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是英国作家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虹》通过一家三代人的遭遇,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
内容简介
《虹》以劳伦斯的家乡诺丁汉郡一带的矿区和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布朗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第一代汤姆·布朗温与波兰贵族后裔丽蒂雅结合,他们的婚后生活从对抗走向了和谐。第二代安娜·布朗温与威尔在蜜月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冲突,以后,威尔在木刻雕塑工艺中寻找寄托,安娜则在生儿育女中求得了精神的解脱。他们在互不了解中度过了一生。第三代厄秀拉·布朗温在反叛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几经挫折,最后找到了希望的彩虹。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反映了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英国农民的境况,而作为一部探索人的精神与心灵历史的作品,《虹》着重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系上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布兰文家族的第—代——汤姆与莉迪亚
《虹》以劳伦斯家乡的矿区生活和农村生活为背景的,小说中布兰文一家人生活在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沼泽农庄中,这里安稳、宁静,弥漫着田园生活的单纯,这里的人们与土地为伴,与自然和谐共存又血脉相连,他们依赖着自然,因为自然使他们的物质生活富庶、殷实,沼泽农庄中的人们人性是完整的、纯粹的,他们与自然间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和谐是劳伦斯所崇尚的。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商业性和动物性的两性意识不时地侵入纯朴的布兰文家族。第一代的主人公汤姆·布兰文在十九岁那年一次酒醉之后,受到一名妓女的引诱并与她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这段经历带给汤姆的并非欢乐与满足,而是长时间地使他陷入了对自己的失望、恼怒和厌恶中,给他的内心留下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幻灭。莉迪亚的出现唤醒了汤姆内心深处对性之美的憧憬、向往与追求,为他的生活注入一道阳光。莉迪亚身上有着浓郁的异国风情和高贵的雌性气质,这与沼泽农庄中的女人们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深深地吸引着汤姆。面对率真、热情又自信的汤姆,饱经磨难的莉迪亚麻木的灵魂开始复苏。
在布兰文家族第一代的两个代表人物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经历着家庭背景积生活习惯的磨合,从开始的不习惯到最终的习惯,两人过着自给自足、儿女绕膝的小康日子,虽然他们的生活天地仍然局限在沼泽农庄这个狭小的空间中,但二人却满足于两性生活带来的美满幸福。因此,从一切表面现象看来,第一代布兰文家族代表人物的两性伦理关系是和谐的。然而,在和谐的表象下,两人间精神世界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一差异导致了两人在精神层面交融的断裂,两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莫名的疏离感和陌生感,他们总是无法进入对方的心灵世界,精神交融的断裂让这对两性关系和谐的夫妻间永远横亘这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二、布兰文家族的第二代——安娜与威廉
在沼泽农庄这个被工业文明逐渐入侵的领地里,汤姆与莉迪亚为他们的子女搭建了一个宽容而有尊严的成长空间。虽然工业文明开始逐渐渗透进沼泽农庄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但此时的农庄还保留着它原始的亲近自然的元素,并未完全与小河彼岸的工业文明同步发展。作为布兰文家族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汤姆与莉迪亚的女儿安娜从小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注定她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必然会经历强烈的冲击。在沼泽农庄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日渐成长的安娜觉得这里的世代传承的生活状态与根深蒂固的意识观念使她几近窒息,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她要做一个洒脱并且高傲的贵妇人,她要不拘泥于传统的生活,她要自己的内心没有一丝卑微与庸俗,在这个声音的引领下,她向往小河彼岸的生活,向往物质与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此时,来自现代工业社会的威廉满足了她对工业文明的渴望,然而由于两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又来自于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因此两人间的婚恋关系注定是充满冲突与对抗的。