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由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于1985年5月创建。坚持“追求真实的魅力”,以良好的公信力取信于民,以“传播信息、移风易俗、丰富生活、服务群众”为宗旨,坚持“普通人写、写普通人”,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为特色。
历史沿革
重庆晚报创刊于1985年5月,现隶属于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影响力、平均阅读率首屈一指。新闻版面注重国际国内重大
时政新闻,地方新闻则一贯保持亲近市民、关心市民、积极为市民排忧解难的特色。重庆晚报采用国际流行对开瘦身版,气势大,容量大,2004年扩大到24版以上,大幅增加《投诉调查》、《目击新闻》等与市民关系密切的地方新闻。实行邮发、自办发行并举的双轨发行方针。
2021年12月30日,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报纸的导向性、权威性、可读性,2022年,《重庆晚报》将实行新一轮改版。《重庆晚报》每周3刊(周一、周三、周五出版),同时,《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三报将实行合并发行,订户收到的报纸将分A、B两叠,A叠为《重庆晨报》,B叠为《重庆晚报》(周一、周三、周五)或《重庆商报》(周二、周四)。
著名栏目
《少科在暗访》、《记者陪你走》、《都市万花筒》、《七色较场》、《重庆环保世纪行》、《晚报时评》、《消夜谈》、《较场论剑》、《舆论援助热线》
版面设置
重庆晚报每日出版对开32-64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要闻、都市社区新闻、
经济新闻、娱体新闻、服务信息和经济
专刊六大版块,以大容量、高密度的新闻信息资讯和以晚报独特眼光和方式报道的大量深度新闻。
所获荣誉
记者余次、江涛、张少科分别获得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重庆十佳新闻工作者、重庆
五四奖章。1998年,重庆晚报由四开报改为对开报,日出版12版,是当时重庆版面最多的对开大报;1993年,重庆晚报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份彩色大报;2002年,重庆晚报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份瘦报并率先引入
CI系统。
在新闻报道、社会责任与回报社会之间,重庆晚报做到了统一协调发展,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由此,重庆晚报被中国晚报协会评为“晚报20强”,并被2004中国报业蓝皮书列为“中国报业50强”,名列第21位、重庆第一位,成为重庆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日均发行量42万份,广告收入1.8亿,占重庆都市类报纸发行量的30%。
覆盖地区:以重庆主城九区为核心重点,强势覆盖全重庆其他31个区市县。
重庆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重庆晚报在重庆以56.9%的平均阅读率遥遥领先于重庆地区其他报纸,最低也相差8.3%。
重庆晚报读者的忠诚度特别高。
重庆晚报有极高的传阅率,主动性自费阅读的读者比例也高于同城媒体。
报刊影响
秉承“责任”,重庆晚报努力奉献社会。
由重庆晚报发起的“重庆青年歌手大赛”已经成为重庆每年一次的官方大文化赛;
由重庆晚报倡议的“重庆争光贡献奖”已经成为政府每年一次最隆重的大奖;
希望小学、
希望工程、助学行动、
春蕾计划等慈善事业,重庆晚报也走在前面。
采编队伍
为改变现状,报社要求记者亲身参与
社区生活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学费发愁,记者向报社申请
慈善基金……时间一久,社区干部和居民逐渐认识到,和自己接触的记者不是只顾写稿赚钱的机器,而是一个讲感情、有良知、有责任心、可以深交的朋友。慢慢地,他们开始主动给记者提供素材,收集信息。
廉租房的话题,感受房价上涨给居民带来的压力……同时还经常利用自己的方法和渠道协助社区干部处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驻
弹子石街道 记者们在每日走街串巷的采访实践中逐渐和
群众家长里短在社区干部和居民的支持下,记者的
信息渠道畅通了,
新闻素材也不愁了。重庆晚报推出的《初二男孩带着疯妈妈生活》、《五口人挤在二十五平米房尴尬的家》、《就是爬,我也要上学》等鲜活的社区新闻,都是从社区街巷获得的。社区群众也被这些鲜活、亲切的新闻所吸引,每天都关心重庆晚报上有没有他们身边发生的新闻,有没有驻本社区记者的稿件。
高位截肢的居民带着12岁的女儿艰难生活的情况后,多次到居民家里帮助做家务,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周边一些学生也定期到这户人家开展送温暖行动。
通信地址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