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汉水
蔡其矫诗作
《雾中汉水》是当代诗人蔡其矫所写的一首诗,曾被选入人教版语文高中课本。这首诗描绘了千百年来赤着双腿、倾着身子、负着粗重的纤绳征服汉江的纤夫的形象,歌颂了那强壮的、坚韧的、在险恶的自然和艰难的生活中永不屈服的灵魂唱出了一曲震人心的生命之歌。
作品原文
雾中汉水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
向上游去的货船
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看得见的
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赤裸着双腿倾身向前
在冬天的寒水冷滩上喘息.....
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
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
用雾巾遮住颜脸,
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
创作背景
1957年末,当蔡其矫乘着一只火轮沿汉水逆流而上,发现这条从北到南的大江“两岸相当荒凉”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雾中汉水》,描写了不繁荣的汉江两岸疑滞的风物。
文学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作者在船中所见。好似摄影中的全景,在苍苍茫茫的背景上,勾勒出宛在半空的牛车与茸茸草地似的莽莽丛林。枯水季节水浅岸高的特殊条件和雾中的环境使本来应当在视平线下的“两岸丛林”化为“空中的草地”、“堤上的牛车”升在“天半运行”,视角的变异使得熟悉的景物产生一种陌生效应,便构成了这两句诗的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和情致。这种审美境界和情致,不是诗人主观创造的,而是诗人在生活中的独到观察和提炼。诗的第三行到第八行虽然也是作者的船上所见:在朦胧的雾气中,沉重的摇橹声进入诗人听觉,千年来与奔腾不息的江水抗争的纤夫,仍然赤裸着双脚,在严寒刺骨的冷水滩上一步一步地移动。但作者选择这样的细节,并赋予形象这样的沉重感,显然倾注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眼前景物的沉重形态,和当时作者对现实的沉重感受,二者叠合在一起,意与象交融,使这个形象超越了事象本身的描绘,包容着更广阔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象征意味。最后四行,是对上述描绘的进一步抒发。由于诗人主观情绪的进一步介人,使景物呈现出独特的意象。以“艰难上升”来修饰雾中的日出,不仅准确,而且深刻,又并未脱离事物自身的特点;当雾中的阳光,幻化作斑斑红泪,“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意象的奇特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其实“不忍心”的不是红日,而是诗人。
作者选取的细节和倾注其中的主观情结都赋予形象相当的沉重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天真无邪而又不免浮夸的“颂歌”以强大的惯性力量向前运动时,这首歌显得很不合时宜。但这正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忠实。如实记录前进中的困难,以期更加激发人们努力改造客观世界,这才是最可贵之处。当然,在蔡其矫的内心里,虽然也发生着时代喜悦欢乐的共鸣,但他又不能不在自己特定的心境中,独自咀嚼着不能回避也无法忘却的生活故事,这在他心灵中留下的烙印是如此之深刻,以至于他情不自禁地回到它的过去—它的绵延千年,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苦涩里;并且这种苦涩,他感到,即使是“现在”,也仍然还深深地,甚至颇不鲜见地,潜藏在幸福的表象之下。蔡其矫这种心理活动图式的独特性,决定了他目光的深邃性和视野的特异性。这正是诗人独特的艺术感觉的外部表征之一。他总是习惯于看到“背后”、“底里”和“含蕴”,总是天然地对那些易于触发苦难记忆的东西——声音、画面或人生场面、自然景观特别敏感;而他的诗笔又的确尤其擅长表现诗人自己心灵中这种颤抖式、悲吟式的搏动。蔡其矫的《雾中汉水》表现了生活另一面的真实,而对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忠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就意味着忠实于自己的诗魂。
名家点评
福建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刘登翰:主体向客体移入,并完全替代了客体,使这首诗从冷静的客观描绘、主观情绪的渗透,而到主体的全部移入,从而达到了情绪的高潮。(《新诗鉴赏辞典》)
现代作家施新亚:《雾中汉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真实的现实生活画面,描绘了赤着双脚、倾着身子、负着粗重的纤绳征服汉江的纤夫的劳动场面。(《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樊洛平:《雾中汉水》是一首深沉的优患之歌,一曲坚韧的生命之歌。50年代后期,当天真虔诚而又不免浮夸的须歌逐渐充斥诗坛的时候,蔡其矫却为汉江两岸的荒凉景象所触动,他以诗人的真诚,透过汉江纤夫艰难跋涉的身影,反映了现实贫穷、艰辛、沉重的另一面,据示出人民生活和情感上的历史负累,同时也蕴含了对汉江纤夫顾强生命力的讴歌,凸现出在险恶的自然与艰苦的人生中永不屈服的灵魄。(《1949-198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
后世影响
《雾中汉水》被选入人教版1990年高中语文课本第七册。
作者简介
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1936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参加抗敌。1938 年到达延安,1940年至1942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做教员。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1959年后,先后任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现当代著名诗人,代表诗作有《川江号子》《思念》《祈求》等,出版的诗集有《回声集》《涛声集》《双虹集》《福建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3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