在安娜与威廉彼此吸引的恋爱阶段,为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两人开展了一场内心力量的角逐。在膳肋的月光下,在寂静的农场中,这对热恋中的男女在田野间穿梭往返于收割好的麦束,他们始终无法相遇,简单的搬麦束动作演变成两人意志行为的较量,作为两个孤独的个体,威廉总是追不上安娜,两人中间总是有一片广阔的空间,两人都希望对方向自己靠近,而自己却不愿向对方妥协。这一场景预示了两人在场姻生活中不和谐的关系。在结婚之后,缠绕在安娜与威廉周围的这种宿命般的冲突与对抗越发激烈。来自工业社会的威廉对一切代表工业文明的元素有着莫名的激情,从对建筑外在形式的痴迷到对宗教信仰的盲目跟从,安娜意识到在工业文明的侵蚀下威廉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躯壳,而最令她恐惧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自由,在威廉的坚强意志的无声钳制下,正日益下落,威廉试图将安娜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从精神层面掌控安娜。为了保持自我意识的独立,安娜对代表现代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威廉进行了强力的反抗。在精神层面上,两人展开了激烈的意志较量,甚至在各种琐碎的事情上两人都要一较高下,又都不愿向对方妥协;肉体层面上,两人的性爱过程对彼此来说都是对对方的占有和实际上的否定。
两人婚姻生活的最初十年充斥着控制与反控制、攻击与反攻击、报复与反报复,永无休止的个性冲突、有声的争吵与无声的冷战,令安娜与威廉尝尽各种难以表述的痛苦与难堪,这一切负面的情绪一点点地蚕食着二人曾经无比炽热的爱情。对此忍无可忍的安娜要以强大的心灵力量来否认丈夫威廉的权威,她在自己的卧室中褪去衣衫,骄傲地以沉重的孕妇之躯跳起了舞蹈。经过长期的彼此折磨与斗争,安娜逐渐向现实妥协。她逐渐放弃强大的自我意识,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让自己的灵魂栖息在伟大的母性中,最终她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渴望被生活中的琐碎磨蚀殆尽。
三、布兰文家族的第三代——厄休拉与安东、厄休拉与伯基
安娜与威廉的女儿厄休拉是这一代的代表人物,她成长于一个乱哄哄的家庭中,她不喜欢庸俗不堪的母亲,也不能理解自我封闭的父亲。她想冲破沼泽农庄这个狭小的空间,寻找更为广阔自由的生活。与她的母亲安娜相比,厄休拉更为勇敢,安娜虽然向往外界生活,渴望独立于自由,但始终没有踏足农庄外的天地,而厄休拉则挣脱了沼泽农庄的生活模式,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了男权当道的学校任职,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经济上与心灵上的独立。然而,慢慢地,她发觉任职的学校实行的不过是压抑人性的教育,于是选择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又发现大学也不过是在追逐物质利益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完全压抑住人的本性,把人培养成机械地按照各种制度进行工作的东西。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使得厄休拉无心学业,沉迷于与安东的情欲世界中,但是在劳伦斯的观念中,肉体的欢愉并不能取代灵魂自由的快乐。安东是工业文明物化下的人,他的头脑中被植入根深蒂固的工业文明社会的意识形态,并且全身心地维护和执行工业文明社会的种种社会意志。在厄休拉眼中,安东的灵魂已经消亡,徒留一具空洞的躯壳。两人无法在思想和灵魂层面进一步交融。受父辈两性关系的警示,厄休拉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步上母亲安娜的后尘,在永无休止的争吵与琐碎中妥协并放弃独立的自我意识,仅满足于那种肉体的欢愉却缺乏灵魂的婚姻生活,因此,她果断地拒绝了安东的求婚。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世纪末,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危机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片萧条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对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强盛,人们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的信心日渐丧失,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它的“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导致人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并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英国社会进入一个“崩溃的个人与退步的整体、个人的‘绝对孤独’及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的阶段。文学开始更多地转向人的内心,对人的心灵进行观照。
