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传统戏剧
一勾勾,山东省临邑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名字来由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
而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发展历程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据历史资料介绍清代中叶临邑一带有老人们组成一勾勾班社,并带徒传艺。
道光十年(1830年)左右,杜玉宝、杜玉发等人演出的一勾勾戏剧就在高唐、临邑等地有不小的影响。
清末和民国期间这种戏剧艺术形式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民国30多年时间,一勾勾戏剧流传于山东的临邑、禹城、齐河、高唐等县及河北沧州一带,尤其在临邑、禹城、齐河三县交界处的兴隆镇非常活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勾勾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时段。
1950年初,鲁西北各地农村都有过一勾勾业余剧团。其中,以德州临邑兴隆镇组织的一勾勾剧团为演职人员共有十余人。往后10年间,该剧团在山东等地演出。
1959年秋,一勾勾剧团由临邑县政府接管,山东省文化厅备案新招收学员二十名加原有人员共四十三名至此正式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
艰难时期
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临邑、济阳分县,人员浮动经济收入差,是剧团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戏剧传承的艰难时期。
1962年春天,临邑县文教局派张承跃同志任团长并相继选派了音乐专业干部。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情况有好转,经济收入可观,演员情绪逐步高涨。经过半年的时间便购置了新的服装道具舞台设备,为剧团的发展和一勾勾的传承打下了物质基础。
鼎盛时期
1962年到1965年,一勾勾剧团相继排演了古装戏、现代戏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剧本大多移植其他剧种的。
1963年,一勾勾剧团排练当时唯一它自己创编的剧目《五女兴唐传》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年,排练的《巧遇》在潍坊流动演出连续十五天。慢慢地一勾勾戏剧又逐步走向辉煌。
衰落时期
1971年,由于各种原因“一勾勾剧团”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也就是老艺人们所讲的“勾梆联合”成立了京剧团,演员们被分配到各工厂并从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剧团被解散,一勾勾剧种逐渐衰落。
重新振作
2001年,中央台《文化与生活》栏目来临邑进行采风活动并邀请演员在兴隆镇演出。冷淡了三十年的一勾勾又映入人们的视野。尔后几年,临邑县文化馆及其他职能部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框架下收集、整理一勾勾资料,并成立相关机构来保护和传承一勾勾戏剧。
文化特征
一勾勾同四根弦、北词二弦这三个剧种,实际是流行山东高唐、夏津、东平等地的一个剧种之变体,同源于山东花鼓的北路花鼓。该剧种在常年流传、发展过程中,渐渐发展成为两支,一支向东北流入临邑,称一勾勾;另一支流入莘县、鄄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形成了“北词二弦”;“四根弦”在德州、惠民、堂邑等地,则称一勾勾,而在聊城、泰安等地称“河西柳”或“五调腔”、“蛤蟆嗡”等。
一勾勾声腔属板式变化体结构。其声腔分作基本腔调和唱腔曲牌两类。
一勾勾的流派特点
一勾勾在古代叫“一股呕”,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后来逐渐被人们演变叫成了现在的一勾勾。一勾勾唱腔委婉、优美抒情,其曲调质朴、自然,继承了花鼓艺术的声腔特点,具地方色彩。
基本腔调:按板式派生规律。以“二板”为基本板式,分别派生出头板、二板、三板、尖板、散板、唱平、起板等多种板式。
(1)头板
“一板三眼”,4/4拍。一波三折,速度缓慢,常用于抒情性的大段唱腔,系本剧种主要板式之一,它由“二板'伸展派生而来。如《夜宿花亭》中小生高文举的唱腔。“头板”唱腔典型的六声音阶宫调式,曲调酣畅流利,富于民歌风味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起、承、转、合”的方整型结构,使其善于抒发思虑绵绵、忧怨伤感或内心喜悦的情怀。
(2)二板
一板一眼”,2/4拍。是一勾勾的基本板式,既可用于抒情,亦擅长于叙事、辨理。
“二板”是一勾勾的基本板式,保持着该剧种的基本特色。其旋律流畅、自然,六声音阶的宫调式,板起板落,平稳的节奏进行,上下对仗的曲式结构,由当地城民间小调衍化而来。
(3)尖板
(4)散板
是二板拆散派生的“自由板式”。保持二板的旋法骨架、调式特点和节奏规律成为“一勾勾”板式变化体结构中的不可缺少的板式。它既可单独作一个唱段,也可用于整套板式的结束,或与其它板式相同使用。
(5)成套唱腔
一勾勾运用我国民族音乐“散、慢、快、散”的变奏规律,虽然板式不多,却构成基本的成套唱腔规律,即“尖板、头板、二板、散板”。
一勾勾的润腔风格
一勾勾的音乐风格独特,剧目内容色彩浓郁,体现在一声腔的表现力。
唱腔曲牌:勾勾”在主要声腔之外,还吸收大量曲牌和其它声腔,包括“拨子”“闷腔”“哭迷子”“悲腔”“三句拐”“反调娃娃”等。
