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由
九把刀编剧并执导,
柴智屏监制,
陈妍希、
柯震东、
敖犬、
郝劭文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该影片于2011年8月19日在中国台湾上映,2012年1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1994年的彰化县精诚中学,
柯景腾与一帮好友都喜欢同一个女孩:
沈佳宜。柯景腾成绩暴烂而且调皮捣蛋,于是老师将他“托付”给沈佳宜,她是班里最优秀的女生。在沈佳宜的监督鼓励下,柯景腾的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渐渐地,他喜欢上了气质优雅的沈佳宜。但是柯景腾不敢向心爱的女生表白,因为几乎被所有男生喜欢的沈佳宜对追求她的男生一律有一种反感。
毕业之后,联考放榜,柯景腾考上了
台湾交通大学管科系,而沈佳宜在联考时因身体不适表现失常,只考上了台北师范学院。尽管身隔两地,柯景腾每晚都会排队打公共电话关心沈佳宜。柯景腾认为男生都要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最强的一面,于是举办了一场“自由格斗赛”。赛后,沈佳宜怪柯景腾幼稚,而柯景腾则认为,沈佳宜不能理解他想在她面前表现出勇敢的一面,两人因此大吵一架。大雨中,柯景腾痛苦地放弃追求沈佳宜。
大学毕业以后,柯景腾考上
东海大学研究所,并在过程中开始写小说。尽管两人未能成为恋人,不过友情却进一步升华,成为永远的好友。最后,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成长,拥有自己的未来。
柯景腾是台湾彰化人。在33岁以前,九把刀的人生和
沈佳仪这个名字紧紧连在一起。因为他从初一开始喜欢她,为追她发奋学习,提前被
台湾交通大学录取。和同窗的好朋友们一起,九把刀以追求沈佳仪为目标,度过了整个青春期,八年无果。2005年沈佳仪结婚,嫁给了大他们八岁的中年男子。参加完婚礼后,九把刀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小说,2010年又把小说拍成电影。
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制作团队里,几乎没有人玩过电影:导演兼编剧九把刀是台湾网络小说作家,只在2008年拍摄过一个25分钟的短片《三声有幸》;摄影师没有拍过电影;制作公司没有拍过电影;男主角
柯震东只拍过电影短片;女配角是没有任何影视经验的女插画家
弯弯;最重要的女主角
陈妍希主要是演电视剧,看上去没有任何所谓票房号召力;整个团队在电影界最资深的,大概就是扮演男主角情敌的
郝劭文。
2009年,九把刀着手筹拍电影。为了筹集电影资金,他在网络上卖自己设计的“苹果战斗T”,苹果的寓意来自九把刀曾经写给沈佳仪的一句话“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你是我最珍贵的人)。一个礼拜之后T恤卖光,成为这部电影的一笔重要投资。电影开拍前两个月,投资人觉得“此事不可为”,带着最大一笔资金离开。这并没有影响九把刀的拍摄计划。之后,九把刀找到了被称为“台湾偶像剧之母”的
柴智屏做投资。
因为九把刀太想看到柯景腾与沈佳宜穿上他记忆中制服的模样了,所以彰化县精诚中学是唯一的选项。主场景定在精诚中学,明显的限制也出来了,尤其精诚中学是一间传统相当重视升学的学校,所以几乎无法在暑假之外支援拍摄,为了避免打扰到学弟妹的学习,所以影片在暑期辅导间完成主要高中场景的拍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跨年的话题电影,票房成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青春爱情的巨大感召力,个体化的情感书写就像传染病,虽然每个人都病的不轻,但依然甘心被传染。作为青春片,该片摒弃了台湾青春电影过于浓烈的本土气息和边缘色彩,影片所专注的始终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无论是热血兄弟还是青春初恋,所指向的都是对青春的膜拜和赞美,那些青春朦胧的爱恋、感伤和困惑,单纯而直接地点缀其中,没有刀光相向的残酷物语,有的是小清新里积极健康的心态,就像影片里的沈佳宜那样单纯向上。不过完全将影片归为“小清新”的行列显然有失偏颇,柯景腾们时常脱口而出的“污言秽语”,勃起、四脚兽、六脚兽以及课堂打飞机、集体看爱情动作片等等明显具有性色彩的名讳和场景充斥其中,在一向讲求清新风格的青春片里,这些标准的重口味场景可谓凶猛异常。但是,恰恰是对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运用,才使影片脱离了单纯温情催泪的清新,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九把刀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与重口味完美结合在一起,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观众既为小清新所感动,也为重口味会心一笑,两者的结合,共同导向温暖的记忆,引发的青春感怀(影评人
云飞扬评)。
该片是一个不可以复制的经验。不可复制,只因九把刀已经将自己最重要的真实人生和情感全盘浇注其中—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创造的奇迹,不如干脆说这是货真价实不加掩藏的感情创造的奇迹(影评人
焦雄屏、《时代周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