劳伦斯最早将《虹》、《恋爱中的女人》构思成同一本书,叫做《姊妹》,后来才一分为二。《虹》前后修改八稿。
人物介绍
汤姆
汤姆是一位充满活力、长相英俊的年轻人。他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使他对高雅细腻、举止不俗的外国人敬畏不已。在他苦于周围乎庸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消磨着自己温文尔雅的气质而无法自拔时,一位高贵、冷傲的波兰医生的遗孀——莉迪娅,为他将要颓靡的生命注入了激情,使他的精神得以持续。与此同时,汤姆为身为波兰地主女儿的莉迪娅提供的马什农庄的物质生活唤醒了她儿时与自然和乡村生活的联系,也为她的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
那年春天午夜发生在马什农庄的洪水淹死了汤姆。汤姆是维系布兰文家族农耕生活的唯一代表,他的死意味着世袭的农耕社会的瓦解。在逐渐逼近的产业社会中,布兰文家族成员与外界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而当时只有八岁的厄休拉,布兰文家的第三代,在外祖母莉迪娅的卧室里,也开始了认识世界的旅程。莉迪娅经历的两次婚姻使厄休拉在懵懂之中感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年轻时的莉迪娅不谙世事,在与第一位丈夫伦斯基的结合中只是通过他才得以生存,他是实体,而她则是跟在他身边的影子。但通过第二次婚姻,莉迪娅深刻地认识到汤姆才是她真正的男人,同她相依为命。更为重要的是,汤姆给了她自主的生活。
安娜
布兰文家族的第二代——安娜·伦斯基十八岁时与威尔热恋,继而步入婚姻的殿堂。蜜月的缠绵使威尔与安娜的结合陶醉,他的心理世界发生了天翻地理的变化,婚姻让他进入了一个永恒的美妙世界,感觉获得了新生,但外部的世界又使他的灵魂惶惶不可终日。在威尔渴望与安娜维持新世界的新秩序时,安娜却准备重新去享受外面世界的生活。威尔的强迫使安娜感到压抑,她希望生活地自然。激情过后,一对男女的思想在碰撞中互相压制、互相作用,不能自拔。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涌动着放纵、没有约束的自我。威尔对教堂的矢志不渝以及从其挚爱的木雕中感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让安娜觉得不可思议,威尔的自我意志使渴望从自然和外部世界获得自由和幸福的安娜感到局限与约束。
厄休拉
厄休拉的出现,象征着现代人的诞生。她目睹了老一辈妇女无法挣脱传统束缚的悲剧,于是她力图走出狭隘的天地。她受过高等教育,富于反叛精神,因此,她对现实宗教、民主制度有强烈的不满,这也使她在探索新的两性关系的路上屡遭挫折。16岁时,她与年轻的安东一见钟情,由于安东要到南非服役,他们便很快分手了。此后,寂寞和孤独的她对女教师英格产生了异样的感情,但这也无法使她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安东从南非的归来给她的生活再次带来了高潮,她发现自己依然爱她,但她又明显地意识到他们之间隔阂的存在。在短暂的重逢后安东又继续为国家旨意而奔走,但这不是厄休拉的道路,她不能容忍他甘愿为所谓的“民主”而献身,并成为一个没有独立自我的人,因此她不得不陷入分裂与矛盾的痛苦中,一方面她对安东所代表的社会势力充满仇恨,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克制对他身上体现的男性的自然力量的渴望,她不满足于没有精神徒有肉体的爱,最后与安东的关系不得不破裂。厄休拉对两性关系的探索大大超越了前两代人,虽然她也曾一度沉溺于情欲,但始终坚持婚姻不能苟合,所寻求的是一种既能保持各自不同,又能彼此和谐的自由之路。然而这样一种完满的两性关系就如升上天空的彩虹,尽管美丽却遥不可及。
安东
安东,是一个有抱负并渴望做些什么的年轻人。他在工兵团服役,拥有英国贵族血统,但他忽视个人的心灵,只知道社会需要实在的东西,只要记住每个人眼前的物质利益就行了。这种世界观驱使他参加了掠夺非洲的波尔战争和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物质利益不仅成为当时英国的最高利益,也成为他的最高利益。作为社会框架里的一块砖,安东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他的生命被安排在确定的秩序中。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劳伦斯处在一个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不断深化的时代,他对违背自然人性的现代社会深为不满,认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首要罪恶是压抑了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他对工业文明与人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力求寻找到一条回归自然人性的途径。但他把原始的自然人性作为拯救社会与人心的唯一途径,则是一种主观的愿望而己,也是不切实际的。
