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是著名作曲家
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作为第六届“上海之春”的委约作品,不仅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也寄托了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敬意。吕其明在革命战争中的经历成为他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而《红旗颂》正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巅峰之作。作品开篇以
国歌为素材,以单主题贯穿发展,采用了三部曲式结构。引子庄严恢宏,红旗音乐主题在C大调中喷薄而出,抒发了对胜利的喜悦与红旗的赞颂,通过音乐描绘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高举红旗的景象,作品的尾声将整个乐曲推向了最高潮,象征着新中国的辉煌未来。
1965年,上海市为举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始公开征集演出节目。当时,主办方在挑选各单位报上来的初选节目时,认为其中主旋律作品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于是,
贺绿汀、
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等音乐人,点名将创作任务交给吕其明。为了创作好该曲,吕其明在一周时间内,辗转思考,他试图寻找一个表现“红旗”主题的切入点。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吕其明的脑海中。最终,他完成了该曲的初稿。创作过程中,吕其明认为要尊重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因此将创作重心放在旋律的表现上。
《红旗颂》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结构。该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显然来自《
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沉着刚毅的脸庞;再现部虽然只出现了“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2024年10月12日,《红旗颂》珍藏版黑胶唱片在上海爱乐乐团排练厅首发。首次完整收录了该作品的八个重要版本,包含1965年5月8日在“上海之春”首演的珍贵录音;上海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张亮指挥的管弦乐序曲版;钢琴家陈萨和12岁的小钢琴家曹陈曦带来的双钢琴版;指挥家林友声执棒的管乐版;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指挥、钢琴家孔祥东担任独奏的钢琴与乐队版;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少儿合唱版;青年钢琴家章琼娜录制的钢琴独奏版《红旗颂》;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上海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合唱版《红旗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