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
1965年罗伯特·怀斯执导美国电影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的音乐片,于1965年3月2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22岁的玛丽亚是萨尔茨堡修道院的志愿修女,但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后便决定让玛丽亚前去,也借此让她探索生活真正的目的。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后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年的海军生活和妻子离世带来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护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便总是通过捉弄看护来吸引父亲的注意。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谨和忧郁渐渐被音乐和笑声替代。不久后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和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时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带回了自从妻子去世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上校为玛丽亚足以感染他人的热情吸引了。
几天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阿比斯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长告诉她要有骨气有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阻止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他们就结婚了。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幸福下去。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他们赶回萨尔茨堡时,发现纳粹旗帜到处横行。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报名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道。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但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时,被早已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唱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此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包含着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在场的观众也不顾持枪的纳粹守卫,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演出之后,上校一家人趁着颁奖逃离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电影《音乐之声》改编自玛利亚·冯·特拉普1949年的著作《特拉普家庭演唱团》(《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该书先是被拍成了德语电影《川普一家》,后又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最终由好莱坞改编为电影。该片最初名为“麦片之声”,因为剧本中有特拉普一家经营麦片生意的情节,但派拉蒙公司高层不认可,经过多番修改,片名历经多个版本,最终定为“音乐之声”。
拍摄地点
该片的拍摄地点也在原著中提到的萨尔兹堡、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等地。
拍摄过程
地理错误:萨尔兹堡是在奥地利的德国边境上,而不是瑞士。连续性:玛丽亚第一次去见尊敬的嬷嬷,马格丽塔修女告诉她可以进去把一只手放在她的胳膊上。她牵引着玛丽亚走进门里,在下一个镜头,从可敬的嬷嬷的事务所里,她仍然把她的手放在玛丽亚的胳膊上,并且随后再走了一次。
声画不同步:在雷雨天气里,玛丽亚向孩子们唱“我最喜欢的歌”时,上校走了进来制止了这场欢乐的场景。当她看着孩子们忙着站成列队的时候,歌曲结束之时,她似乎是在说类似于“Wha-”的单词,但是她的嘴巴没有在动。
演职员团队
该片制片方最初想找执导过《宾虚》的好莱坞导演威廉·惠勒来执导,当时他已经现场勘景并把原剧本做了一些改动。他心目中的《音乐之声》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威廉·惠勒甚至想要拍摄一些战争场面来渲染气氛。而同名音乐剧在百老汇上演的两年之前,派拉蒙向冯·恰皮·辛格买下了故事的版权,并打算让奥黛丽·赫本出演玛丽亚。而奥黛丽·赫本表示拒绝出演,派拉蒙方面随即抛弃该电影计划。此后,该片被福克斯公司接手,由罗伯特·怀斯担任导演。怀斯计划让尤·伯连纳出演特拉普上校,但尤·伯连纳拒绝了该邀请,最后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出演特拉普上校。
导演罗伯特·怀斯心中扮演冯·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选是尤·伯连纳(Yul Brynner)。但尤·伯连纳拒绝了这个邀请,而最终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出演该角色。由于电影拍摄的周期比较长,小演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长高了不少,为了在镜头中让演员看起来高度不变,该片拍摄团队使用了很多的小的拍摄技巧来掩饰这一切。
原型差异
电影《音乐之声》对冯·特拉普家的故事进行了一些改编。原著中冯·特拉普家最大的孩子是儿子鲁珀特,而非女儿莉斯尔,并且16岁的莉斯尔与电报员罗尔夫相爱的情节也是新增的。另外,约翰内斯实际上是在父母结婚12年并且已有2个孩子后出生的,这与电影中情节不符。原著中,玛利亚在冯·特拉普家是为了照顾一个因猩红热而无法上学的女孩,而非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此外,电影对乔治·冯·特拉普上校的描绘也被认为是不准确的,他被描述得比现实中更冷漠和专横。在1930年代奥地利银行破产之后,冯·特拉普一家几乎失去了所有积蓄,但在1938年纳粹吞并奥地利后,他们选择离开奥地利开始巡回演出,并最终到达美国。他们在美国继续从事表演事业,并在佛蒙特州购买了农场,经营着名为特拉普家庭旅馆的酒店。