劳伦斯的小说,尤其是《虹》,反映了与他同时代的人特别是女性,在处理两性关系中的矛盾冲突的同时,寻求自我和个性解放历程中的困惑与彷徨;也记述了他自己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跌宕起伏,反映了他对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渴望和探索历程。
对两性伦理关系的考察是劳伦斯文学创作的重要出发点,他以此为平台来考察心理与现实的关系,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文字创作批判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两性关系之间的危机,向读者展示了资本主义文明高速发展时期工业文明对人的物化与异化。面对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深刻异化,劳伦斯尝试通过文学创作寻求理想的解决办法。
劳伦斯在《虹》中不仅从两性关系的探索上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而且还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教育制度对人们糟神世界的伤害来发掘现代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厄休拉为了摆脱家庭的牢笼和平庸的生活,她来到一所学校当教师。“她幻想能使那些幼小丑陋的孩子热爱他,她会对他们和蔼可亲……她会使一切变得亲切、生动。她会献出自己,献出,向孩子们献出自己的全部财富,使他们幸福……。”她梦想在数学工作中找到自由,结果却在那儿发现了另一所“监狱”,学校的冰冷现实粉碎了她的热情幻想。
英国小说中曾经有不少作品揭露教会学校与寄宿学校的冷酷、森严与残忍。厄休拉在她的学校里遇到的也是用严厉的体罚维持秩序,用强制的方式灌输无用的知识,靠实施暴虐来维持教师的威信。她要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理想被顽固捍卫学校传统秩序的校长视为异端。渐渐地,厄秀拉变得严厉、冷漠,只能靠体罚学生来维持教学秩序,然而换来的却是学生充满恐惧与仇视的目光和背后扔来的石头。她成了一位“出色的教师”,心灵上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不愿意这么做,但她不得不这么做。现代教育制度的冷酷迫使她违背自己的感情与良心,走向自己的反面。然而这所学校比起她后来所上的大学来则是小巫见大巫。英国教育制度的丑恶,后者暴露的更充分。大学不过是“一个鳖脚的车间”、“一个鳖脚的商店”、“一个鳖脚的仓库”,在那里人们“以追求物质利与利益为难一目的”,“为了挣钱而作进一步准备”,成为“物质成就这个上帝的奴仆”。在这里教育已成为一种否定自我的非人力量。劳伦斯对社会最猛烈的批判是从经济关系方面进行的,这一点集中反应在小说第十二章《耻辱》的后半部。在这一部分厄休拉一个当煤矿经理的叔父小汤姆·布兰文向她谈论矿工生活的悲馋与恐怖。矿工在闷热潮湿的矿井里干活,一旦离开了矿井,他们便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躯体”,一部“停止工作的机器”。他们成批成批地死于脑病,而死亡对于这些受尽贫病煎熬的人来说,是一种畅快的“解脱”。矿工的寡妇不断地更换丈夫,对她们来说,丈夫只代表活命的工资,在她们漫长的痛苦中,“婚姻和家庭只是一场小小的插曲”。“这个男人或者那个男人都无所谓,只有矿井才是生死攸关的。”她们没有兴趣顾及道德与不道德,这种冷酷的语言与尖刻的口吻,反映了英国小说的优秀讽刺传统,它无情地揭露了马克思所闻述过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工人阶级的劳动是受资本奴役的劳动,人沦为资本和机器的附庸和奴,结果不但不能发展人的本质,反而失去了人性。
艺术特色
风格
《虹》在艺术上体现了劳伦斯独特的风格,即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在对传统小说的继承方面,它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方式叙述布兰文家族的三代史,注重对现实的客观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在小说情节上也保证了必要的连贯性和“能见度”。但劳伦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又有了明显的超越,采用“多重叙事方法”,揉合传统与现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审美观照视角的内向与外向的结合,他既注重外界的真实,又强调内心世界的真实,致力于在客观自然中建构起一个感觉的世界:第二,情节的淡化与暗示性,虽然情节仍然留有传统小说的特点,但已明显体现出由外在逻辑向心理逻辑转化的倾向,心理、意识活动往往在情节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三,就叙述方式而言,在传统的作者客观外在的叙述中融入大量的心理分析以及人物内心独白、意识流动等,呈现出多重视角交叉进行的局面:第四,表现手法上注重语言的意象化与感悟化,并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其中有传统的象征,但更多的是潜意识象征。在《虹》中,他常通过意识活动暗示某种神秘而抽象的内容,而且象征多为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即使是性行为的描写也强调的是心灵与感觉的体验与交流,而不是性行为本身。在这种多重叙事方法中,劳伦斯更注重的是对传统的超越,所以从总体上说,《虹》是从自然主义走向象征主义、从现实走向神秘的转折点。
