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长江》由
夏骏担任总编导,这是央视播出的第三部长江主题的全景大型
纪录片,也是一部史诗精品。如果说1983年播出的《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景观风土,2006年播出的《再说长江》纪录了长江流域的开放变化,这部2017年播出的《长江》,则是讲述长江文明史的千年历程,解读母亲河长江的品行气质。
剧情简介
如果说黄河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早期盛世,那么长江则是近千年来中国经济文化的龙头。中唐以来,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东迁南移,长江迎来了领跑中国的历史机遇,也承担起续兴中华文明的千年重任。
六集电视纪录片《长江》,以跨越6380公里的地理距离,穿越数千年的时间长度,解读长江孕育文明、领跑中国的神奇力量。
获奖记录
分集剧情
第一集 江河接力
不同于黄河的是,上古时期,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因为水量巨大而成为千里泽国。在有记载的历史中,黄河文明有着一枝独秀的时代,以至于类似于汤因比这样的杰出历史学家,也以为长江流域的居民没有创造过文明。后来的考古发现,却颠覆了这些误判。
那么,长江流域是否诞生过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人类?孕育过不亚于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明?甚至可能还埋藏着中国最古老的一个王国?
当历史的面纱揭开,在长江流域的万里河山中,有着独树一帜的三星堆、金沙文明,清幽神奇的楚文明,刚强尚武的巴文明,开拓进取的吴越文明……
第二集 领跑千年
在黄河流域的北方,有着广阔的缺乏农耕条件的草原山岭,那是游牧民族的领地。而每当气候变冷,草原生态恶化,游牧民族在生存压力的驱动下便开始冲击黄河流域的农耕大地。
在马上民族旋风般席卷之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农业王朝,没有步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的后尘被野蛮力量摧毁,而是一步步从黄河流域南退到长江流域,巨大的回旋空间成为文明持续的重要平台,这是中华历史中的一个特殊景观,也是华夏文明持续承传的一个核心原因。
自唐伊始,扬一益二,长江领袖天下。魏晋时期,北中国陷入五胡纷争之乱,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拉开南移东迁的序幕。而安史之乱的爆发,让黄河流域再次赤地千里,长江流域则迎来了领跑千年的辉煌。南宋以后,尽管中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北上,但长江流域在经济和文化上的领跑地位,却从未动摇。
第三集 现代脊梁
长江的近代史,悲壮而风流。因封闭保守而落后的中国,无奈地承受了文明碰撞中惨败的后果,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
在重重困境中,长江再一次创造了历史奇迹。晚清洋务派的轮船招商局,在遍地洋轮的世界中杀出一条血路。在长江流经的土地上,状元张謇弃官从商,在家乡南通大办实业,展开了全方位的现代城市革命。在长江的上游和中游,点燃了终结帝制的辛亥火种;而在长江最接近大海的地方,中国人创造了融贯中西的海派文化。
长江,在领跑千年以后,又义无反顾地吹响了中国工业文明的现代号角,并在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中,成为支撑民族命运乃至东亚命运的中流砥柱。
第四集 中部使命
长江中游是神奇的。大山、丘陵、平原,地貌的丰富多姿也塑造了生民性格的刚柔并济。这里有堪称伟大的鄱阳湖、洞庭湖,有长江最重要的支流汉江、赣江、湘江,有闻名天下的“湖广熟天下足”,有英雄史诗的湘军威武、武昌首义,有不朽的诗文《岳阳楼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于经济意义上的当代长江而言,中游宛若腹部与腰身,也是脊梁主体之所在。要舞动长江这条巨龙,没有一个“虎背熊腰”是不行的。长江中部,任重道远。
第五集 地久天长
都江堰,闻名天下,这个伟大水利工程的奥秘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及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方法。都江堰的旁边,就是道家圣地青城山。
长江先民运用“天道循环”的思想,发展出“零污染”的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同时又把山水之魂,渗透进日常生活之中,从源流千年的湖州生态桑基鱼塘,到古徽州“枕山、环水、面屏”的六字箴言,小城镇水系极品的宏村,再到包裹在“风水外衣”下的植树造林……点点滴滴,质朴而深刻。百岁老人已经超过500人的江苏如皋等位于长江流域的长寿之乡,都是人与自然合作成功的示范榜样。
敬畏自然、道法自然。一条长江流淌出五千年来不断发展的生存哲学,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示范于天下万世的精髓所在。
第六集 江海丝路
不同于黄河入海口的泥沙淤积,难以航行,长江与大海之间,却是巨轮往来,畅通无阻。长江,似乎有着天然的亲海特性。
