧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思想心态,人们和艺术都为这种迷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站在另一个时代的思想、艺术的台阶上反思那种经历和思想,就会发现自己的幼稚,发现“成熟”对于生命发展的重要。这里的成熟,不只是个人的成熟,而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逐渐完善,是对性精神的推崇,因此,诗人实际上是对新生的赞美和进步期待。
从诗情元素看,这首诗达到了智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杜运燮是一个理性很强的诗人,但《秋》却以感性的方式呈现。这得益于大量意象的使用。现代派的艺术是拼贴的艺术。杜将理念与意象拼贴、“焊接”成一首诗,这时,理性不通过意象表达,而直接道出,以理性统驭感性如第二节,用幼芽的“破土”、“扭曲”、“受伤”等直接描述十年浩劫中的磨难,显得更为真切。诗人没有创造总体性意象,而是创造了大量个别具体意象,凡所看所闻所嗅所感皆信手拈来,挥笔人诗,并赋予染有诗人强烈个人色彩的情思。如“鸽哨”“街树”“车轮”“吊塔”等一些极平常没有关联的事物在诗人眼里都意味着新鲜、明朗与美好,都成为表达诗人情绪的符号。诗人不是把秋天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量,而是切取秋天的一些片段,捕捉秋天的一些意象,并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糅合起来。这样就避免了抒情上的空洞,达到客观化的效果。
杜运燮认为中国新诗应该成为一棵“杂交”品种的植株,是古典诗词传统与新诗传统、中国诗与外国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杂交。“中国新诗应在吸取古今中外优秀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形成新的风格,新的传统。”他以为,不能一概反传统,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而且在反传统的同时,必须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现代主义诗歌重要的是要有现代观念。这首《秋》具有典型的杂交特征,它把古典诗风、现代诗风、中国诗风、西洋诗风融为一体。“秋花”“秋风”“秋叶”等秋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这些意象使这首诗具有典雅的意味。但是,这首诗读起来却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诗歌的意味,因为作者赋予这些意象以新的内涵新的观念。在语言上,《秋》采用现代口语,但又是经过提炼的口语,在语法上采用了严谨的现代汉语语法,所以精炼流畅,活泼机警,雅俗共赏。
名家点评
诗歌评论家
叶橹:《秋》的本意也许只是表现诗人在一个季节中产生的感慨,从中透露出他对某个历史阶段中一些荒诞的事物的感受。由于诗人采用了某些人不习惯或不理解的艺术表现方法,因而被批评为“令人气闷的朦胧”,并由此而引发了场有关“朦胧诗”的讨论。“朦胧诗”也因此而得以命名。(《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徐美恒:《秋》运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尽情描绘了自然之秋的成熟可爱:湛蓝的天空、明净的山川、醉人的花树、闪烁的秋阳、悦耳的鸽哨……实际上这是“移情人景”,是诗人经过多年下放劳动,落实政策回到北京后,欢欣愉悦心境的写照。诗人从季节的成熟,看到的是经历过十年劫难后民族的成熟,看到的是伟大祖国美好的未来前景。(《大学语文教程》)
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周成平:八十年代初期,当新时期朦胧诗刚刚进入其艺术轨道之时,老诗人杜运燮老当益壮,健步加入到这个艺术世界的创造中来。《秋》便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个显著的收获。(《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
社会影响
这首诗发表在1979年,发表之后,在诗坛引起了错位性的反应,有评论家在阐述朦胧诗朦胧得“让人气闷”时,并不是列举北岛、舒婷的诗歌,而是以这首《秋》为典型的例子来批判,从而引发了持续近两年的有关“朦胧诗”的大讨论,由此也带来了新诗的美学原则与诗学观念的嬗替与更新。《秋》从描写季节变换的角度出发,来折射历史的转轨与时代的变迁,在刚刚解冻的历史时期,对新诗结束颂歌范式重回美学轨撤是有着重大的引导和启示意义的。
作者简介
杜运燮(1918—2002),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农村,祖籍福建古田。“九叶诗派”诗人之一,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与穆旦、郑敏同为西南联大校园三诗人。1951年到北京新华通讯社任职。后被下放农村劳动。1979年回北京。其诗作注意借鉴现代欧美诗歌的艺术手法,诗集有《诗四十首》《晚稻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