叙述
小说中大量的全知全能式叙述成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叙述元索,并发挥了独特的审美功能。小说开篇就是典型的全知全能式叙事视角。叙述者有如一个“从任何角度拍照花瓶的摄像师”。叙述者首先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着玛什农庄,印象式地描述了一片没有被现代工业文明侵凌的处女地。以及布兰文家族的男人们以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眼前充满活力的耕作生活和女人们以浪漫主义精神向往远方未知世界的边缘,从而为整个小说定下了两性冲突的基调。接着。叙述者由远及近来介绍玛什农庄的位置,描述以“煤矿”、“铁路”为标志的现代工业文明对玛什农庄的冲击,描述布兰文家族的惊喜与恐怖。然后,叙述者逐渐缩小视野,从容地介绍布兰文一家人的来龙去脉,最终,叙述者凝视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转到汤姆·布兰文身上,以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态势进入到汤姆·布兰文的生活和内心中,精妙入微地呈现了他和莉迪娅的心理感受。在小说以后的讲述里,无论是威尔与安娜的情感冲突,还是厄休拉与安东·斯克列本斯基的矛盾斗争,无论是林肯教堂的塑造还是维格斯顿镇七年变化历史的展示,均是从全知全能式视角出发的。总之。整部小说中,一片风景,一个人物,一桩事情,一种环境,一缕情丝都渗透着主体审美意识的全知全能式的描述。它犹如一个交响乐队的总指挥,将小说中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种事件组合起来。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
视角
在《虹》中,作者经常利用男女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人物外貌。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此类例子是汤姆·布兰文眼中的莉迪娅。汤姆·布兰文初遇莉迪娅,她的神态、穿着以及外套特征均是由汤姆的眼睛透视出来的。从此以后,作者就在不同时间,利用不同场合多次从汤姆的角度对莉迪娅进行外貌描写。年轻人眼中这个充满魅力的形象向读者泄露了他心中的激情与欲望。同样,威尔、斯克列本斯基的外貌也分别是通过安娜、厄休拉的眼睛让读者有所了解。读者通过安娜、厄休拉对威尔、斯克列本斯基的外貌观察,感受到她们内心生命情感的激荡,感受到她们对血性生命的渴盼。这种依靠某个人物的视角来描述另一个人物,既清楚地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又避免了作者站出来进行解释和发表议论,而且还使人物形象富于立体感与动态感。
作品评价
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这部小说在审美情趣上令人感到可憎。”
英国批评家F·R·李维斯:(《虹》)“作为一部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是一部内容无比丰富的小说。”
出版信息
该著刚出版就被控“有伤风化”而遭到禁毁;恰又时值一战,英国对德宣战,因为《虹》明确谴责战争,娶了德国的媳妇的劳伦斯被指责为间谍,而被限期离境,劳伦斯从此开始流浪异国。直到1920年,《虹》才以节选本的形式在英国发行,1949年首次全本发行。
译本一览
作者简介
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于一九一一年发表。《儿子与情人》是他早期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一九一二年,劳伦斯与诺丁汉大学一位教授的夫人弗里达私奔到意大利,两年后与她结婚。婚后,劳伦斯夫妇曾住在英国,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里达的德国出身和劳伦斯的反战情绪使他们与英国当局的关系十分紧张,因此不得不回到意大利。在此期间,劳伦斯创作了他最为成功的两部小说——《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一九一九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劳伦斯一直在旅行,到过锡兰、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并以这些地方为背景,创作了《袋鼠》和《羽蛇》等作品。一九二六年以后,他大部分时间住在意大利,在这里写成了他最有争议性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九三〇年三月,劳伦斯因为肺结核在法国东南部的旺斯镇去世。除了长篇小说外,劳伦斯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外还写了大量诗歌、评论、杂文等,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