亮点主题
《音乐之声》以音乐为核心,通过各种歌曲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影片中将萨尔兹堡风光与音乐结合,为观众营造出欢快、活泼的氛围,并凸显出玛丽亚修女的人物性格。影片中玛利亚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与音乐紧密相连,无论是暴风雨夜晚的歌曲还是第二天的玩耍场景,都为观众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感觉。玛丽亚教孩子们唱《Do.Re.Mi》的情节,将音乐与电影画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感。此外,影片中的其他歌曲如《玛利亚》、《我有信心》和《翻过每一座山》等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情感表达,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些音乐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高雅的品质,使《音乐之声》成为一部深受欢迎的电影作品。通过音乐的力量,观众得以沉浸在故事中,并享受到音乐与情感的共鸣。影片中的音乐与人物相互辉映,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影响
该片打破了此前由《乱世佳人》保持的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在全世界范围内共29个国家和地区刷新了票房纪录,还获得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最后赢下包括最佳影片、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而诸如《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和《雪绒花》等电影插曲,至今也仍传唱各地,历久不衰。
影片中玛利亚的扮演者朱丽·安德鲁斯在2019年9月2日获威尼斯终身成就金狮奖,该片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这部电影也成为影史经典。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
票房
《音乐之声》在上映1965年即取得1.59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打破了此前由《乱世佳人》保持的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刷新了共计29个国家和地区的票房纪录。至2015年,综合考量货币价值变换因素后,《音乐之声》的票房成绩可在电影史上排名第五。
影片评价
《音乐之声》中众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观众沉醉不已,理查德·罗杰斯创作的优美动听、流畅生动的音乐和百老汇制作人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撰写的雅俗共赏、惹人喜爱的歌词,无疑是该片取得空前成功的关键因素。(《新快报》评)
《音乐之声》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美丽修女玛丽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都深深打动了世界各地观众们的心。片中多首歌曲,如表达玛丽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来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也都成了观众们记忆中最值得细细回味的旋律。(新浪娱乐评)
音乐艺术赏析
《音乐之声》堪称电影的经典佳作。电影里所采用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引人入胜的情节、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一不引发观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其中所采用的音乐是非常成功的。影片改编自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改编后的电影中,音乐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电影仍然把部分对白用歌曲演唱的形式来表现,用舞蹈来代替电影角色的人物动作。采用音乐烘托环境气氛,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剧情向高潮发展。片中音乐的成功运用,极具欣赏与审美价值。片中的音乐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是不容置疑的。其中一个最大的艺术特征就是音乐的电影剧情的高度融合。虽然电影是上世纪拍摄,但几十年后观看,还会令人觉得赏心悦目,使人感觉如沐春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激动不已。电影中选用的音乐能够很好地烘托电影文学境气氛,推动剧情发展,刻画剧中人物心理状态。这部电影中,音乐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剧中选用的音乐符合影片的需要,音乐曲调简洁流畅,表达的感情真挚而朴实,与剧情高度融合而不着痕迹。(《电影文学》评)
女主角玛利亚的塑造
《音乐之声》所塑造的玛丽亚心地善良,温柔体贴,富有活力,热爱生活,而且个性鲜明,不畏权势,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愿意为理想、信念和人生的幸福而不断斗争,不断追寻。该片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塑造了玛丽亚这样一个十分完美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表明爱与追求是生命中所不可或缺的。有了爱,有了追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会达到和谐与幸福,充满光明和希望。该片所塑造的玛利亚这一典型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影片本身一样,在西方世界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玛利亚是十九世纪女作家笔下所塑造的以简·爱为代表的西方新女性形象在二十世纪的继续和延伸。(《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评)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01:18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