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曲》是现代诗人
瞿秋白创作的一首诗,首次发表在《新青年》季刊第一期上。诗的前两节写伟大的
十月革命对古老中国的震撼,宣告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后两节号召中国的劳动者与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英勇奋战,创造美好未来。运用了隐喻、反复等艺术手法。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有强烈的感染力。
③福音:本意为“福音书”,是指《圣经·新约全书》,“福音”意为“好消息”,基督教说,这些书是向受苦受难的人“报告好消息”的。作者在这里借用这个词,意为等到革命成功,将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幸福。
1923年1月中旬,瞿秋白从莫斯科回到北京。他是在两年前作为北京《
晨报》和上海《
时事新报》特派记者前往苏俄的。在苏俄的两年中,他亲身感受到无产阶级翻天覆地的伟力和蓬蓬勃勃的革命气象,并且认真研读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俄共(布)的文献,归国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满怀着无产阶级革命激情和崇高理想的共产主义者了。他在北京一个亲戚家里暂时安顿下来不久,就动手从俄文翻译《国际歌》,同时创作了这首《赤潮曲》。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命的哲理和诗人刨的交融,或者说是哲理的诗化。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使作者以涵括的胸襟和高瞻远瞩的目光,概括了整个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描绘出历史的走向,内容深刻而博大。这些都是作者切身感受到的、真诚信仰的东西,浸润着作者浓烈的感情,因此能震动读者的心弦。其次,这首诗的艺术力量,也借助于那哲理和诗情伴随着的形象,那就是“赤潮”。作者在其《
赤都心史·晓霞》中也这样描写过:“紫赤光焰,愈转愈明,……神明的太阳,有赤色的晓霞为之心声,不久不久,光现宇宙,满于万壑。”它们都是比喻无产阶级革命的勃兴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升腾。这是一个瑰丽的形象,它带着那哲理和诗情,笼罩全篇,贯串始终,使诗中所写的一切,仿佛都溶在一片红光之中,显雄浑伟美。
这首诗在《
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时,配有
许地山作的曲。可见瞿秋白是把它作为歌词来创作的,具有节奏感强等歌词的特点。这大概也是因他正在翻译《国际歌》的缘故。不过它的语言和格调,还明显地带有旧体诗词的痕迹,不是纯净的白话诗歌,不很自然。这是新诗发轫期难以避免的现象,是不能离开历史加以苛求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铁仙:它的语言和格调,还明显地带有旧体诗词的痕迹,不是纯净的白话诗歌,不很自然。这是新诗发轫期难以避免的现象,是不能离开历史加以苛求的。(《新诗鉴赏辞典》)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崇义:这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歌颂了当时中国新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登上历史舞台的豪迈气概,预言了帝国主义必败,全世界劳动人民走向共产大同的光辉未来!是中国无产阶级早期难得的最优秀的诗歌之一。(《二十世纪中国新诗选》)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原名瞿霜,江苏
常州人。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与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先后担任过《新青年》《热血日报》的主编和编辑,写了大量的散文、短评和新闻报道。1931年后,他参与“
左联”的工作,并致力于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建设,最早系统地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他提倡
文艺大众化,鼓吹拉丁化新文字,并和鲁迅一起领导了对“民族主义文学”、“新月派”和“第三种人”的论争。瞿秋白主要文学贡献在杂文和文艺批评领域,代表作有《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乱弹及其他》《论中国文学革命》等。他的杂文辛辣尖锐,可与鲁迅媲美;他的文艺评论犀利精准。其中,《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最早报道苏联实况,文笔优美,思想深刻,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