一勾勾的唱词,属上、下句的结构,通常运用七度、八度大跳,用假声上颠峰,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才使原来的俗名“尼姑沤”,改为现在的一勾勾。这个演唱特点,可以对照“五音戏”、“四平调”等剧种的尾音唱法,几乎如出一一辙。足见一勾勾同“花鼓戏”、“四平调”、“五音戏”等的渊源,有时也加入“笛子”、“笙”等吹管乐器。
武场常用打击乐是四大件:“板鼓”“锣”“小锣”“钹”以及堂鼓等。主要伴奏乐器:四弦、板鼓、笛子、板胡,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其中四弦是一勾勾戏曲中特有的乐器,板鼓是乐队中的总指挥。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等。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老,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帮工、锄草)、晚间唱戏,所以乡人常称为“锄草班”,也常在农村集市和赶会时组织演出。表演内容多为乡里乡情、民间传说,弃恶扬善,生活气息浓厚。并在民间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的传说,受广大群众喜爱。
代表剧目
一勾勾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一勾勾有着群众基础,音乐风格独特,剧目内容地方色彩浓郁,是花鼓系统较为典型的剧种,具有审美、学术等多种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戏剧一勾勾面临着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在城镇,大部分人没有欣赏传统戏剧的习惯;而在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无心学戏。与现在影视、艺术等专业院校报名火爆的情况相比,一勾勾的演员大多风烛残年,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现在几乎没人能够全部掌握这些剧目,即使单独表演一部剧,往往也唱不完整。所以只能通过老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提醒,来一点点地找回原来的唱法。
传承人物
信红霞,女,1971年10月出生,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临邑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主任,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勾勾代表性传承人。
邝书云,女,1946年7月生于山东济阳,临邑县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勾勾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6年,临邑师范学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由7名教师及30名学生组成。中心成立之后,《王小赶脚》完成的首个传统剧目,该剧在临邑县广场文艺汇演、新农村建设巡回演出等活动中引起反响。
2019年10月,临邑县兴隆镇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挂牌“德州学院民间音乐采风基地”,该基地将为剧种的进一步专业化、系统化提供经验,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德州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同年11月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和文化部批准,临邑县文化馆获得一勾勾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一勾勾项目保护单位临邑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4年11月,山东省临邑县举办“一勾勾”艺术展演,传统曲目《蓝桥》、自编节目《赞兴隆》等上演。
2018年9月,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组织一勾勾老艺人志愿者对2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暑期专题培训,既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又为国家级非遗培养了新生力量。
2019年4月,临邑县兴隆镇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交流工作,双方演出了一勾勾戏曲《王小赶脚》《吕蒙正坐寒窑》等经典唱段,之后双方演员及乐队人员进行了唱腔、乐谱、乐器演奏等方面的交流与学习。
荣誉表彰
2007年,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演出代表戏剧后,获得山东省农民文化节德州赛区银奖。
2009年4月,临邑选送的一勾勾剧种《王小赶脚》在山东省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德州赛区比赛中,获得银奖。
2018年11月,德州市兴隆镇一勾勾戏曲传承艺术中心团长杨瑞海,带着团队将一勾勾曲目《王小赶脚》选段带进大赛,获优秀组织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1:33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