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中,20多件形态各异的木桨和数量众多的海洋生物遗迹,就彰显着长江先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格。当历史进入“丝路时代”,长江神奇地与所有丝绸之路实现了对接,成为中国联通世界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和重要环节。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的精髓,就顺着这条直通大海的走廊通往世界。茶叶、瓷器、豆腐等“中国制造”,道家学说、宋明理学、禅宗等“中国之魂”,都曾以长江为起点,走向世界。郑和下西洋重塑了人类航海史的里程碑,更是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宏伟篇章。
主创团队
以上为部分主创人员名单,完整名单参考片尾字幕
编导阐述
《长江》总编导 夏 骏:我们采访了近百位教授、研究员、作家,重点是长江流域对于具体区域历史文化有着深度研究的专家。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大量知识发现和最新思想文化成果,在《长江》中得以集纳表达,构成了作品学术性、知识性内涵特色的基础支撑。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国和大国,史诗作品是不可或缺,也是摄制难度最大的一个纪录片品种。
我们看到英国BBC拍摄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史诗作品,成为人类自我认知、自我总结的影像教科书。比如《人类星球》《生命》《文明》《英国史》等等。我们也看到美国纪录片中为数不少作品,比如《美国:我们的故事》,这个作品中,时任总统奥巴马参与讲述,国务卿鲍威尔成为其中的主要讲述者之一。在亚洲,日本放送协会做得最为杰出,他们在中国也有许多合作,包括我本人也曾经参与其中的《大黄河》纪录片摄制项目。
因为题材重大,涉及文明史等重要话题,史诗类纪录片需要太多知识和思想的支持,甚至需要著名学者的直接参与。
《长江》策划伊始,主创团队就组成了由历史学家、文化学家、地理学家、水利学家和文学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这个团队极其认真地参与了《长江》方案的研讨审读,有的专家仅仅在策划案阶段的文字意见就有几千字,有的专家直接在策划案上用红色修改,密密麻麻。这些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参与,保证了《长江》主题内容的学术性。更为详细的拍摄方案形成后,专家团队又是一轮认真负责的修改建议。学术界、知识界的深度参与是重大题材作品的牢固后盾,《长江》摄制组把这一点作为核心要素来看待。
在具体的摄制阶段,摄制组与知识界的合作更加深化,我们采访了近百位教授、研究员、作家,重点是长江流域对于具体区域历史文化有着深度研究的专家。因此,关于长江文明的大量知识发现和最新思想文化成果,在《长江》中得以集纳表达,构成了作品学术性、知识性内涵特色的基础支撑。
史诗风格需要视觉表达方面宏观与微观的同步到位,讲好故事是纪录片的血肉,是主体。从策划阶段开始,编导团队就注重故事的广泛收集与筛选,注重主题的故事化、人物化。文明的魅力在故事悬念和人物命运的沉浮中呈现。而故事和事件的代表性、贴切度,是文明史诗作品的支撑材料,也是决定作品生命力的要素。细节与情节的扎实与丰富航拍视角的呼应,使得主题的呈现进得去、出得来。在具体命运故事与历史规律梳理的对应中,显现长江的神采和文明的力量。
因为讲述内容的斑斓丰富,加上现代传媒必须看重的吸引力与冲击力追求,《长江》制作过程中比较开放地兼容了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元。历史再现从远古到现代,千万年跨度的多个事件场景,既需要追求作品风格的个性特色,也需要仔细研究核对服装、道具、环境元素的历史精确性。再现性内容与动画背景的动态结合,是《长江》的一次多元深度尝试。当然,相当数量的动画表现,也是这部在历史时间跨度和故事空间跨度两方面都特别巨大的作品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摄影的风格在纪实与诗意之间需要分寸有度,扎实的纪录部分是这个时代长江形象的相对全面的影像档案,具有史料价值;而史诗性作品又必须有部分诗意风格的精美镜头。所以,在视觉目标上,宏大与细节,纪实与诗意,这些必须兼容又不能偏颇的方面,共同成为《长江》的风格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业务挑战。
作品评价
纪录片《长江》第一次以新视野、新观点、新发现论述“黄河、长江、珠江”三条大河流支撑的中华文明,第一次探讨“三河文明”交相辉映,彼此互动、互补、融通,共同支撑、推进、延续中华文明,第一次以“文化长江、生态长江”为主题,挖掘长江的文明基因和,有力呼应和生动宣传了习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京商文化评)
纪录片《长江》第一次以新视野、新观点、新发现论述“黄河、长江、珠江”三条大河流支撑的中华文明,第一次探讨“三河文明”交相辉映,彼此互动、互补、融通,共同支撑、推进、延续中华文明,第一次以“文化长江、生态长江”为主题,挖掘长江的文明基因和,有力呼应和生动宣传了习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陈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