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是1984年周扬所著书籍。
内容简介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革命文艺指示了新方向,这个讲话是中国革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与文艺政策的最通俗化、具体化的一个概括,因此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与文艺政策的最好的课本。本书就是企图根据这个讲话的精神来编纂的。这个讲话构成了本书的重要内容,也是它的指导的线索。从本书当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方面很好地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文艺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的文艺思想又恰好证实了毛泽东同志文艺理论的正确。
本书选辑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高尔基、鲁迅及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文艺的评论和意见,按照它们的内容,分为五辑:一、意识形态的文艺,二、文艺的特质,三、文艺与阶级,四、无产阶级文艺,五、作家,批评家。他们的意见虽是在不同的历史情况之下,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而发的,但是在它们中间却贯串着立场方法上的完全一致:最科学的历史观点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之结合。
目录
序言
第一辑意识形态的文艺
一、马克思论历史唯物论
二、恩格斯论历史唯物论与庸俗唯物论,庸俗唯物论在文艺理论上的表现
三、马克思、恩格斯论阶级意识形态,社会阶级及其文学上的代表
四、马克思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五、马克思论物质生产劳动与艺术创造及艺术感受性
六、普列汉诺夫论原始艺术与劳动之不可分离,劳动早于艺术
七、高尔基、鲁迅论劳动创造文化,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古代的故事与神话的价值
八、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劳动与肉体劳动的分离,资本主义的生产之不利于艺术与诗歌一类的精神生产
九、马克思、恩格斯论资产阶级在文学上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十、高尔基论资产阶级在文化创造,特别是文学创造上的作用之过于被夸大
十一、毛泽东论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只能受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
十二、马克思论共产主义社会的艺术
第二辑文艺的特质
一、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之形象的特质
二、高尔基论艺术的思维
三、高尔基论文艺上的两个基本潮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现实主义与倾向文学,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化
五、高尔基、鲁迅论“典型”的创造
六、高尔基、毛泽东论文学语言,语言必须正确、简单和明了,学习群众语言的重要
七、高尔基论文学主题及其历史变化
第三辑文艺与阶级
一、高尔基、鲁迅、毛泽东论文学是社会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文学不能超阶级。关于“人性论”“文艺基本出发点是爱”“动机论”等等的批判
二、恩格斯、列宁、高尔基论阶级社会里艺术家内心的矛盾
三、恩格斯、普列汉诺夫论革命期资产阶级的艺术与政治斗争
四、高尔基论批判的现实主义,资产阶级“浪子”的文学
五、鲁迅论“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论从来没有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从来没有一个伟大作家是浑身“静穆”的
六、鲁迅论五四“文学革命”与“遵命文学”
七、鲁迅论现在中国的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学及小资产阶级作者的翻筋斗
第四辑无产阶级文艺
一、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是人类过去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继承与发展,每个民族文化里面都有民主的与社会主义的成分
二、斯大林论内容是无产阶级,形式是民族的文化
三、列宁、毛泽东论文学应成为党的文学,文学是应当属于人民的
四、毛泽东论文艺应当为工农兵服务,要熟悉工农兵
五、高尔基论无产阶级文学是表现无产阶级的行动和创造的,布尔什维主义是无产阶级文学上唯一的战斗的领导思想
六、鲁迅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文学与工农革命群众
七、毛泽东论文艺的普及与提高
八、鲁迅论文艺的大众化,民间形式,大众语文
九、毛泽东论目前中国文艺界的统一战线
第五辑作家、批评家
一、高尔基论在新社会作家的任务是肯定新现实,对于过去应当从现在所已达到的高处未来的伟大目标的高处来观察
二、毛泽东论无产阶级文艺家应该歌颂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而不能是人民大众
三、鲁迅论革命的作者应当为现在抗争,有“明确的是非,热烈的好恶”
四、高尔基论作家必须尊重劳动,研究事实,掌握材料,“创作”“灵感”等等概念之有害无益
五、鲁迅论革命作家必须了解实际,体验生活,任何天才也不能凭空创造
六、毛泽东论革命作家应学习马列主义和学习社会
七、高尔基论批评家应当根据由自己直接观察生活得来的事实来研究整个文学现象,研究作品与作家;应当教导作家如何写,自己也必须写得简洁明了。克服教条主义,公式主义,宗派主义
八、鲁迅论批评家必须有立场,说真话,不应乱骂与乱捧
九、毛泽东论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附录
一、关于党在文艺方面的政策
二、苏联作家协会章程
三、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